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培田跟田小民收完了山货,让周爷爷帮着雇了一辆马车,把东西拉到西平城的采购站,跟徐知贤交割清楚之后,就带着自己挣的钱回了家。
已经腊月二十三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培茵听村里很多小伙伴说家里要准备“辞灶”,培茵到这边快要十年了,都没有见过小年有辞灶的,对这个非常的感兴趣,就回家问爷爷关于“辞灶”的事情。
爷爷把这边以前过年的时候“辞灶”的行仪说了一边,培茵觉得跟自己那时候差不多的,都是送灶王爷去天庭复命,跟玉帝汇报下面一年的工作,所以小年这天要给灶王爷准备一些糖瓜,柿饼,苹果之类的甜的东西,给灶王爷甜甜嘴巴,说的时候要多说一些好话,来年一家才顺顺利利的,灶王爷的画像两边还要贴一幅红色的对联,上面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运动期间这个过小年也被当作“破四旧”给破了,今年运动结束了,村里很多人家又重新将这个已经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习俗拿了出来,准备给灶王爷重新甜甜嘴巴,所以,徐家村大集上的糖瓜卖的特别的好。
糖瓜是用麦芽糖熬的一种白色的糖果,吃起来有点像芝麻棍,不过没有滚上芝麻,胖乎乎的,听培田说不光是徐家村的集市上糖瓜卖的好,就连供销社里的糖瓜卖的也很好,虽然日子过的依旧是很贫穷,但是大家都觉得运动结束了,以后的日子有了奔头,大家都倾尽一切来置办一个快乐的新年,期盼明年能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新年。
爷爷因为身体不是很好,就交代沈父去置办东西,沈父就带着家里的几个孩子一起步行去了徐家村的大集,徐家村的大集上人头攒动,买的卖的都多了很多,在徐家村大街的最北头,竟然还有卖鞭炮的,不时的有卖鞭炮的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一只鞭放一放,震耳欲聋的声响竟然让许多人驻足观望,培茵从很多人的眼睛里看到了兴奋,还带着一些回忆的过往,培田帮着朵朵捂着耳朵,鞭炮声完了,培田高兴的说:“哎呀,我都十年没有放过鞭炮了呢,这下可好了,果果,培焜,今年过年呀我带着你们好好地过过瘾,过年不放鞭,一点年味都没有。”
沈父说:“你去买的鞭炮,别卖劲头大的,看着那些小鞭买点就行,孩子小可禁不住这样大的动静。”沈父说着话就要掏口袋给培田拿钱,培田笑眯眯的说:“爹,我有钱,哪里还用得着你给我钱啊。”
培田说完了就一溜烟的钻进围着的那几个卖鞭炮的摊子里。
培茵心里也很高兴,哎呀,自打自己在这边开始过年,就没有放过鞭炮啊,就像培田说的那样,没有鞭炮的声音,没有放完了鞭炮之后那种特有的硝烟味,还真是没有年味呢,过年嘛,在培茵的印象中,那就是红红的大灯笼,还有放完了鞭炮之后空气中流动的烟味,以及地上厚厚的那一层红红的鞭炮的包装纸,如果这一切都是在皑皑的白雪中,那就更完美了。
没一会,培田就满头大汗的从人堆里挤了出来,怀里抱着几条红纸封着的鞭炮,咧着嘴笑得都看见牙花子了。
培焜跟龙凤胎高兴的围着培田转悠,果果说“小叔,小叔,咱们回家就能放鞭炮了吧?”
培田笑着说:“能能能,回家咱们就先放几个试试。”
沈父又带着孩子们在集市上买了糖瓜,柿饼并几样简单的小点心,就带着孩子们回了家。
回到家,爷爷笑呵呵的说:“你们买鞭炮了吧?”
朵朵听了老爷爷这样问,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说:“老爷爷,您怎么知道的呀?”
爷爷说:“老爷爷能掐会算的,一算就知道了呢,朵朵,鞭炮声吓人吧?”
