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降吴三桂
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降吴三桂
他们就像是一群流浪的野狼,见到吃的就会上来咬一口。如果遇到主人家强势一些时,便马上会抱头鼠窜。跟着有机会的话,就重新聚集,然后在寻找新的可以欺负的目标。
这样一群连目的都不知道是什么,只会破坏的流匪,多尔衮一直就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他已经想过,如果有一天,大明真的亡了,他就会带着清军入主中原,那个时候他就要告诉李自成等辈,相比于大清,他们就是一个屁,一个只会污染空气的废物而已。
心中是看不起的,但眼下多尔衮并没有要与他们为敌的意思,相反必要的时候还会配合他们作战。
清军主外,流匪主内,这么多年来他就是在这样很有默契的配合之下,把大明玩弄于股掌之间,让他们无法尽全力去打击任何一方,最终不断的削弱,以达到最后完全消灭的目地。
“摄政王,如今李自成兵败了,怕是一时半会间不会有什么动作,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做些什么,总之是不能给大明喘息的时间呀。”
开口说话的人是范文程,这位在历史中颇有争议之人,有人说他是第一汉奸;有的说他是华夏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
但有一点是不可更改的,那就是,他是汉人,非是满人。
一生却在帮着满人做事,凭此一点,便属于数典忘祖的存在。就凭着这一点,朱常武就不会轻饶了他。
范文程以一介书生身份先是投奔了努尔哈赤,当时自称是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之后(呸他丫的一脸,这不过就是往脸上贴金之词罢了,怕是范文正泉下有知,是会提刀杀人的)。待努尔哈赤死后,他又被皇太极所重用,因为他要缓和满汉族之间的矛盾,他需要汉族学子来辅助。
随后皇太极也死了,范文程就开始服务于多尔衮,可显然这位主子对他的看重,远不及前两位,这让他手中的权力还有话语权都不再似以前那般有影响力。
而就在今年四月,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奏请出兵伐明,夺取天下。
只是因为李自成被朱常武所败,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果,远不像是历史之中,李自成得势之后,多尔衮紧张之余马上带大军兵临山海关下。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一些的偏差,但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物性格并不会发生改变,就在刚刚范文程也看到了大明京师中传回的情报,他敏锐的感觉到,大明又出现了有能力的臣子,那以以往的习惯来看,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兵发山海关,不能在给大明任何喘息的时间,不然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又出现什么意外?
“做些什么?本王问你,对这个朱常武,你了解多少?”多尔衮侧身,目光落向到范文程的身上,开口问着。
“这个,臣是第一次听闻此人之名。”范文程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应着。
“你们汉人的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而胜。连对手是什么人都不知道,现在就发兵,是不是太过冒失了呢?”多尔衮脸上带着笑,可说话的时候,语气已然是越发的严厉起来。
显然,这一会多尔衮对他已有不满,这位喜欢的可不是满汉一家亲那一套,在他眼中,汉人就是汉人,连奴才都不配自称。他真正能相信的是满清的悍将与大臣。
被训斥的范文程并未有任何的表现,只是在心中发出了一声叹息之后,便就站在那里不再言语。多尔衮也不去理会他,而是把目光看向到另外一人身上问道:“洪承畴,你对此人可有了解?”
