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尽管三十六厂破败以后那里已经没什么人了,但有些当年的建筑还挺立在那里,用曾经的事实诠释着三十六厂当年拥有着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辉煌......

在那个物质匮乏、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平房里的时代,三十六厂却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属楼。

这些楼房有着独特的编号系统:一号楼、二号楼……一直到十几号楼。

每一栋五层的楼房都以数字命名,而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一段段辉煌的历史和故事。

在当时,提起这些名字都会让人眼前一亮,脸上的表情泛着酸,却又充满了向往。

回到七十年代,那时能够住进楼房可是一种奢望。

然而,三十六厂却已经拥有众多五层家属楼,这无疑彰显出它作为一家大厂的地位与实力。

不仅如此,厂里还有一座令人瞩目的大吊车,由厚实的钢材建造而成。

我猜测这座吊车至少重达上百吨,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感。

如今,尽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三十六厂院子的大吊车仍然坚守原地,或许正是由于其庞大的体积和显眼的外观,使得它逃过了被拆解变卖废铁的命运。

此外,三十六厂还拥有全市最高最粗的水塔。

这个水塔必须高大且粗壮,才能满足厂里众多人口的用水需求。

你可能会好奇地问,人再多,到底能多到什么程度呢?

让我告诉你吧,我们厂里光是加工木材的车间,就有整整九个!

每个车间都规模庞大,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车间里,人数最少的也有三百多人。

而那个被钱亦文买下的三车间,更是工人云集,人数最多时竟然达到了一千多人之众!

写书的作者并没有按照真实情况来描述,而是将九个车间合并成了三个,或许他担心牵涉过多,会让故事变得混乱不堪......

在这九个车间中,有专门负责把长达八米、直径达到一米的圆木裁切成巨大木板的。

还有专门从事板方生产和制造胶合板的;

三车间那两栋房子,正是用来生产胶合板的。

真实的三车间……如今的现状惨不忍睹……

四车间的产品最为出色,是将精心挑选出来的优质木材制成军用产品。

水曲柳、黄菠椤,都是极好的木材,当然得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不仅如此,就连处理边角料也有专门的车间负责。

当然,这就不能叫做车间了,不过这个部门却有着更为响亮的名号——烧柴院。

有没有点封建王朝的体制感?

围绕着加工车间,还有众多的外围人员。

分散在东山里的伐木工人和车队。

每个产业工人都需要配备一名配偶,以及一个或多个孩子......

因此,有人说当三十六厂产值最高时,工人和家属人数接近两万。

关于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我并没有去考证过,因为那时我已经被分配到三十六厂工作了。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三十六厂曾经的繁荣景象通过这些建筑得以充分展现。

尽管岁月流逝带走了许多事物,但这些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建筑物依然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https://www.bsl88.cc/xs/4140222/244818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