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快穿:叮!收下您的奇葩婆婆人设最新更新 > 第176章 逃荒路上的自私婆婆17

第176章 逃荒路上的自私婆婆17


“娘,都是儿子们不孝,是儿子们没用没能管教好她们,您放心,儿子们今后一定好好管束她们。”

得知婆娘竟然对老娘不满,李老大四兄弟纷纷下跪,怒瞪着自己婆娘。

四兄弟不仅没有给她们求情反而冷了她们好一段时间,被冷了多久王绿萍四人就担惊受怕了多久,最后赌咒发誓一定不会再有这种想法,否则就让她们天打五雷轰。

至此,四人那点小心思彻底被灭杀在摇篮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陈曼摆摆手,“行了,别说这些废话,我只看行动。

再过不久天气就要转冷了,听村长媳妇儿说这儿到了冬天就湿冷湿冷的。

老大你们几个明天把这朵灵芝和这株人参拿去县里医馆换钱,买些粗布和棉布还有棉花粮食之类的回来,冬衣冬被都得准备起来。

这人参和灵芝的事不要往外说,谁要是说漏了嘴就别怪我不客气。”

李老大几个点头如捣蒜,举手发誓绝对不往外说,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将这件事说出去。

王绿萍四妯娌更是连连赌咒发誓绝对不往外传,逃荒后,她们就跟娘家失去了联系,说不定娘家早就没人了,如果被赶出去下场可想而知。

就算娘家还有人,日子肯定也比不上李家,傻子都知道要怎么选。

翌日,天刚蒙蒙亮,在自家婆娘的殷切目光下,李老大四兄弟赶着骡车出发去县里。

李老二赶着骡车,李老大三人在边上走着。

李老三很想偷摸上去坐一会儿,不过奈何他二哥严防死守,好在说好了一人赶两刻钟,都有歇息的时候。

李老三,“大哥,二哥你们去卖人参,我和四弟去卖灵芝。咱们先去打听打听哪家医馆最公道

人参价格低于六十两你们可别卖,宁可放在家里也不能低价卖出去。”

至于灵芝,这么大一朵,低于三十两他也是不卖的,大不了自己找县里的富户,他就不信卖不出好价格。

李老大三人点头,李老四突然想到了什么,“如果能碰上庞大夫就好了。”

其他三人眼睛一亮,对呀,庞大夫跟他们一块逃荒,还多亏他娘那一斧头把人救下来,如果能碰上庞大夫,他指定不能让他们吃亏。

到了县里,县里一共四家医馆,几人先跟人打听了县里医馆哪家最公道,最后得出结论回春堂和仁寿堂的医馆最得人心。

“行动。”

四人八目相对,两两一组分头行动,背对背走了。

等四人再次汇合,眼里都露出激动和兴奋的神色。

看着大哥捂紧胸口,看谁都像小偷的模样,李老三无奈。

“大哥,你放轻松一点,你这个样子让巡查的捕快看到了还不得逮回去问话啊。”

这鬼鬼祟祟的模样,一看就好像做了什么坏事儿一样。

李老大老脸一红,挺直了腰,眼神也不再躲躲闪闪。

“我这不是心慌么,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子,要是把银子弄丢了,娘能扒下我三层皮。”

四人对视低声问,“你们换了多少两银子?”

双方都比了个手势,看到价格跟自己预期中的一样,双方都满意地点头。

接着就开始按照老娘的要求去大采购了,粗布、棉布、棉花、针头线脑、刺绣用的丝线都来上。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最便宜的笔墨纸砚还有算盘也来上一份。

看着这薄薄的一本书就要一两多银子,四兄弟心疼得直抽抽,光这些书和笔墨纸砚就花了十两银子。

李老三龇牙咧嘴,“难怪很多人家都是举全家之力供一人读书,这些东西贵死了。”

买完了这些,又去买粮食,老样子细粮粗粮三七分,买了粮食又去买了猪板油和猪肋排,手里的银子又缩水了不少。

李老大四兄弟觉得他们逃难了几个月,什么大世面都见过,再也没有什么事儿能撼动他们坚硬如铁的心。

可是今天这一通买买买,四人都觉得他们见过的世面还是不够大不够多。

王绿萍四妯娌今天一整天都心不在焉,一会儿想着那两样宝贝能换多少钱,一会儿想着不知道几个大老爷们儿能不能把婆婆交待的事情办好,置办东西这种事儿还是她们这些妇人最在行。

虽然昨晚已经跟当家的叮嘱了一整晚物价,不过四人依旧不放心,有些懊恼自己怎么就长了个老鼠胆不敢跟婆婆说自己也要去。

“老大家的,再浇下去我的菜就要被淹死了,老二家的,再扫下去地就要矮一寸了,老三家的再剁下今个儿咱家集体吃鸡食还有老四家的衣服再洗就要破洞了。”

妯娌四个尬笑,停下手里的动作。

“那个娘……”

“行了,既然这么闲就带孩子们去西边除草。”

“好嘞,娘,我们这就去。”

他们刚搬进新房住,当晚就下了一场雨,西边的地里野草肯定不少。

地里的庄稼事关全家的生计,可马虎不得,几人背上背篓拿上农具往西边的地儿赶。

看着地里那密密麻麻的新长出来的野草,几人也没有心情再胡思乱想了,埋头苦干,一直到日头升到头顶几人才回去。

回到家又是一顿忙活,刚做好饭食,四兄弟就回来了。

众人连饭都顾不上吃,先在院子里卸货。

卸完货众人纷纷看向陈曼,想听老娘/婆婆/奶文怎么分配。

陈曼对他们期盼的目光视若无睹,只顾自地吃着饭,几人这才发觉自己已经饥肠辘辘。

吃了饭,李老大几人开始说起买东西的经过和买这些东西的花销,最后将将剩下的银子一文不少地交给陈曼。

陈曼将钱收下,然后开始安排“老大媳妇儿、老二媳妇儿和老三媳妇儿给全家人准备冬衣和冬被。

老四媳妇每天抽两个时辰教四个月做女工,做得好的,过段时间送去镇子上的纹绣布庄学手艺。

老大老二去李夫子那里打听一下他还收不收学生,费用和节礼怎么收。

家里的男娃只要到了六岁就送去念书,有天赋的就一直供着,供到二十四岁还没念出个名堂就不再供了。

没天赋的就学个两三年,然后送去镇子上或者县里的酒楼、铺子当学徒工。”

如果有天赋读到十七八岁就应该能考个童生,她已经将时间又放宽了六年已经足够了。

陈曼的话音一落,众人大喜,读书啊,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https://www.bsl88.cc/xs/4231345/2163198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