洪承畴,原是大明蓟辽总督,明末重臣。松山城破时被俘,后被皇太极诚心所打动。野史中曾记载,他最终是被大玉儿也就是后世那位孝庄所睡服的,哦,不!应该是说服。
现在的他投降了满清之后,并没有急于的表现,相反还在观察着天下大势,等闲时候是不会像是范文程那般进言献策。奈何的是,多尔衮似乎有些看不上范文程,遇事总是喜欢问他的意见,让他有时候想不表态都不行。
现在多尔衮又向自己发问,洪承畴就知道不回答是不行的,不然的话,惹怒了对方,那绝对不会有自己什么好果子吃。想想之后,他这便抱拳说道:“摄政王,臣认为现在局势不明,马上就发兵非是上上之选,但大明孱弱,我们的确不应该什么都不做,所谓上兵伐谋,如果可以血不血刃地拿上山海关,那个时候,我们便是进可攻,退可守,只需等合适机会便可成就大业。”
“拿下山海关?”多尔衮弄明白了对方之意后,眼中先是一亮,跟着又摇了摇头。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那岂是那么好攻破的,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早就拿下了。
“摄政王,臣有一计,现在山海关总兵是吴三桂,他是祖大寿的外甥,若是可以给他写一封书信,说明厉害,在许以重诺,未必就不可以拿下重关。”洪承畴既然开了口,当然就是有所准备,这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嗯。这倒是可行,即是如此,此事就交给你了,告诉祖大寿,好好给吴三桂写信,如果事情成了,本王是不会亏待他的。”多尔衮双眼再一次发亮。
倘若真可以兵不血刃就拿下山海关的话,那于大清实在是太有利了,就算是不马上兵进中原,但有了这个跳板,他们也可以虎视天下,只要机会合适,便是随时都可以出兵了。洪承畴领了任务之后,很快就去找了祖大寿。
祖大寿,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人。
说起他的一生,倒也算是精彩。此人说是忠臣吧,曾两度投降了满清。说他是叛臣吧,曾戏耍过皇太极,待逃回到锦州之后又马上做了反清之举。
历史中对他的评价也是不一,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有些能力,但权力欲又极重之人。就像是崇祯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都借故推辞,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
皇太极也三番五次派密使前来,提醒祖大寿不要忘记以前的约定,即刻动手夺下锦州城。祖大寿以各种理由搪塞,并且多次与清兵激战。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他就是一个有了权力就不想放手,但本身的实力又不是那么强,最终还是要屈居于人下之人。当洪承畴上门而来,说明多尔衮之意后,祖大寿也不拒绝,或是说也不敢拒绝,他可是很清楚多尔衮这个人,他不像是皇太极,最起码人家表面看起来是胸襟开阔,可以集百家于一身。
这个多尔衮原本就对他们这些汉人和降将不感冒,如果自己拒绝了对方的命令,那是真的可能会被抄家砍头。
一封书信很快写好,由洪承畴带了回去,送到了多尔衮手中。
向两位并不太喜欢的汉臣问计,多尔衮也是无奈之举。要说现在的满清权贵们,带兵打仗的本事是有的,互相拆台的能力也不错,可是说到出谋划策那就差之太远。
好在这一次问计也有了结果,多尔衮这就派人给山海关送信,他期望吴三桂那里能有回应,最好是可以开关投降,若是如此,满清距离一统天下,就又会更近一步。
…...
大明研究院。
朱常武再一次回到了这里,有关制造水泥的原材料张奡已经准备好了,在他一番比例调和之下,第一批水泥成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朱常武本身并没有那么聪明,更不可能会懂那么多。奈何做为天选之人,他的脑子中有着太多他都无法想像的东西。各种配方那是数不胜数,更让他欢喜的是,就算是有些东西现在还找不到,但是脑海中还能出现替代之物。
虽然效果未必就有那么好,但弄出成品并拿来使用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尤其像是水泥之物,原本就不是什么高科技,弄出来并不是很难。
朱常武要做的就是先把基本盘稳固好了,后方不稳,他如何能够放心出去打仗杀敌?
至于说多尔衮那里开始搞什么小动作,他并不知道。而就算是知道了,朱常武也是不会放在心上。
什么狗屁的满清,什么满万不可敌,什么想要压榨汉人近三百年。既然他来了,这些事情自然就不会存在。
他也就是现在还有事情要去做,不然的话,带着龙兵与明军分分钟就杀过山海关,那个时候他就会告诉清军,你的什么骑射在我们的重机枪面前就是一个渣渣。
水泥弄了出来,并经过了试验之后,的确是非常的结实,但凡是看到结果的众人无不是兴奋不已。张奡更是伸手不断抚摸着已经结了块的水泥说道:“这可是好东西,有了他,所盖之房会更加的结实、所建城池也会更加的牢固、所修之路也不用去处处翻建了。”
其它围观之人也是附和的不断点头,显然大家都是这般认为。只有朱常武,黑着一张脸看着半蹲在那里抱着成块的水泥,有如抱着一个娇妻的张奡,气不打一处来。
(https://www.bsl88.cc/xs/4320238/1931870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