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帝国的援军
曾妍的死对于大信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对于那些和大信敌对的人来说却是要在门前放鞭炮再找些唱戏班子唱上几天才能发泄出来的好事。
于是在大信这边悲痛的时候,那些前一阵子被大信压得喘不过来气的诸侯们都长长的松了口气直呼老天英明将这么个煞星给带走了。
应天临以妃子的规格给曾妍举行国葬,这对于大信内部的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虽然曾妍一直没有嫁给应天临,但她本人就住在皇宫内。再加上应天临年少英俊,能力出众,曾妍也是清秀脱俗的绝色佳人。这种组合在一起不发生点什么才是不正常的。
曾妍平日为人低调,甚至有些高冷,不愿意见人也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但在后宫里她的人缘却是挺好的。
在得知曾妍病故后,大家都是哭的稀里哗啦的,梁瑾淑还特地放下手上的事情从东海津赶回来送曾妍最后一程。
此时的神稷城内就像是下了雪一样,到处都是白色。家家户户都穿白衣,挂白绫,而买不到白绫的人家则只能用白布来应付。
应天临作为皇帝亲自协同皇后萧弄玉在前面给曾妍的灵柩引路,一时间送葬的白色队伍绵延数里地,那风光可绝对是盖过了之前的帝王们。
皇帝亲自送葬,百官自然也不可能窝在家里没有眼力见。所以以魏伦常为首的文臣也都披麻戴孝出来给曾妍送葬。
走在路上,一向小心谨慎的萧季在环顾四周没有外人之后便朝着魏伦常小声问道:
“魏相!今日连娴贵妃娘娘,德妃娘娘和万妃娘娘都来送葬了。淑妃娘娘也是特地从东海津赶回来的。怎么唯独不见丽妃娘娘啊!她不是在长坪郡那边练兵吗?距离这里应该不远吧?”
萧季这话一出口,就被魏伦常瞪了一眼。
“萧兄!你说你堂堂大信副相,怎么还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啊?”
“魏相!这可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啊?”
萧季被魏伦常一说立马拉住了魏伦常的胳膊解释道:
“魏相!丽妃娘娘一向最得皇宠,而且她背景深厚,与东海水师有些剪不断的瓜葛。而曾军师则是难民系的领袖。今日之事一定会得罪难民系的那些人。两股势力要是为此而互相嫌隙,这对我大信可不利啊!”
萧季这么一说,魏伦常倒是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心想着这位皇后娘娘的叔父虽然胆子小些,但却也是个心细如发的主儿。
鉴于这萧季也是一心为了大信内部的安稳,魏伦常这才提点到:
“萧兄啊!你是好意,但这事儿却也轮不到你我来操心。咱们陛下虽然顽劣慵懒一些,但还是一个明主。他今日也在这儿呢!自然是什么都知道的。他心里有数,咱们做臣子的只是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魏伦常这么一说,萧季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却也只能点点头。在他心里应天临的确是个人物,但怕就怕在他在后宫这方面处事不公,到时候大信内部不稳,使得前线战事也会受到牵连。
事实上,萧季的担心并无道理。且不说过曾妍是不是应天临的妃子,单说曾妍对大信的贡献就是其他人无法比的。
如今后宫上下所有的妃子都到了,唯独不见隋棠。这自然会有人说三道四。尤其是难民系的那帮人,自然是心中颇有怨言。
现在处于国丧自然没有人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日后这嫌隙恐怕是越来越大。
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出来,但却没有人敢提出来。毕竟如今大信两面开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龙天舟亲自主持丧礼,等到让曾妍入土为安的之后便连夜返回东北。而此次的东北境内,打得最凶的依旧是那个小小的东河津。
天色渐晚,血色残阳。
这一天里,在这小小的东河津外面又是死伤了无数人。
望着围墙外的那些尸体,李巴感叹良多。就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骄阳帝国已经为此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这些骄阳帝国的精锐士兵,也许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会成为们他们的坟场。
“大人!情报部的人来报,骄阳帝国的援军已经和骄阳帝国的远征军殿后军队汇合。估计两日后就能抵达这里。”
就在李巴打量着战场的时候,一名侍卫上前汇报到。
“情报准确吗?”
“是情报部嬴大人亲自送来的消息。想必是千真万确了。而且据嬴大人所说,这一次的骄阳帝国援军达到了十二万,但他们在凌海口驻足了一段时间。嬴大人猜测是内部对前往的目的地发生了争执。”
听到属下的汇报,李巴点点头然后从身后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地图来。
这是一张手绘的东北地图,虽然做工粗糙但其中的山川地理却极为详尽,显然也是出自情报部的手笔。
李巴仔细地看了看,很快就找到了凌海口这个位置。
事实上凌海口只是一个地名,方圆十多里荒无人烟。但这个地方却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岔路口。
凌海口以东是数百里的荒地,不仅荒无人烟而且没有水源,再加上风沙太大根本不适合大军行进。但想要不渡过宋河就进入东北,这里是从西部进入东北的唯一路径。
凌海口南部倒是有些良地,路途也好走一些。但因为上游的宋河太过湍急无法渡河。所以想要进入东北宋国境内就得通过东河津。
这也是为什么耶绿戈和张志罗非得要拿下东河津的原因。
李巴看到这里便知道为什么对方会发生争执了。
肯定是这支援军中一部分想要和远征军汇合,然后一鼓作气拿下东河津进入宋国腹地。不得不说这是最稳妥的方式了。
但因为东河津有大信军队助手,而远征军攻打多日又毫无进展。这让援军们也有些打怵。一部分便提出在凌海口直接东进与东北蛮族汇合,然后两面夹击攻打送过憾冬城。
这种行军路线都有利有弊。
如果南下和远征军汇合,固然会壮大远征军的力量。但驻扎在东河津的大信军也不是吃素的啊!再加上东河津这里地势较窄,军队再多也无法摊开所以很容易造成大军积压,错失了许多战机。
但如果直接东进,虽然可以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但那数百里的荒地实在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
要是率领这么多军队通过百里荒地,那就算最终和东北蛮族汇合了,估计也要减员十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这对于骄阳帝国来说是不能承受的。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常年四处征战的精锐。要是损失了想要再补充没几年功夫是打造不出来的。
不过李巴看着情报知道这支援军最终还是选择了和远征军汇合。这样一来,东北的大信军就避免了两面作战的危险,但与此同时李巴这边的压力也骤然增加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www.bsl88.cc/xs/4053373/57437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