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负阴而抱阳
突然,许道成就想通了,空气的流动,湖水的荡漾,鱼虾的游动,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平衡造成的,是事物的关系不平衡造成的。
两个地方空气的温度不一样,这温差的出现才使得空气流动,从而产生了风,两边的温度通过空气的流动中和之后,这风就会停止。
湖水的荡漾有可能是风的吹动,也有地球的旋转原因,大地是固体,水是流体,惯性差使得水荡起了波纹。
鱼儿游动,虾米跳跃,那是它们在觅食,或者是要呼吸透气,若是它的独自不饿,氧气充足,身体不冷不热,那它们就没有了运动的必要。
天上的鸟儿,地上奔跑的野兽,都是因为饥饿才运动的,若是它们独自不饿,或者繁殖后代的驱动,它们也不会动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不平衡。
再往大的方面说,地球的旋转也是不平衡造成的,这个不平衡就是太阳的大质量造成的时空扭曲,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还有恒星自身的核反应,这个也是巨大的质量使得自身的结构失去了平衡,从而产生了核反应,太阳的平衡状态应该是完全的变成铁,只是即便全部变成铁之后,依然有可能维持不了巨大质量扭曲的时空,还会继续坍塌,最终变成中子星,夸克星,黑洞,然后再是黑洞吞噬周围的时空,随着时空的压缩,各个黑洞彼此靠近,然后合并,最终宇宙变成一个超级黑洞,在继续的坍塌,最终的结果就是坍塌成一个奇点。
物极必反,奇点的极致就是反弹的爆炸,所有的物质再次的扩散,不断的膨胀,空间和时间再次的形成,当到达一定程度后,也就是爆炸的惯性力消耗完了,物质就又开始了收缩和融合,再次的聚在一起,回归奇点。
如此往复,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一张一合,用不止息。
但这个却不能当成宇宙循环的正确模型,根据牛顿的三定律,运动的终点就是平衡态,达到平衡之后,一切都会停止。
不管宇宙是膨胀还是塌缩,总有一个平衡点,到达这个点之后,宇宙将会不在运动,达到静止的状态。
对,一定有一个宇宙之外的力存在,来破坏宇宙的平衡,这样才能使得宇宙不断的张合,往复,爆炸……塌缩……再爆炸……
一个钟摆之所以不停的摆动,是因为有人给它上了发条。钟摆通过摆动,来卸去发条上力的不平衡态,最终将力全部卸去之后,钟就会停止摆动。
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再次给它上发条了。
宇宙也应该一样,当其平衡了之后一样会停止,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外力,使其再次变得不平衡。
“应该就是这样了,既然不平衡才造就了宇宙的活力,那这平衡之道本质的意思应该是破坏平衡,对应到社会和人的修炼上也是一样,当一切都达到了平衡之后,就会静止,这根本就不是大道。”
有句话叫生命在于运动,道家、佛家、儒家的静修,应该是达到极静之后,在静中思动,才能了解动的本质。
动,是天地宇宙的根本,是是能量的本质,是时间的本质。
想通了这个道理后,许道成终于解开了心结。妖魔的存在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坏人的存在才让这个世界变得热闹。
美好光明是终点是静止,是平衡;邪恶阴暗是起点是运动,是破坏平衡。两个缺一不可,甚至较真起来的话,邪恶阴暗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
警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坏人破坏社会的秩序,破坏了平衡。警察代表着正义和光明,但不能否认他们是因坏人而存在的。
好与坏,善与恶,正与邪,阴和阳,这些都是大道。
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是美好,但美好代表的就是平静、静止,最终就是死寂,这个真的并不美好。
而邪恶就不一样了,它们绝对不是平静的,更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或许这个才是真的美好。
这就矛盾了,真的矛盾。但大道就是这样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是太极的奥义。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认识论上强调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并给出了全面认识事物和防止片面认识事物的方法。
对“阴中有阳”者,我们容易认识其阴性属性,而易忽略其阳性属性;对“阳中有阴”者,我们容易认识其阳性属性,而易忽略其阴性属性。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容易首先集中在其主体属性上,忽视了其非主体属性,从而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人们的很多错误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引起的。如“以粮为纲”使大面积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塑料物品的耐久性曾一度被大加称赞,而今却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又不得不回过头来研究可分解的塑料制品。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着眼于事物整体上占优势的属性,更要注意尚处于劣势不易显示的另一种属性的作用和发展,在阴阳互根、物极必反的阴阳规律中掌控事物整体上的发展态势,使认识更趋于客观、全面,更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相反皆相成,一切相反的事物本身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相互渗透的,没有纯单性物质或粒子的独立存在。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其任意层次都是如此。如果把一方提纯,二者之间的引力必将趋向于无限大。人类所使用的概念和思维也不例外。
