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带我去远方最新章节 > 第327章 这也太抠了

第327章 这也太抠了


翌日,代表团去了香江中文大学进行交流,这里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

跟与社会贤达、名流社交吃饭比起来,大学里的氛围让代表团成员们更加放松。

交流会是在中大图书馆举行的,香江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相当于一般大学的中文系或者中文学院,其中有不少当年由内地来到香江的教授。

按理说内地作家代表团来中大进行交流,应该是新亚书院的教授们接待。

但因为政治理念原因,这些新亚书院的教授们并未出面,接待内地作家代表团的是中大图书馆馆长颜达威博士。

他是英国人,说的是英语和粤语,普通话很普通,用普通话做个开场白,作家们听的一头雾水。

最后还是换成了英语,然后由代表团随行的WS人员进行翻译。

代表团在颜达威的带领下在校园和图书馆里参观了一番,然后又在图书馆的会议室里举办了一场小型交流会。

交流会上来了不少学生,如今香江的年轻人跟后世不太一样,许多人对于国家是有认可度的,因此交流会进行的十分愉快。

林朝阳在会议上还见到了两个眼熟的面孔,一问才知道是前年去燕大访问的学生。

交流会到了尾声,是学生们与内地作家们交流的环节,林朝阳受到的关注和提问是最多的。

他的《梵高之死》由香江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虽说没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但在文化界,尤其是中大校园内却很有影响。

在场不少学生甚至是拿着中大出版的书来的,交流会后这些学生围住了他索要签名。

本来交流会结束,代表团应该离开了,因着这样的意外,大家不得不在原地多等了几分钟。

金莹站在人群外,又是一脸羡慕,“还是朝阳受欢迎啊!”

代表团一行十几位作家来到香江,其中大多数人在香江都是默默无闻的,毕竟两地这些年文化交流不多,一般内地作家的作品根本不会在香江发表或者出版。

真正意义上因为名声或作品而受到礼遇的,就是林朝阳、肖军和叶君健三人。

肖军和叶君健是因为年纪大,出名早,那些年国内和香江的文化交流还很通畅,香江文化界和岁数大一些的老读者对他们都不陌生。

而林朝阳在代表团中却是个例外,他是代表团里新时期以来唯一一位在香江出版过作品的作家。

作品影响力不算大,但却收获了一波高质量的读者。

“别着急,你才多大。等写出了好作品,以后也可以出版到香江来,有这样的读者。”

邓友枚笑呵呵的鼓励着她。

金莹和他说笑了两句,心里却对邓友枚的话不以为然。

出版和受欢迎是两回事,以后她的作品也许会在香江出版,但想要达到林朝阳这样受欢迎的程度,却并不容易。

因为方才交流时,金莹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多学生在谈到《梵高之死》时都提到了这部小说的“另类”,与他们印象中内地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很不一样。

不仅内容写的是外国艺术家的事,表现形式和手法也很新颖,似乎是更符合这些年轻人的口味。

她想,这也许才是《梵高之死》在这些学生当中受到欢迎的原因。

说话的功夫,林朝阳应付完了热情的中大学子们,与大家汇合。

然后代表团又来到了香江大学进行访问,大家先在学校吃了顿饭,下午的场面几乎是香江中文大学的翻版。

代表团傍晚回到酒店,正吃晚饭时,酒店服务人员找了过来,说前台有人找林朝阳。

林朝阳表情疑惑,跟肖军说了一声,由WS人员小钟陪同来到酒店大堂。

等在这里的是一位梳着油头的斯文中年,见到林朝阳,他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

“我是董桥,如今忝为《明报》总编辑。今天是受查先生的委托,来给您送份礼物的。”

董桥开口介绍一提“明报”,林朝阳立刻就知晓了他的来意。

两人寒暄之际,林朝阳忍不住打量了董桥两眼,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

董桥除了是一位资深的报人,同时也是作家,专攻散文。

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渊博隽永与情趣灵动,在后世的华人文学界备受推崇。

董桥的创作生涯开始于七十年代,如今在香江、湾岛等地的文学界已经有些声望,只是名气并不比他身为《明报》总编辑的大。

他是金庸的忘年交,自80年受雇于《明报》,几年以来已然创下了不俗的成绩,以总编辑的身份收获百万港元年薪,一直是香江新闻界为之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林朝阳打量着董桥的时候,董桥也在观察着他。

董桥说他今天是帮金庸送书来的,可这种小事金庸怎么可能会劳烦自己的左膀右臂呢?实际上董桥来是自告奋勇。

“林先生,我对您可是神交已久啊!”

