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秦风把玩着山东总督的印信。
作为藩王,还能监领一个行省的地盘。
虽说。
只是暂领,先让秦风治理,未来随时都会撤下秦风总督的这个位置。
而且官员任命上。
其中九成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
制度上,也与辽地有所区别。
但这道离谱的任命,终究还是下来了。
“大庆一共划分十五个行省,而本王如今已占据了其中两个半。”
“虽说都是偏远的地方,人烟稀少,但这终究也是两个半。”
秦风不知该如何说了。
只能说父皇与大哥。
真的太信任他了。
“大哥在信里写,让本王别多想,只是为了本王的海军方便。”
“顺便帮大庆将山东重新安稳之后,再交还给朝廷。”
“到时山东的港口,辽海军依旧能用。”
“另外还免除掉山东五年的赋税。”
秦风也无忌讳,任由身后的红鸾看着信。
毕竟早就是一家人了。
秦风身上有几根毛红鸾恐怕都知道,自然也不在意看这太子发来的家书。
“太子说秦王也统领了河西走廊。”
“父皇倒也放心。”
河西走廊,那是曾经的丝绸之路。
若以秦地为都,东边最远也就是占领整个东胡地。
西方则无限延伸。
就如同伸出的两个巨大的手臂。
大庆建朝后,便北伐收复了中原。
当年本来兵分三路,要将胡人的残余势力彻底吞并的。
只可惜。
东路,也就是辽东这边的失利。
中路也失利。
唯有西路军一路凯歌。
奈何两路都推不过去,西路军占领河西走廊后,后续的补给十分困难。
当年北方基本没啥人了,后勤都是从南方运送,那叫一个艰难。
而且就算打下了西域。
也没有足够的人口迁移。
最终也就在河西走廊修建了嘉峪关,以此作为大庆的最西段。
东方的山海关,到西方的嘉峪关。
这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便是大庆与北胡一直拉扯的地界。
只是。
如今北胡在东北方向的影响力,全都没了。
可在草原、漠北、西域、吐蕃等都地,依旧有着控制力。
版图上虽说人口不多。
可面积丝毫不比大庆差多少。
也正是因为面积太大,这次北伐才要动用百万大军。
这还没算后勤运送的队伍。
“虽说父皇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但基本也能猜到些许。”
“本王与三哥,这两路兵马必然合为一个方向。”
“父皇与许相,必然从晋地出去,作为主力征讨草原。”
“至于西面,二哥肯定要监督。”
秦风也清楚。
如今能兼领山东。
根本原因,还是父皇去年官员杀得太多了。
杀到也没人能治理了。
而且也没有几个能信任的官员。
既如此,不如用自家人。
“倒是三哥所在位置顶在最前线,后方难以兼领,父皇与大哥必然给予其他支援。”
宁地,才是插在大庆与北胡之间的最前线。
以往辽地还能帮着宁地顶一顶。
可自从北胡人敬畏辽地之后。
只剩下宁地一地扛下了所有。
好在三哥也是个硬骨头,跟北胡人斗了那么多年,加上本身也用了一些投诚的胡人。
再加上后面有秦风以及庆皇做后盾。
倒也无人敢碰宁地。
但在交界处,偶尔仍旧会爆发一些摩擦的。
主要是朵颜三卫本身就与北胡一些部族有仇。
如今背靠大山,有了背景,就总去北胡草原上打秋风。
十几年下来。
基本也早就结成死仇了。
兴许阿术约束了北胡人。
奈何那些小部落,可以听,也可以选择不听。
“先派人,将山东地图绘制出来。”
秦风吩咐了一句。
既要治理。
必然要将山东上上下下给摸透了。
然后再决定,究竟如何发展。
而目前来看。
重新给移民分田地,以及恢复农耕才是第一要务!
让辽人来分田。
也最为公平。
“王爷,山东的地图早已绘制完毕,属下这就让人给王爷取来?”
“绘制完毕了?什么时候的事儿?”
秦风有些懵。
大庆本身是有堪舆图的。
可绘制的不够细致。
辽地绘制的地图,那可就不同了。
就连哪里有一口井,井多深、存水有多少、水质如何,地图上都有完整的标注。
当然。
这是军版的。
平时自然只会收录在辽王府内,不会拿出来。
况且这份地图标注的过于复杂,看起来也有些乱。
可以这么说。
如今大庆打仗,基本全靠经验,或者一些地方靠斥候探路,或者当地百姓带领。
可辽人打仗,根本不用这个。
地图早就标注个明明白白的。
而且辽人为了绘制地图,都是专门培训过的,保证绘制的丝毫不差。
“除了山东地图外,整个北方的地图也都在绘制。”
“只不过如今绘图之人没有走到南方去,不然大庆上上下下的地图,全部能重新绘制一遍。”
秦风听到这,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北胡的地图还没搞出来。
大庆北方的地图,就要全都绘制出来了。
也是。
在大庆绘制地图,要比在北胡绘制地图简单多了。
而且全画出来,也比较好。
不久后,山东行省的地图便被取了出来。
那份图被放在桌子上,秦风展开看过之后,与印象中的有所区别。
泰山还是那座泰山。
也是山东唯一的高地。
只不过山东内,有许多大泽。
那都是当年大海啸造成的后续影响。
“水利得重新搞。”
“还真是一张白纸,得重新作画。”
秦风不免叹息一声。
齐鲁大地,那可是姜太公的封国之地。
从姜太公之后,姜吕便在齐地安稳发展。
到了齐桓公时,那片土地更是繁荣到了极致,也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齐地本就有鱼盐之利,又有稷下学宫,更是孔圣的故乡。
自姜太公开始。
齐地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多年的发展。
本已盛极。
然而天道便是如此,盛极必衰。
山东的衰亡,源自胡人的残暴无度,源自齐人的反抗,源自最后的天灾。
天灾之后。
又有了倭患。
本已够穷,可却有一群更穷的倭人,来劫掠。
“去年倭人在山东造下杀孽,如今王爷已帮山东百姓报了大仇。”
“如今王爷在山东地再有任何号令,山东百姓必然誓死相从。”
红鸾也明白,太子为何要将山东交给王爷来治理了。
王爷讨伐倭国,朝廷并没有太在意。
可对于山东等沿海之地来说,却影响深远。
他们今后再无倭寇为患。
也不用担心一年好不容易收获点粮食,最终被倭寇抢走。
也不用担心儿孙父母被倭寇杀死,女子被倭寇凌辱。
如此大恩。
还留在齐鲁之地的百姓,如何能不感恩?
……
(https://www.bsl88.cc/xs/3989458/2046637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