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心隔肚皮
都说文臣都有八百个心眼子,萧京昭这回算是真见识到了文臣的厉害。
一句高价买卖,就想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高价买?从谁那里买的?卫爱卿可把人交衙门去审理。”
卫丞相刚要抬头,脖子一僵愣在原地。
粮商不是万陵国人,衙门一查便知,这时候找人顶罪也来不及了。
据他所知,萧京昭不是个省油的灯,若查出他欺君之罪,那可是罪加一等。
“皇上,都是族人利欲熏心做了错事,只要皇上高抬贵手,免了微臣三弟的徭役,微臣感激不尽。”
“卫爱卿是想让朕徇私枉法?”
萧京昭的话犹如一瓢冷水从头淋下,惊得卫丞相瞬间清明。
皇上正是立威之际,他这是撞到了新皇的枪口上了。
“平身吧,卫爱卿是众臣之首,徇私枉法这念头还是早点熄灭的好。”
见卫丞相也跪了一会儿了,萧京昭也不好把嫌弃他的心思表露得太过明显,索性让他起身。
“卫爱卿的病可是痊愈了?”
“谢皇上关心,微臣痛失爱女,悲伤过度,今日身体有所好转,微臣就想着尽快进宫面圣。”
他这话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卫丞相求情无果,只得告退。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卫丞相出了临华殿,见殿外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都是生面孔。
一旁还有几个侍卫。
可见新皇已经把宫里都清洗了个干干净净。
看着卫丞相的背影消失在大殿外,蔺相之给萧京昭斟了一杯茶。
“他是前朝丞相,皇上用他可当心着点,人心隔肚皮。”
“他不但是丞相,还是曾经的国丈,刚才还给你说来着,我身边得用的人不多,等秋试后就能选拔出新人来。”
萧京昭胸有成竹,旧臣他不好一下子都清理干净,落人口舌。
假以时日,只要他培植出了新人,很快就会把有异心的人连根拔起。
卫丞相回到家才知道,被带走的人不止三弟,还有几个堂兄弟。
酒楼被封,仓库所有的粮食被没收送往北疆军营,案件还在继续审理。
卫丞相只希望早日结案,交了罚金就好,免得夜长梦多。
为了彰显诚意,在筹军饷的时候,卫丞相没敢耍心眼,实实在在地出了一万两白银。
短短两日,军饷和粮草都筹集得绰绰有余。
萧京昭下令遣人把钱粮送往北边的边疆。
南边有父王用燕南的税银养着军营,萧京昭省心不少。
御书房里,萧京昭手拿册子仔细端详,上面是筹军饷的名单和对应的数额。
看着卫丞相排在第一,内阁大臣们都相差无几,品阶越低,数目越少,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时,向阳伫立在窗外,他偶尔抬头望向屋里,嘴唇微动又低下头。
萧京昭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放下手里的册子对他招了招手。
向阳连忙走了进去,“皇上有何吩咐?”
“你想说什么?”
向阳抬手摸了摸脸,“皇上看出来了?”
“你都只差没把字写在脸上了,谁都看得出来。”
“皇上英明,属下今日去衙门看审案进展,走在街头时听大家都在夸皇上英明。”
向阳顿了顿又道:“他们还夸王爷如同仁宗皇帝般地爱民,大家都以为蔺公子送进京城的粮食是王爷派人送来的。”
燕南王和王妃还没进京,大家还习惯地称呼他为王爷。
“这事朕觉得愧对相之和他的大舅,这事不好对外解释,以后找机会再补偿他就是了。”
若按照从前旧规可以捐官,蔺相之送来的粮食足够换得一官半职的了。
“衙门按照律法,是打算如何惩罚哄抬粮价之人?”
“罚白银两万两,徭役一年,后辈三代不得参与科考。”
“嗯,不错,卫氏家族明面上分家过,暗地里官商勾结。”
萧京昭自然知道这惩罚是重了,下面的官吏也是会见风使舵,若换从前,就算卫丞相的家族里有人哄抬了物价,老百姓也敢怒不敢言,衙门更是睁只眼闭只眼。
宋睿糊涂之极,更不会去拿卫氏家族问罪。
“还有一事,皇上您听了也高兴。”
“还有何好消息,你别吞吞吐吐的,一并说出来。”
连日辛劳,朝堂上的事还算顺利,萧京心情也愉悦。
“是江姑娘,她也开了一个粮铺,属下特意去看了看,叫平价杂粮。”
“杂粮?”
萧京昭不解地扬了扬眉。
“就是五谷杂粮的意思,今日铺子里没有卖米和面,就是卖的红薯土豆和玉米,还有一些红的黑的豆子,像种子似的,属下听掌柜说,既是种子,还可以煮粥。”
“她又开医馆又开铺子,还要照顾岁岁,可怎么忙得过来?”萧京昭心里生起一股异样情绪。
这女人太要强了。
“皇上不用为江姑娘担心,有南宫公子帮着打理,累不着江姑娘。”
这事是高沐跟他说的,南宫公子跟江姑娘是挚友,在江府任劳任怨,里外都帮着打理。
“马良。”
“奴才在。”
“去传口谕,请真景修进太学院读书。”
马良一愣,随即躬身,“遵命,奴才这就去传口谕。”
向阳虽然是个粗人,进京的这些日子,京城里有哪些新权旧贵他也有所耳闻。
他不解地问道:“皇上,据属下所知,真家私塾不比太学院差。”
“朕当然知道,真大学士桃李满天下,不少饱读诗书的才子都与真家交情匪浅。”
向阳福至心灵,双眸一亮,“皇上的意思是要重振太学院,把岁岁少爷接进宫读书?”
“蔺相之在太学院,正好可以与真景修交流学习心得。”
萧京昭神情自若,顾左右而言他。
没人知道,他心里有多想那个软萌的小团子。
……
真府。
见到马总管的到来,真大学士一点儿也不惊讶。
当即答应让真景修去太学院备考。
送走了马总管,真大学士语重心长地叮嘱真景修,“萧家人与宋氏不同,去了好好温习,将来真府的门楣就靠你撑着了。”
“至于你的亲事,你祖母已经在筹备了,只等你爹娘回家就去江府提亲。”
“祖父,不急,若孙儿一举高中,再去跟江姑娘提亲不迟。”
真景修想起那个清气若兰的女子,耳根不自觉地泛起一抹红晕。
(https://www.bsl88.cc/xs/4118587/31035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