董桥在《明报》工作,与香江中文大学也有联系,当初《梵高之死》由中大出版社出版时,他还曾收到过一本样书。

中大出版社送给他样书的原因也很简单,是想让董桥帮着写份书评。

董桥看完小说后十分喜欢,当时写了一篇《梵高的宿命论》发表在了《明报》上,受到了文化界不少人的关注。

应该说《梵高之死》能在香江文化界引起现在这样的反响,与董桥的这篇书评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

林朝阳这才清楚,原来前两天金庸所说的《明报》上的书评,就是由董桥执笔撰写的。

他向董桥表示了一番感谢,董桥客气道:“优秀的作品谁都喜欢。不光是我,当时我记得有几位业界同仁都对您的作品赞不绝口。”

林朝阳笑着说道:“我记得当时朋友还给我带了一份西西女士主编的《素叶文学》,也有关于《梵高之死》的评论,实在感谢香江同仁们的抬爱。”

两人聊了一阵后,董桥掏出他说的那本《梵高之死》的样书,书的封面边缘已经有了些磨损,可见是真看过的。

“难得见到你这位作者,帮我签个名吧。”董桥言笑晏晏的提出了请求。

林朝阳客套一句,欣然在书的扉页书写文字,下意识的要写出“赠”字,却意识到这书并不是他送给董桥的。

他自嘲的笑了笑,说道:“等下次有机会,一定送本书给您。”

“期待下次见面。”

董桥说笑了一句,又将带来的一整套由明报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全集交给林朝阳。

林朝阳收下书,注意到每本书上都有金庸的签名,心想着这回大舅哥的任务属于超额完成了。

“替我谢谢查先生。”

“好。”

赠完了书,林朝阳本以为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了,没想到董桥又说道:“林先生,我这次来还有个目的。”

林朝阳看向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董桥说道:“您的那部《梵高之死》出版后在香江文化界好评不断,但可惜的是中大出版社的发行量却并不多,似乎是一次性的出版合同?”

“没错。”

“那林先生不如将《梵高之死》在香江的出版权交给我们明报出版社,我们明报出版社背靠明报报业集团,实力雄厚。

您的这部作品由我们来发行的话,销量和影响力一定会更上层楼。”

送书也好、签名也罢,都是附带的,这才是董桥今天来的最重要目的。

林朝阳心中不禁感叹,果然是金庸老先生的风格啊!

不过,人家出版社要出他的书,他自然不会拒绝。

有钱能不赚吗?

“贵报社是香江首屈一指的传媒机构,能与贵报社合作,我自然是愿意的。”

林朝阳并未犹豫,直接表现出了合作的意愿。

《梵高之死》是出版数年的作品,再次出版并没有多少值得探讨的地方,唯一需要商议的就是稿费的问题。

香江中文大学出版社是非盈利性机构,给林朝阳开出的是千字300港元的稿费标准。

明报出版社是私人公司,董桥给出的是5%的版税。

林朝阳听到这个数字,心中再次感叹,果然是金庸啊!

这也太抠了!

一个商业出版社,给作者5%的版税,虽然内地现在并没有实行版税制,但这个数字放在香江,绝对属于垫底水平了。

“这个价格……太低了!”

林朝阳的语气并不激烈,但表情里蕴藏的深意却让董桥有些尴尬。

两人刚才相谈甚欢,董桥对林朝阳表现出了极大的欣赏,如今一谈到钱的问题,报价如此低,有种打脸的感觉。

可谁让他碰上个抠门老板呢?

董桥内心叹了口气,对林朝阳说道:“其实这个价格不低了。您可能不知道,香江文学界的稿费向来不算高,一些初出茅庐的新人稿费只有千字五六十块。”

林朝阳没有接董桥的话,反而问道:

“版税制度我以前就有所耳闻,我认为这种制度是蛮好的,作者与出版社风险共担。

但既然是风险共担,总不能让作家只承担风险吧?”


  (https://www.bsl88.cc/xs/3937928/966249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