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完整版 > 第163章 谗言的威力

第163章 谗言的威力


其实,隆武帝刚刚登基,可能还不知道曹化淳提到的三条措施面临的阻力。

  但钱谦益作为一个积年老宦,岂能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

  ……

  首先,就拿议罪银来说;这可一点都不新鲜。

  隆武帝的老子崇祯,当初就推行过议罪银;搜刮的银子,就达到了数千万两之巨。

  不过,随着崇祯的殉国,这笔银子的下落,已经鲜少有人知道。

  其实,就议罪银本身,钱谦益并不反对;相反,他还会鼎力支持。

  因为这就相当于给特权阶级发挥钞能力的机会;以后在官场上行差踏错,他们也能用钱买命。

  但坏就坏在曹化淳竟然建言:

  对官员进行随机检查。

  要知道,如今官吏的考核制度,相对宽松;其考核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吏部的考功清吏司以及都察院。

  其中,吏部主要的考核手段,叫做考满;又细分为初考、再考和通考。

  每个阶段,都是三年。

  考满的结果包括:称职、不称职,以及介乎二者中间的平常。

  对应的,则是官员能者上、平者留、庸者让。

  与吏部考功清吏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不同;都察院的考察,针对对象不同,又分为两种,即:

  针对京官六年一察,称之为京察;外官三年一察,称外察。

  大明历来的党争,都离不开考满和考察;但不管是考满还是考察,都是一个长周期的考核过程。

  可一旦曹化淳提出的随意检查出台后,那官员的考核周期,必将更加频繁;而且,这种带着找贪官污吏为目标的考核,必然更加的严苛。

  一句话,官不聊生,即将到来!

  ……

  关于曹化淳提出的改革第二条——盐政改革,其实是将蛋糕在国库和内帑之间重新切分。

  其中,国库是由户部在管理;而内帑就是皇帝的小金库。

  过去盐引这一块,都是户部在印刷发放;每年只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盐引给到内帑就可以了。

  而曹公公的改革,就是将盐引由过去的买断制,变成现在的分成制。

  钱谦益一听这样的改变,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热乎乎的泛着恶心!

  ……

  但以上这两条,都还不是最致命。

  曹化淳口中的分田,即丈量土地,这才是诛心之论,几乎可以说得罪了所有人。

  首先,大明的田产,主要包括民田、军屯和皇庄。

  民田的所有者,正是地主阶级;而朝臣中,大多是地主出身。

  这样丈量土地后收税,自然是从大臣的碗里抢食。

  试问:他们能答应吗?!

  再一个就是军屯。

  这些土地背后站着的,可是勋贵、军将以及各地的镇守太监!

  大明的勋贵自土木堡之变后,就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显得非常废柴;但真要从他们身上割肉,侵犯了他们核心的利益,那估计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再一个就是军将。

  如果隆武敢朝他们下手,作为礼尚往来,他们肯定会朝着朝廷动刀子的。

  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先例。

  历史上,正德年间的安化王叛乱,就是朱寘鐇利用朝廷清查军屯土地,导致地方督抚和军头矛盾尖锐,而伺机发动的政变。

  ……

  此时,钱谦益将变法的三大措施,一一对隆武帝进行了分析:

  利用官员考察行议罪银,容易导致敛财失据,得罪了天下权贵;

  整顿盐政之事,得罪户部以及两淮大盐商;

  至于丈量土地,将一次性得罪全天下的地主、勋贵、军将!

  隆武帝听了钱谦益的分析,也有点打怵,顿时有些踌躇不决起来。

  钱谦益见此,心中有了数,继续劝道:

  “皇上,曹公公所言,蛊惑力虽强;但大明眼下最大的敌人,便是流寇。

  唯有剿灭了流寇,恢复京师,才能永葆基业。

  这时候,正是万众一心的时候;如果陛下推行这三条改革,有可能尽失民心!

  到时候,势必影响北伐大业,造成无可挽回之后果。

  还请陛下三思呀!”

  说完,他立马跪伏不起,请陛下收回乱命!

  朱慈烺:“……”

  他现在才知道,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他双目紧闭,沉思半晌,才长叹了一口气:

  “曹大伴,钱爱卿的话,你也听到了。

  江山社稷第一!

  大伴若想说服朕,只有一次机会了。”

  一旁的曹化淳见此,赶紧进言道:

  “陛下乾纲独断,又岂是奴婢可以左右的。

  奴婢想起先帝当初励精图治却举步维艰;再看到今日朝堂上,诸公还是如此优柔寡断,有一言不吐不快!”

  隆武帝听到这里,双拳下意识的握紧,直直的盯着他:

  “大伴,你且说来!”

  曹公公面色郑重的道:

  “观我朝三百多年,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但到了今日,只剩下半壁江山,就连京师都丢了。

  陛下,强国必先强军;强军所费必然极大。

  如果今日因循守旧,什么都不改,陛下就无钱练兵;那大明何时才能恢复先祖的辉煌。

  陛下,如果还是这样得过且过,奴婢实在无颜面见先帝!”

  “好、好!”

  曹公公的这一番话,算是彻底点燃了隆武帝的小宇宙。

  他一拍龙椅,立马站了身,脸色潮红的将跪伏在地的曹公公搀扶起来:

  “改!

  不改,朕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钱谦益:“……”

  “皇上,万万不可!”

  小皇帝脸色阴郁的盯着一旁的钱大佬,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

  “改革势在必行。

  有妄言不可者,随时可以请辞;朕必会不吝玉成!”

  钱谦益:“……”

  他心中咯噔一声,暗道:

  完了!

  真要改,你早晚就得成孤家寡人了!

  ……

  第二日大朝会上,隆武帝果然推出了改革三策,让朝堂诸公议政。

  听到了这三条后,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位内阁大臣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朝臣们很好的继承了前辈的光荣传统。

  最后,关于改革措施的话题,兹事体大,又一次面临决而不定的困境。

  王国梓看到小皇帝和朝臣们争得面红耳赤,知道他终于没闲工夫给自己使绊子了,遂站了出来,对着隆武帝道:

  “陛下,臣接到线报:

  山海关恐怕不稳。

  臣请命北伐!”

  “……”

  这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https://www.bsl88.cc/xs/3706082/111109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