朵朵崇拜的看着爷爷,说:“老爷爷,您真厉害,放鞭炮真好玩,一点就‘砰 啪’听着响声真是大呀。”
爷爷笑呵呵的说:“咱们过年呀就得放鞭炮,以后每年过年咱们都放鞭炮,放的多了,来年年成就好。”
朵朵点着头,说:“老爷爷,我知道了,爷爷说晚上的时候咱们先放一支试试看看呢。”
结果,晚上不光是沈家一家要放放鞭炮试试,沈家村很多人家都要试一试,天还没擦黑呢就听着隔壁村子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沈家村不知道是谁家先开始的,也跟着放起来,然后整个村子里就都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这声声的鞭炮声仿佛是已被压抑许久的人们的心气,把鞭炮放了就是把前面的晦气炸没了,以后就会是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培茵站在院子里,看着院子里梧桐树下细碎的红色的鞭炮屑,闻着空气中涌动着的醉人的鞭炮的硝烟味,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了。
这个年过的非常的好,不光是放鞭炮,过了年之后已经断了好些年的秧歌又扭了起来。
培茵一手牵着一个,拉着龙凤胎追着秧歌队看,那些道具据说是村里的老保管偷着留下的,当年破四旧革命小将们要将这些东西砸了烧了,老保管把一些旧棉被,破桌子堆在大队部的院子里,趁天不亮一把火烧了,第二天就跟那些来闹革命的小将们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向某主席表忠心,老保管已经把那些封建残余给焚烧殆尽,证据就是院子里那些灰烬,以及空气中还飘荡着的焚烧棉被带来的有些呛鼻的味道。
小将们那个时候很忙啊,烧了这个村的还有下个村的呢,看沈家村已经自己处理好了,喊了几句革命口号,浩浩荡荡的就去了下一个村,那些东西就被老保管偷着藏在了生产队一间旧仓库的夹层里,这个旧仓库是原来村里的一个破庙改建的,当初老保管就发现这个夹层了,不过没有声张,知道的人不多,老保管就把东西藏在里面,那些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不过沈家村的人也就是自己热闹热闹,运动刚刚结束,还有些人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在培茵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因为前面十年多那些上纲上线的阶级斗争思想的荼毒,新鲜的思想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被人接受的。
过了年,沈家村最隆重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有三件,一件是沈家村要通电,一件是田小民家里要盖新房,还有一件也是跟田小民有关,人家在青山那边找了个新媳妇,新媳妇被他的爷爷带着来沈家村相看,最后这件田小民相媳妇被整个沈家村的人围观了。
通电这件事情是田书记在村民大会上宣布的,一宣布就引起全场的欢呼,通电呢,据说有了电,就不用点煤油灯了,一拉灯绳,满屋里亮堂堂的,还没有煤油燃烧呛人的味道,看看西平城里,路上的路灯照的西平城里晚上都不黑黢黢的,这么亮的灯光,就跟白天似的,于是,自打田书记在会上宣布村里要通电,大家就经常打听,什么时候来装电线,每天村里人的心都是激动兴奋的,就连培茵也是一颗雀跃的心盼着村里通电,快点告别这没有电的时代吧,晚上就算是点着罩子灯,那也是黑乎乎的。
村里人的兴奋劲还在持续着,谁知道青山来的祖孙俩来在沈家村相看对象竟比通电这件事情还要吸引人的眼球,不外乎别的,就是因为相看的人是田小民,而田小民年前就在村里批了一块宅基地,准备盖房子娶媳妇。
因为还是寒假,沈母起床做了早饭就没有喊孩子们起来吃,培茵倒是早早的起来了,跟着要去上工的培华吃了饭就准备去田爱琴家里喊田爱琴一起写作业,寒假之前老师都布置了寒假作业,培茵倒是能一会就做好的,可是培茵想还是有人陪着一起写作业有意思,也就没有三下五除二的做完了,每天写一点每天写一点,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要写写几个大字,看几页书,做哪些寒假作业,都有了详细的计划,用培茵跟培田周藏周兵培焜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计划要上墙,白纸黑字的挂在那里,每天看看,这样才能督促自己好好的按照定好的计划来施行,光是在心里想着,人就有了惰性,坚持不了几天后面就没戏了,几个人听了之后有的点头称赞,有的觉得培茵有些小题大作了,培焜甚至跟培茵说:“二姐,不就是每天写几个大字看几页书吗,你至于弄得这么隆重吗,你看看你,还要贴在爷爷的炕头上,谁来都能看的见呢。”
培茵说:“我这个是用舆论来给自己增加压力,人只有有了压力才能有进步的动力,有了进步的动力才能进步啊,小家伙,你呀懂得太少了。”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看的大家好笑不已。
后来,田爱琴看到培茵的学习计划,就跟培茵说,年前因为事情太多了,寒假作业几乎没有做,过了年家里终于消停了,得抓紧时间把寒假作业做完了,要不然过几天开学了怎么交作业呀,就要跟培茵一起来学习。培茵觉得有个人陪着自己也是挺好的事情,就答应了,刚开始几天田爱琴还能来家里,后来田爱琴的娘就说,你说说你怎么见天的往外跑啊,家里的鸡鸭鹅狗的不用喂啊,家里人的衣服不用洗啊,先把家里的活干完了再说。
田爱琴心里是愤懑无比啊,刚过了年,家里到处清扫的干干净净的,不就是自己要去写作业碍了她大嫂的眼了吗,她大嫂变着法的在田爱琴的娘面前给田爱琴穿小鞋,人家田爱琴的娘呢就吃她大儿媳妇这一套,就要把田爱琴拦在家里干家务,田爱琴就央求培茵每天来家里喊自己,就说要去干什么干什么,田小民又跟他娘背地里嘀咕,让爱琴跟沈家的小闺女多走动走动,你看看咱还借着人家的钱呢,咱两家关系搞好了没坏处,田小民的娘想了想,也就应下了,是以培茵这几天每天都要去田小民的家里喊田爱琴,一开始倒是没什么,培茵就怕时间长了田爱琴的娘烦了,给自己闭门羹吃。
培茵还没出门呢,就看自己家门口站着俩人,一个是身材健硕,脸膛黑红的老爷爷,一位是个身材苗条,扎着两个大辫子,头上围着一条红围巾,脸蛋因为冷,冻得红红的,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培茵第一眼看到这个姑娘就想起那首有名的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https://www.bsl88.cc/xs/4180186/81244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