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越1942有空间最新更新 > 第30章 插标卖首

第30章 插标卖首


吃多了野草树皮的一众小萝卜头突然吃到了正经粮食怎么能不兴奋。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一个三四两大小的窝窝头也就三五口的功夫,吃完感觉和没吃一样。

吃完窝窝头,侯小歌对窝窝头摊位老板的评价是还算实在。

麸皮只占了窝窝头的一半,虽有点卡嗓子,但因为是现做的,口感松软有嚼劲,还是不错的。

剩下的十个窝窝头,侯小歌也没继续分,他还要拿回去给家里人吃。

不然等回去被大伯二婶他们知道,就等着着挨揍吧!

无视了一众小伙伴看义父一样的眼神,侯小歌让堂哥把背篓挂在胸前保护,带着一群小家伙在集市里瞎逛了起来。

前面摊位区域大多数是卖吃食的,不过随着粮价的暴涨,成品吃食就更贵了,大多数人根本买不起,只能远远的望着闻点香味。

大人一般不会再这些摊位前停留,一是丢人,二是越闻越饿,三是真容易被打。

所以,这些摊位不远处总是守着一群小孩,不时嗅一嗅食物的香味,然后眼巴巴的望着摊位,期盼有人过来施舍他们一点。

但侯小歌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在做梦,电视剧中的桥段永远不会出现。

而且那些老板也很反感这些围在摊位附近的孩子,脏兮兮的,影响生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驱赶。

走过卖吃食的摊位,接着就是卖各种日用品,农具之类的摊位,侯小歌甚至还看见卖枪的摊位。

不过这枪可不是步枪,而是自制的土猎枪,打钢珠的那种。

如果是正常火枪,侯小歌可能会想办法弄一把防身,可这玩意从装填火药在到装填钢珠,打一发差不多一分钟,真遇见危险早就凉了。

就这样的破烂,侯小歌刚才听到有人询价,价格也不便宜,一把要十五个大洋。

这玩意说实话,清末军队都已经淘汰了,也就在民间山区流行,顺便震慑一下宵小之辈。

当然,侯小歌对它一点兴趣都没有,他还怕这玩意炸膛崩了自己。

但侯小歌不喜欢并不代表这玩意不行,土猎枪在落后它也火枪,总比菜刀强。

这时候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但很多军队连一把像样的枪都没有。

尤其是八爷,主力部队都是缺枪少弹,往往四五个人才能分配到一把枪。

所以每次打仗,大多数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向前冲,靠的全是不怕死和心中的那一抹鲜红的信仰。

这也就出现了很多比较靠谱的电视剧上演的那样,在战场上等敌人靠近了在打,然后打上两三枪就全员冲锋,用冷兵器肉搏。

所以看着这枪,侯小歌由衷的佩服这一代先辈,心里也想着等有机会了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

————

感慨完后,一众小萝卜头继续闲逛。

这个集市不大,但普通人日常所用应有尽有。

一路走走停停,侯小歌对这个年代任何事物都很好奇。

但经历了胡辣汤摊位的羞辱之后,侯小歌即使在好奇,也是只看不问。

集市上还有卖粮食的摊位,当然这个粮食不是细粮,都是一些麸皮,野草,树叶之类,好粮食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

侯小歌还注意听一下,一斤麸皮都要八块钱,价格是真的高,普通人根本买不起,最多买点树皮野菜充饥。

走过日用品交易区域,众人来到了牲畜交易市场。

此时正值夏季,牲畜市场里到处充斥的粪便发酵后的臭味和氨气,让人闻了很是上头。

侯小歌发现,贩卖牲畜的卖家大多都数破衣烂衫,一看就是农民,不是专门做牲畜生意的。

市场上主要贩卖的就是牛和驴,这两种牲畜数量最多。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比如骡子、马、羊、猪,鸡鸭之类的牲畜,但数量很少。

不过侯小歌还发现这些牲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瘦,绝大多数耕牛和毛驴都已经瘦成了皮包骨。

还有侯小歌印象中的大肥猪,好家伙,瘦的看起来和狗一样。如此卖相,这让一旁站着的卖家很是着急。

侯小歌前世小时候外公家养过牛,这大牲畜在家里的地位可比人的地位还高。

平日里外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喂牛,除了草还得添加一些麸皮补充,喝水还需要加盐。

如果是农忙时节,牛出大力气,吃的就更金贵了,除了草管饱还得喂玉米,有条件的还会给牛吃鸡蛋,可以说牛在家里的地位是特别高的。

如今一头头上好的耕牛和毛驴被饿成了皮包骨,甚至拉到市场上贩卖,农民这是活不起了啊!

但这时候又有几个人能买的起大牲畜,买回去一般人也养不起啊!所以这些大牲畜买回去的下场自然是被杀了吃肉。

而买得起,吃得起肉的人自然不可能是灾民和普通老百姓了,只能是富人。

所以市场上前来采购的大多都身着绸缎长袍,再不济也是衣衫干净整洁,后面还跟着三五打手或者佣人。

而侯小歌一群小孩遇见这些人都是躲的远远的,尤其是大堂哥,不停催促侯小歌赶紧离开牲口市场,以免冲撞了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当然,侯小歌也没有硬留在牲口市场,等探听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物价后,自然会离开市场。

随着灾荒年月的来临,肉价也是水涨船高。

一头两三百斤的瘦牛卖家要价六十大洋,但买家以天气太热,牛肉放不住,又瘦的皮包骨为由,只肯出到四十五块,最后拉扯了好一会儿,以四十八块大洋成交。

(灾年啥都贵,不要对号入座,而且那时候物价太乱,作者按照自己的算法来。

毕竟千度上说民国一块钱大洋只能买三到五斤猪肉,如果按照千度上一头牛五个大洋算,一头牛价值十几斤猪肉?这踏马谁养牛,一头猪等十头牛,养个锤子牛。)

得到牛价后,侯小歌后面也陆续探听了其他牲畜的价格。

像猪、羊,毛驴、马,骡子这些价格都是十块到七十块之间,鸡鸭鹅等禽类价格,在两块钱上下浮动。

肉价和粮价换算对比虽然便宜了不少,但侯小歌感觉还算公道,毕竟一头牲口动不动好几十个大洋,普通人可买不起。

至于说农民把牲口杀了自己吃,呵呵!估计他一家也落不到多少,甚至还可能身陷险境,四周盯着的人太多了。

所以还不如换成大洋,大洋是硬通货,揣着就能走,想买啥就买啥,安全不少。

侯小歌有钱,也很想买一头牲畜,但他现在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小屁孩,买牲口就像小儿抱金过闹市,太过招摇,只能羡慕的看了。

了解完牲口价格,侯小歌带着遗憾离开牲口市场。

走出牲口市场后,众人进到另一个市场。

刚走进市场,侯小歌就看见一个十岁大小的小女娃跪在地上,头上插着一根草。

侯小歌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词,“插标卖首”。

在后世只会出现在电视里的场景,如今真实的出现在侯小歌面前。


  (https://www.bsl88.cc/xs/4145056/226757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