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发展
第155章 大发展
于文志就说:“你们还没吃饭呢?我今生在你们这里蹭顿饭吃。”
郭保林就有些不好意思。
“于长官,这也没啥好吃的。”
“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好吧。”
叶笠将饭菜端了上来,于文志一看,却是一锅玉米糊糊。
菜也很简单,就是用盐腌制的野菜。
一看这伙食,于文志眉头一皱。
“你们平时就吃这个??”
叶笠不好意思的说:“现在粮食紧张,能有这个吃就不错了,能吃饱就挺好了。”
于文志就说:“谢秘书,从明天起,每个月给三位专家每人三十斤大米,五斤猪肉的配额。”
三人连连摆手。
“于长官,不用不用,我们来巢湖是为了干事业的,不是享福的,我们要与大伙同甘共苦。”
于文志就说:“干事业要紧,但身体也不能垮了,你们的工作关系到整个滁州根据地能否长久生存下去,如果连顿米饭都吃不上,身体完了,怎么干事业?”
“谢秘书,按我说的办,一会儿就将粮食和肉给三位专家送来。”
“是!”
谢震霆连忙让人去准备米和肉。
于文志喝了一口玉米糊糊,说起来,这玩意还不难喝,但是喝完之后消化得快,一会儿功夫就消化没了,不顶饿。
于文志就与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
“三位专家,我现在想知道的是,巢湖一带适合种粮食不,如果适合的话,全部开垦出来,能养活多少人?”
郭保林就说:“巢湖一带的土地是可以种粮食的,而且湖底的淤泥可以做肥料,这样的话,巢湖沿岸的土地可以打出更多的粮食。”
董时进说:“我们粗略估算过,如果将巢湖沿岸的土地全开垦出来,一年打的粮食可以达到上亿斤,完全可以满足滁州根据地百姓生活所需的粮食。”
一听这话,于文志就乐了:“好吧,那咱们就建立起巢湖农场,你们预计巢湖农场要是建成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
郭保林说:“要是将巢湖两岸的土地全部开垦出来,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最少需要十万人干上三年,应该可以开垦出几十万亩的土地。”
“这么多?”
于文志心中一喜,当即说道:“现在每天都有人从全国各地投奔皖东根据地,短时间内,我可以给你们调拔几千人,日后有外地流民来投奔,我将他们都放到巢湖农场。”
这时郭保林欲言又止。
于文志看出郭保林想说什么,于是问道:“郭先生,你想说什么?”
郭保林就说:“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快速吸纳大量的流民加入巢湖农场,但是巢湖农场最开始时无法供应粮食,所需要的粮食全凭根据地拔发,这样做,会带来极大的粮食压力。”
于文志就说:“能吸纳人加入就好,粮食的事你们不用操心,我来想办法。”
郭保林就说:“我们听说,合肥一带今年发生了旱灾,田里颗粒无收,鬼子根本不管不顾,不但不赈灾,还加大了征收粮食的力度,很多百姓活不下去了就成了流民,四处乞讨为生。”
“在皖东附近就有不少这样的流民,如果我们将这些流民吸纳到巢湖农场来,那一定可以极大加快巢湖农场发展的速度。”
“而且只要我们好好安顿这些流民,其余的流民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会涌入巢湖农场,这样一来,建设巢湖农场所需要的人力就可以得到解决。”
于文志一听心中很是高兴。
“太好了,一定要把这些流民吸引过来,所需要的粮食你们不必操心,我来想办法解决,安置这些流民。”
于文志又与三位专家聊了一会儿。
三位专家对于巢湖农场的未来做了宏大的规划,按他们的规划,只要巢湖农场建立起来,两年内就可以完成皖东根据地粮食的自给自足,甚至可能有剩余粮食支援其它的抗日根据地。
于文志则保证,全力帮三位专家解决巢湖农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个月内,他一定将流民引入巢湖农场。
回来的路上,于文志就对谢震霆说:“立即在各地,特别是流民集中的地方张贴告示,只要这些流民来开发巢湖农场,那么政府愿意为他们提供种子和农具,而且开出的土地三十年内归个人所有,土地所生产的粮食按一九分成,官府留一,个人留九,这个年代,官府收的税很高,官府收取三分已算是少的,而巢湖农场所生产的粮食,官府只收取一分,而且土地三十年内归个人所有,还提供种子和农具,这对流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原本于文志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吸纳第一批流民。
哪成想告示一经公布,各地的流民纷纷逃往巢湖农场,只一个月的时间,就接纳了三、四万流民。
而且各地流民如潮水一样向巢湖涌来,大大出乎了于文志的意料之外。
为了安置这些流民,于文志号召皖东根据地的百姓捐赠衣物、粮食,同时派了许多人手,帮助和组织这些流民在巢湖一带盖房子,开荒种田。
由于流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一时之间,巢湖农场以光速发展,而这吸引了更多的流民不远千山万水来到巢湖,加入巢湖农场。
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巢湖农场已吸纳了七、八万流民,而且照流民加入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巢湖农场的人口就会突破十万大关。
于文志对这些流民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巢湖两岸的高地,建了许多村庄。
流民们有了新家,能吃饱饭,又有了种子和农具,干劲十足。
于文志再次来到巢湖农场视察时,与上一次见到的景像已有了天壤之别。
上一次,整个巢湖四周空荡荡的,除了三位专家临时搭建的木板屋,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然而只三个月的功夫,巢湖农场四周建起了许多村庄,这些村庄虽多是泥坯房,看着很是简陋,但人气极旺,到处都有人在忙活。
巢湖四周的荒地也到处都是人,正在那里开垦荒地,一派欣欣向荣之色……
(https://www.bsl88.cc/xs/4176907/89015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