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正与负、上与下、明与暗、高与低、深与浅、冷与热、甜与苦、生与死、进与退、快与慢、敌与我、男与女、公与私等,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互为条件和根据的,失去一方他方即不存在。以善恶为例,没有无恶的善,也没有无善的恶。失去恶,善就不存在。同样,失去善,恶就不存在。二者总是相伴的。
“空中有实,实中有空”。实与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更为明显。如原子很实,但是它的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可以预言,基本粒子也是这样。可以说,任意层次都是空中有实、实中有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与实无法绝缘。真空中不断出现的极化现象本身就说明真空乃妙有(实)。微观世界是如此,宏观宇宙更是如此。
“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有绝对”。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许多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没有绝对的事物,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认识本身就是绝对论。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绝对的现象。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正常的水100℃就会开;任何人的死都不可能影响地球转动;地球上的正常人离开水和空气就不能生存等。这些都是绝对的。人一天也离不开绝对,没有绝对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寓于静止之中,静止也寓于运动之中,两者总是相互依存。从宏观到微观的任意层次,都是如此。例如人类探索宇宙的规律,就是寻找变化中的不变规律。如果没有不变性,人类对自然的任何探索都无意义,也无任何知识可以积累,物质文明也就不会发展。
社会运动也有不变的一面。如社会的乱与治,在改善必要的社会保障的同时,治的程度总是以处理贡献(劳)与分配(酬)、权利与义务的合理程度为转移,合理则治,不合理则乱,到多数人不能容忍的时候则是政权更迭的时候。这就是治与乱的基本法则,是社会运动中的不变性,是社会千变万化的根据。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共同的本质都是制度革命。
通过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等变化现象来论证“运动的绝对性”是片面的。不能由于彼层次存在运动,就否定此层次的静止;也不能因为彼层次的静止,就否定此层次的运动。运动与静止相互依存。
“自由中有纪律,纪律中有自由”。对自由的追求是由事物趋利避害的固有本性决定的,但是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要遭到“物极必反”的报复。动植物没有纪律概念,灭绝的动植物是因为其生理或行为与客观环境所要求的条件(纪律)不相适应。相反,生存下来的动植物,是能满足自然生态条件要求(纪律)的生物。纪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身体违反了生理规律就会得病,人的行为违反了社会道德(纪律)就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批评,政……府违反了乱与治的法则(纪律)社会就会出现动荡。自由与纪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物极必反。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了自由与纪律的高度统一。
“斗中有和,和中有斗”。宇宙间没有无斗的和(合),也没有无和(合)的斗,斗与和总是伴生的,人类社会、生物界、有机界和无机界都不例外。100多种元素为什么总是按一定比例和方式把电子排在固定的位置呢?这是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斗)中形成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在斗与和中实现的。人类是在生存竞争(斗)中发展起来(合)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始终充满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斗与和(合)的相互作用。生产实践、科学实践、政治实践的任何行为,都是和中斗与斗中和的过程。阴与阳既相反又相需。过分地追求阴(利益)的阳,对丧失阴的阳是弊,对得到过多阴的阳来说也是弊;同样,过分地追求阳的阴,不仅伤害同性阴的利益,而其对得到过多阳的阴也是弊。
战争是斗争的一种形式。要取得战争胜利,必须形成合力。《孙子兵法》讲的“道、天、地、将、法”的军事原则,本质上讲的是如何形成优势合力。以“道”为例,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为之死,可以为之生,民不畏危。”(《孙子兵法·始计篇第一》)也就是说,当战争的性质符合民众的利益时,民众才会同心同德,不怕牺牲,这就是合民众之勇。
(https://www.bsl88.cc/xs/4493741/1111087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