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4章 开始种田吧

第14章 开始种田吧


众人俱是一惊,昨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裴朝歌等人赶到床前,尤老虚弱的躺着,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众人心里不是滋味,他为裴氏守了一辈子,眼看好日子来了,人却要走了。

  裴朝歌俯身道:“有什么想说的?”

  尤老微微摇头,神态安详,微笑的嘴角带着完成任务的满足和成就感。

  他做到了,为裴将军守好封地,完好无损的交给裴家人,无愧嘱托。

  在众人悲伤中,尤老平静的离开了。

  裴朝歌率领众人深深鞠躬,以示尊敬。

  她知道尤老内心无憾,能坚持到今日已是不易。

  裴家三生有幸能有此忠仆,让他们能在此生存。

  “好生安葬吧,葬在后山高处,能时刻看着他守了一辈子的土地。”

  “好”裴承宗立刻带族人办理后事。

  裴朝歌走到外面,心情低落,感慨裴家在世人看来,是跌入谷底。

  但族人还活着,有落脚的地方,有饱腹的土地足矣。

  她本是化为黄土的人,能再活一世更是幸事。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珍惜当下吧。”

  柳欣桐扬起白皙的脸庞,眯着眼睛感受朝阳。

  裴朝歌没想到她小小年纪活的这么通透,立刻觉得此人不简单,似乎有种神秘感。

  但她不想探究,柳欣桐是不错的孩子,知道这点就够了。

  收拾好心情,裴朝歌作为实际的族长,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办。

  封地的百亩土地已经有几十年没种植过,事实上和荒地没有两样。

  到处都是杂草和石块,想种田还是有难度的。

  裴朝歌前世不是高高在上的统领,经常到下辖地区视察民情。

  岳南虽临海,捕捞和贸易发达,但更多民众从事农业。

  为了发展当地,裴朝歌没少在农事上下功夫,经常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

  甚至在自家后院专门划出一亩地,亲自耕种。

  “林老汉,南华岛水稻一年几熟?”裴朝歌问道。

  “一年三熟,现在是五月,抓紧时辰,能赶上第二次播种。”

  南华岛比本土偏南,气候炎热,庄稼容易成熟。

  裴朝歌点头,心中满意,岳南是一年两熟,南华岛每年能多产一季粮食。

  要是遇上丰收年,一年的收成足够养活族人,还能有不少富余。

  林老汉眯眼打量着田地,指着中间的小河道:“这块地的自然条件不错。”

  裴朝歌抬眼看去,确实如此,对于水稻而言,灌溉十分重要。

  封地自然条件好,不仅仅是因为平整,更重要有一条小河穿过田地。

  多少地方花大力气兴修水利,幸好裴家田里有现成的。

  “可惜多年不种地,肥力不行,杂草和石块也多,得下大力气。”

  林老汉说道,地是好地,可惜裴家人都不是干活的人,不知道行不行。

  裴朝歌仔细打量着,指着房屋旁边的一块地说:“我想划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蔬菜。”

  “其余的土地种植水稻。”

  林老汉沉吟片刻点点头,离房子近方便打量,平时采摘食用也方便。

  裴朝歌又指着西边一块土地道:“那一小片地用来育苗如何?”

  林老汉走过去,仔细打量一会,蹲下用手抓起泥土,细细捻开。

  西边的地石块杂草少,容易清理,而且是小河入口,灌溉最方便,土质肥沃,是育苗的好地。

  他微微诧异,裴朝歌看来很懂农事啊,裴家人不都是养尊处优的贵人吗?怎么知晓这些?

  随即轻轻摇头,这不是好事吗?

  “你说的不错,想要育苗要抓紧了”

  林老汉思索片刻:“我家还有多余的种子,一会让林大郎送来。”

  “这怎么行?”裴朝歌很感激,但种子对于农户来说极其重要,他们万万不能白拿。

  林老汉看裴朝歌态度坚决,说道:“那就算借你们的,丰收了再还,咋样?”

  “好,多谢您了。”

  裴朝歌点头同意,并屈身行礼。

  裴家全族身无长物,一角银钱都没有。

  眼看到播种的时辰了,误了农时,吃饭都成问题,只能借林家的,以后加倍偿还。

  林大郎是个手脚麻利的实在人,很快扛来一麻袋种子,还拎着锄头。

  利落放下麻袋,打开道:“你们看,颗颗是好种子,保证都出秧。”

  裴朝歌低头仔细一看,果然颗颗饱满圆润,确实不错,林家怕是把最好的种子拿来了吧。

  “林老汉,这么好的种子……”

  林老汉似乎知道裴朝歌要说什么,摆摆手,不在意的说:“我家人口少,也就十亩地,用不了多少种子。”

  “没错,我家主要靠造纸作坊赚钱。”林大郎憨厚的笑着。

  裴朝歌只好收下,将族中青壮男子招来,跟着林大郎学习清理田地,准备育种。

  她是知道如何锄地育种,但是表现过多,引起怀疑,还得编理由解释。

  眼前有现成的老师,正好好好教教族人。

  族人们都跑过来围观,大家都知道以后要靠种地为生,因此积极性很高。

  当然也有像裴仲文这样的,嗤之以鼻,就是不学,躲得远远的偷懒。

  林大郎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围着,脸颊瞬间发烫,有些不好意思。

  何况是曾经高高在上的裴家人,他们都是有知识的读书人,怎么能当人家的老师呢?

  但当他发现,裴家人求知若渴的眼神,似乎还挺尊敬他。

  林大郎瞬间感到被人需要的感觉,本身也是热心人,渐渐放松下来。

  “咱们先将碎石快搬走”

  “再将杂草除了”

  “田里有现成的沟渠,但是堵死了,得疏通开”

  “田里得一直有水,否则不能育苗。”

  林大郎亲身示范知道,裴家族人有样学样,认真的学着。

  一边真心教,一边认真学,气氛融洽。

  林老汉则教裴朝歌等人,将种子浸泡催芽。

  “浸泡一两天吧,然后取出来,一定要注意保持湿润……”

  林老汉说的十分认真,作为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虽然多年不种地了,但方法早已烂熟于心。

  他说的十分认真,裴朝歌等人虚心学习。

  众人忙活了一日,育种的初步工作完成。

  裴朝歌代表族人感谢,今日林家帮了他们太多。

  林老汉笑着摇头:“这些都是当年裴将军教我们的。”

  “老祖宗吗?”裴琮问道,难道露出惊讶的表情。

  印象里老祖宗来南华岛不是来平定叛乱的吗?

  林老汉肯定的点头:“裴将军来时,按你们读书人的说法,我们还是刀耕火种呢”

  “是裴将军教会我们种地、打井等等,帮助的可多了。”

  不仅裴琮,裴家人都诧异不已,没想到老祖宗比他们想象的更厉害。

  只有裴朝歌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她只是看岛民太可怜了,顺手帮的。

  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岛民还记得,并且将恩德回馈给祖孙。

  众人正准备道别,一个族人匆匆跑来。

  “里正、朝歌,县令来了!”

  众人震惊,县令为何会来?不会为难裴家吧?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111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