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盛世田园妃蓝莓味果酱 > 第523章 挡箭

第523章 挡箭


万一皇上真有个三长两短,京城就要变天了。想到这里,众人心里都惶惶不安。

织锦紧蹙着眉头,来之前,宁怀景说过可能有事发生。却没想过,会是行刺的谋逆大罪。

屋里众人已经六神无主,还算镇定的就是皇后了。

皇后一面安抚众人的情绪,一面派人继续去打听消息,还加强了营帐周围的警卫。

把留守营地的人都集中到了中帐里。

这一等就是小半天。

大家都没心情说话,营帐里气氛沉闷压抑,半天时间对在场的人来说,比半年还要煎熬。

叶笙死死握住织锦的手,嘴里不停念叨着,“没事的,没事的。”

也不知是安慰织锦还是安慰自己。

在她念了不知道多少遍后,终于又有消息传来。

刺客已被抓住,皇上无碍。有几个随行人员伤的挺重,早早便让营地的太医准备好。

织锦心高高悬起来,虽然知道宁怀景武艺高强,可没见到人,总是放心不下。

这会儿大家都担忧呢,也没功夫去笑话谁。

几近傍晚,皇上一行人才姗姗回来。

皇后领着众人在营地前接驾。织锦远远的看到皇上身后的宁怀景,身上衣服干干净净的,比昨天还好些,应该没有受伤。

再看宁怀奕、季瑾等人也都还好。就是脸色比较凝重。

宁怀景察觉到织锦的目光,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皇上神情严峻,看着有点疲惫,并没有受伤。

皇后一眼扫过去,提着的心放下了些,正要说话,身后的温贵妃却抢先一步上前,红着眼睛道:“皇上,您没事吧?可吓死臣妾了。”

她眼中的泪滴要落不落,娇柔的话语中满是浓浓的关心。

皇后手中帕子一紧,到底是没有说什么。

皇上却看向她,两人少年夫妻几十年,皇后的情绪只要他想,还是能感知到的。平淡面庞下的一抹紧张和担忧,皇上面庞柔和了几分。

“朕没事。”他话是对着温贵妃说的,眼睛却看着皇后。

温贵妃不开心,还不能显露出来。

皇上估计更不开心呢,现在不是耍小性子的时候。

皇后脸上仍是淡漠,她点了点头,侧过身,让皇上先回去休息下。

皇上确实累了,不过他没有回去。让人把后头几个受伤的人送到太医那里,然后跟着太医,去看望宁祁裕伤势。

这次来的刺客有几十个。作为能混进围猎场的刺客来说,这人数非常多了。

保护皇上的侍卫死了几个,当时在皇上身边的诚王等人,也有些轻伤。最重的属宁祁裕,他替皇上挡了一只暗箭。

射在了左胸口,流了不少的血,看着极为凶险。他命大,太医说太深几分,便回天乏术。

皇上命令太医无论如何都要治好宁祁裕。

裕王妃怀有身孕,没有随行。兰妃不得宠,在宫里是个透明人,此次也没有随行。

宁祁裕床前伺候的只有几个下人,没一个贴心的。对比起其他人,形单影只,显得格外寂寥。

应盛伤了腿,身边还有父母亲和兄长在。应王妃饭端在嘴边喂他。

皇上看着宁祁裕苍白的脸、紧闭的眼,和毫无血色的唇,多了几分怜惜。

围猎是没法继续进行了。

为了等宁祁裕伤势稳当些,皇上推迟了两天回去。

抓到的刺客,早一步送回了刑部。

皇上登基这么多年,行刺有,闹的这般大的少。

皇上心里憋着火,让刑部尽快找出幕后之人。

闻尚书心里苦,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不少。

京城早就得到了消息,一时间风声鹤唳。

原本年关将至,热闹喜庆的气氛因此消褪了几分。

许多人私下里骂那些刺客没眼色,不会选时间,要过年了搞出这样的事情来,膈应人。

织锦刚回到王府,柳氏便急匆匆赶来。

亲眼看见织锦和宁怀景二人毫发无伤,心里的石头这才放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柳氏拉着织锦的手,眉头紧锁,“阿锦,我心里不踏实,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还有事情要发生。”

“你们最近一定要小心些。”柳氏不放心叮嘱。

“娘,你别太担心。”织锦安慰她,“我们有分寸。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好好过一个安生年。”

安抚住了柳氏,等她走后,织锦长长舒了一口气。

她也觉得此次行刺不简单。但宁怀景说了,一切有他,让她不用担心。

织锦听话又心大,真的就把事情抛之脑后了。不管外面传成了什么样的,她窝在家里忙自己的。

话本该出新章节了,年关事宜多,织锦每天忙忙忙。还要抽空关注明安的图书馆。

行一书院年假放的早,明安和常亭溪空闲时间多了。在他们的监督下,图书馆已经装修的差不多。

以这进度,翻过年就可以使用了。

明安卯足劲想要把事情办的漂亮,不让织锦失望。

他在各处收书。

图书馆,最不能少的就是书了。普通书籍好办,只要有钱就能买的到。

有织锦的资助,杜衡和池仁玉两个大户,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要找些孤本古籍,这些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偏还不能少,多一些,才能体现出书馆的厚重和底蕴。

明安发动了他能发动的所有人。许四海、书院同窗,还求到了苏氏商行。

常亭溪的叔叔常二老爷,听说了后大加赞赏,把自家和交好的同僚的藏书都给贡献了出来。

当然不是让他们给原本,由常亭溪派人去抄录一本就行。

常亭溪会做人,想的周到。他和明安商量好,凡是抄录的书籍,都会坐上记号。在书本扉页,还会写下何时何人所赠。

这对捐书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损失,还能博个美名。只要有人看到那本书,就能记住他们的名讳,何乐而不为?

士大夫嘴上说着不喜欢沽名钓誉,但这捐书吧,说出去是美谈一件,既清雅又能捞个好名头,一般没人拒绝。

没几天,就在清流圈子里传开了。听说是自己书院的学子,叶家族长给了大力支持。


  (https://www.bsl88.cc/xs/4078285/416032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