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5章 不速之客?

第15章 不速之客?


裴朝歌柳眉微蹙,南华岛没有官衙,县令应该渡海过来的。

  裴家人昨天刚到,今天就来了?

  “县令平时来村里吗?”裴朝歌问道。

  林老汉连忙摇头:“上次来还是五年前,岛上遇到旱灾歉收,县令送来救济粮。”

  他也一头雾水,县令所为何事?

  今早才派人去通报倭寇的事,按理说派出去的人还没到官府呢,县令就来了?

  “过去看看吧”

  裴朝歌沉着应对,无论县令是什么目的,她都要力保族人。

  众人返回房屋前,果然见一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带着随从等候着。

  “沈县令!”林老汉一眼认出,赶紧上前行礼。

  裴朝歌带着族人行礼:“见过沈县令。”

  “大家快起来”

  沈县令年约四旬,体态微胖,笑容和善,一手捋着胡须,一手示意众人起身。

  “让您久等了”林老汉很久没见上级,一时有些紧张,搓着手,一脸歉意。

  裴朝歌不卑不亢,神态自若,默默打量着沈县令,思索着此人出身和履历。

  原主前夫在刑部任职,调查过很多官员,对很多官员、世家了如指掌。

  夫妻感情好时,有时说给原主听,原主为了讨好夫君,也做过很多功课。

  “无碍”沈县令笑容和煦,不在意的微微摇头:“本官刚刚到这。”

  “大人,可是为了倭寇的事情?”林老汉小心翼翼的问道。

  “正是”

  提起倭寇,沈县令变了脸色,厉声道:“这帮倭寇,烧杀抢掠,欺我属民至此,实在可恶!”

  语气一转,变得悲凉:“可怜那二十名衙役了”

  “本官今日就是来带他们归乡,入土为安,并启奏朝廷,优待家属。”

  “大人英明”林老汉躬身道:“好在倭寇已经被杀或被俘,暂时不会再来犯。”

  他看向身后的裴家人:“这次能击杀倭寇,多亏裴家人。”

  沈县令点头,神情欣慰:“本官本次来视察,路上遇到里正派来通报的人,都听说了。”

  “裴家不愧是忠良之后,有当年裴将军的风范!本官会向朝廷说明你们的功绩。”

  裴承宗和不少裴家人神色动容,功绩?朝廷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让他们回去?

  裴朝歌敛眉不悦,上前一步:“大人谬赞,我们看着倭寇恶行,岂能置之不理?”

  “草民们只是正好遇到了,救人也是救己,这等微末小事无足挂齿,不劳大人上奏朝廷了。”

  裴氏现在是皇上眼中钉肉中刺,低调才是王道。

  可不能让朝廷再注意他们,要是皇上误以为裴家挺有生命力,过得不错,再下旨降罪,可就惨了。

  “裴家人侥幸活命,都是大人治下有方,村民勇武,是您和里正的功劳,裴氏不敢居功。”

  裴朝歌相信在官场混的都不是傻子,沈县令肯定能听懂言下之意。

  裴承宗满脸不可思议,瞪圆眼睛看着裴朝歌,哪有人放着功绩不要,推给别人的?

  裴朝歌轻轻扫了他一眼,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做多余的事。

  裴承宗深吸气,压下不满,妹妹自小比他聪明,要是男孩,估计家主之位就是她的了。

  妹妹这么做,自有道理。

  沈县令见裴朝歌态度诚恳,不似谦虚,点点头:“也好。”

  他听懂裴朝歌的意思,既然裴家人低调至此,那功劳算他的,何乐不为呢?

  到时朝廷奏报就是他击杀全部倭寇,保卫村民了。

  没想到裴家人这么识趣,还以为会遇到高高在上,拎不清身份的。

  “裴家英勇抗倭,保护村民是事实,本官个人奖励你们。”

  沈县令示意身后的小厮。

  小厮立刻从怀中拿出一袋碎银子,过来递给裴朝歌。

  裴朝歌挑眉,心道这是封口费吗?一袋银子买走了功绩?

  “这是50两,你们裴家应得的……”

  沈县令本以为裴朝歌不会要,本想多说些。

  但裴朝歌没有一丝犹豫,立刻上前接住。

  带着全族道谢,好似生怕县令反悔。

  沈县令微微咳嗽,掩饰尴尬:“不必谢。”

  裴朝歌拿着沉甸甸的银子,心里乐开了花。

  50两对于以往的裴家人,都不够看的,很可能一日就挥霍没了。

  但是现在他们身无分文,裴朝歌作为实际族长,更体会到没钱有多么不便,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

  一百多人,吃穿住行,哪一样不要银钱。

  林老汉和村里人是及时雨,没想到沈县令更是“大善人”!

  族人们有像柳欣桐一样,跟着高兴地,有钱了,能办好多事呢!

  有的则和裴仲文一样咬牙切齿,这个目光短浅的女人,为了50两,卖了功绩!

  沈县令看着房屋,缓步走过去:“看来里正费了不少心啊。”

  林老汉和裴朝歌陪着县令“视察”裴家房屋和农田。

  沈县令好似无意地间提起:“裴氏人才辈出,特别是武将,令沈某佩服啊。”

  裴朝歌抿着嘴,大脑飞快运转,想起裴氏一族目前武将只有原主二哥裴仲雍。

  他手下一个副将姓沈,难道?

  裴朝歌美目一闪,难怪裴家昨天刚到,县令今天就来了,还送上钱财,原来如此。

  “哪里,大人出身的济州沈氏才是名门望族。”

  “沈公子,小小年纪,就能在朔方军任职,前途不可限量啊。”

  提起儿子,沈县令一脸骄傲,见裴朝歌一点就透,更是高兴。

  笑容满面道:“犬子年纪太小,让人操心啊”

  “令公子能文能武,有儒将之风,听说是朔方军里独一份呢,未来仕途定能通达,大人尽管放心。”

  裴朝歌前世虽没拍过人马屁,但是听到不少马屁,如今拍起来得心应手。

  为了族人日后的生活,说点好话算啥。

  沈县令开怀大笑:“借你吉言”

  林老汉听得似懂非懂,他知道县令公子好像是武将,但是和裴氏有什么关系呢?

  为啥县令如此高兴?难道只是听到夸赞儿子吗?怎么感觉没这么简单呢?

  县令见裴家人明白了他此行的目的,也没多留,带倭寇俘虏、船夫、衙役遗体离开。

  裴朝歌带着族人恭送。

  林老汉坚持要送县令到码头,也一起离开。

  “妹妹,他到底来干啥的?”裴承宗挠头问道。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111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