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上学
“嗐!你不说俺还忘记这茬了。俺们这当了一辈子农民,因为没钱读书,斗大个字不识一箩筐。
现在村里日子好过了,你们这些娃娃确实不能跟俺们一样,得读书,读书才能有前途。”侯养民也是点头认可。
说干就干,这几天村里又卖出不少货,收回两千多块大洋,有钱就是硬气。
侯养民喊来几个族老,最后经过商量,村里孩子上学不要钱,书也是村里统一购买的,这东西可以反复用,不过铅笔本子得自己掏钱。
铅笔本子这些对村民的负担也不大,父母舍得了,就多买点,不舍得了就少买,一两个月一个本子一支铅笔足够了,其他时间用木棍在沙盒里学就是了。
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读书,没天分的读个三四年,认识大部分常见文字,能说会写就足够了,有天赋的不管是族里还是自己父母也舍得掏钱攻读。
村里大部分孩子都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几个字,十五岁以下的足有一百二十多个。
不过这里面大部分孩子父母都不可能允许去读书,毕竟十二三岁也是小劳力。
经过村里开会还有和村民私下商谈做工作,最后决定十二三岁的孩子可以随时去听课,给孩子们最大的自由,能认识字总比当睁眼瞎强。
统计时还有一些家庭不让女娃读书,被几个族老逮住一顿臭骂,不送读书不给分红。
最后统计全天读书的孩子有七十五人,再加上村外亲戚的请求,一共一百零八人。
这年代办学校成本也没那么高,学校就是挖窑洞,最大的支出就是书本和桌子,还有老师工资。
窑洞是每家出一个人,村里不掏钱,不想出人的给五毛钱。
下来就是桌子凳子,这些也都用最便宜的材料,一个木板四个腿就行了。
老师是侯养民和县里打报告申请的,申请时咪西了五十个大洋。
刚开始时上面还不同意,但听到南家沟村自己掏钱给老师发工资时,教育署的人笑的那是真好看,当即表示要派十个人过去。
吓得侯养民连连摆手,表示学生少,三到四个人就足够了。
最后确定了一个国语老师,一个算术老师,一个音乐老师,一个校长负责体育。
然后就是采购书本,交了三百个大洋,订购了一百多套书本算是完成了任务。
这些老师刚开始,还对南家沟村的条件很不满意,毕竟桌椅板凳实在简陋,啥教育设施也没有,而且给的工资还低。
南家沟村给普通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是八个大洋,校长才十五个大洋,这个薪水明显正常市面少一到两成。
不过当到的第二天薪水提前发放到手里时,一个个则表示真香,毕竟官府老师经常三五个月领不到工资。
“刘校长还有各位老师,只要你们好好教俺们的孩子,村里给你们的你们的工资都是每个月初准时发放。
各位如果生活拮据,还可以提前借支。
以后只要村里作坊的生意好,每年还都会给你们涨工资的。
而且在我们村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管吃。
每个月村里会给各位老师每人补贴二十斤玉米面,十斤白面,一斤猪肉。
村里的红薯泥也可以便宜出售给各位老师,价格可是很实惠的呦!
还有,每到节日,村里作坊都会给大家送咱们自己产的红薯糖。”侯养民发工资时笑着对几位老师说明道。
本来还有些嫌弃南家沟村是穷难民窝的几个老师,听到侯养民这话,一个个乐的双眼直泛光。
这难民村那是来的时候同事嘴里说的龙潭虎穴啊!这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最佳学校。
“侯保长,您放心,我们几位老师一定会为贵村教育出栋梁之材。”有些秃顶的刘校长拉着侯养民的手卖力的摇着。
在腊月二十这天,南家沟小学在鞭炮中开学了,一个个小学生在鞭炮声中,斜挎着母亲用被单做的书包昂头挺胸进了学校。
在孩子们看来,不用在家里干活,每天和一群小伙伴在一起玩简直不要太舒服。
但他们不知道,读书才是小学生真正的噩梦。
“噹噹噹!”学校窑洞的铁铃铛被校长敲响,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走进教室。
这一天侯小歌也和家人告了别,安排好了家人和族人,从此他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娘,大伯,二达,小姑你们快回去吧!
我去城里读书了,以后每个月会回来一次,如果有事,你们可以给炎黄盟递信。”侯小歌穿戴整齐在村口对家嘱咐道。
“你说你这孩子,一定要去城那一头读书吗?离家里几十里地,俺们实在不放心。”王麦苗理了一下侯小歌的衣领担忧道。
“我是跟着朋友去名师家里去读书,和普通学生不一样,再说我这几个月一直往外跑,都没事,你们放心吧!”侯小歌撒谎都不眨眼道。
“你小子这几个月跟吃了仙丹似的,明明才十岁,都长的快和大伯我一般高了。
要是单看个头,外人还以为你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呢!
不过你年纪毕竟还小,出门注意点,有空多让人给家里回信,不然我们担心。”侯养民拍了拍侯小歌的肩膀笑着说道。
“好小子,二达得感谢你对俺们一家的帮忙,要不是你小子,二达一家都成骨头咯!
你是有本事的娃,放心的去吧!家里有俺和你大伯看着,不会出岔子的。”二达这大汉子还比较感性,抱了抱侯小歌。
“嗯!知道了二达,咱们都是一家人,也不不用相互客气。”侯小歌也拍了拍二达的后背。
“黑娃,出门自己一定要吃好穿暖,想家了就回来,小姑给你做好吃的。”侯翠萍哭红着眼有些舍不得这个侄子。
“呵呵!小姑,下次回来再吃您做的面疙瘩。”
“各位,走了!”侯小歌坐上大堂弟的驴车欢欢消失在南家村。
(https://www.bsl88.cc/xs/4145063/2033492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