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67章 爱心文具

第67章 爱心文具


裴朝歌见他欲言又止,又是一个人来的,心中奇怪。

  薛家重视荔枝之事,怎么会只派一个小斯过来。

  “但说无妨。”

  小厮见裴朝歌神色坦荡,也不再扭捏,握紧拳头,鼓起勇气。

  “族长,不瞒您说,我们崔管事有个不情之请。”

  “希望其他世家来买荔枝时,您不要卖给他们。”

  裴朝歌凤眸闪过诧异,没想到崔管事所图甚大,竟然想当独一份?

  柳欣桐嘟着嘴,不高兴道:“凭什么?他怎么那么独?我们家的荔枝想卖谁就卖谁!”

  估计现在荔枝在岳南已经成为顶流了,有的是人争着抢着要荔枝呢。

  裴琮微微点头,脸色深沉,赞同道:“崔管事不觉得这要求过分吗?”

  小厮低着头,不好意思的挠头,他当然知道崔管事过分啊,所以难以启齿。

  看了眼神色晦暗不明的裴朝歌,心中叹口气,她可不是能占到便宜的。

  来之前,他就劝说崔管事,这么过分的要求,裴家人是不会答应的。

  可崔管事刚刚得到提拔,正是春风得意,飘飘然的时候,怎么会听他的话?

  裴朝朝敛着眉思索着,只有一个小厮来,怕是崔管事个人的请求。

  崔管事应该是得到了想要的高位,但是能力不足心虚,想要让人误以为,只有他能买得到荔枝。

  因此偷偷派小厮来,来办此事。

  即使林老汉第一次卖荔枝时,十分低调,直接去了薛家,很多世家人不知道。

  但第二次崔管事运回荔枝,很多人都知道了荔枝来自南华岛。

  因此崔管事急了,他希望这份荣耀,只属于他一个人。

  他十分清楚,只有裴家有荔枝王,其他村民卖的不足为惧,因此小厮直奔裴家。

  其实大可不必,薛景瑶已经靠荔枝和许千华搭上关系。

  许千华已经吃过了,即便其他世家再拿出同样的荔枝,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

  事实上,世家都是聪明人,没有抢到先机,买荔枝的意义不大了。

  裴朝歌红唇微微勾起,崔管事脑子依旧不好使,竟做无用功。

  “你来晚了,孙管事刚刚带着两筐荔枝离开。”

  小厮遗憾的微张嘴巴,这么不巧吗?

  随即一想,反正也没抱什么希望。

  他刚想告辞离开,只听裴朝歌道:“但是只会起反作用。”

  小厮一愣,不明所以,这是什么意思?反作用?

  触及到裴朝歌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瞬间打了个寒颤,心中默默心疼孙管事三秒钟。

  孙家和裴家已经是仇家了,怎么能好心卖给孙家?

  裴朝歌红唇轻启道:“我可以答应崔管事的条件。”

  孙管事不知道崔管事已经带回荔枝,除此之外,不会有世家来了。

  反正不会有大生意了,不如趁机敲诈自作聪明的崔管事一笔。

  柳欣桐和裴琮震惊的看着裴朝歌,同时十分不解,族长怎么会同意?

  小厮则是差点惊掉下巴:“真的……吗?”

  裴朝歌点点头:“但不是免费的。”

  小厮点头如捣蒜:“自然,族长请出价。”

  裴朝歌笑笑:“我不要银钱,还是要物资。”

  南华岛虽物产丰富,但什么产业都没有,有钱都没处花,要钱干什么?

  众人进到屋里,裴朝歌开始奋笔疾书,列起清单,期间时不时和裴琮交谈几句。

  小厮见清单越列越长,额头冒出冷汗,紧张的只咽口水。

  崔管事虽说不计一切代价,让裴朝歌同意,但毕竟是私下行为,没有薛家的财力支撑,能满足裴家条件吗?

  裴朝歌足足写了两页纸,小厮感到头晕目眩,想着要不要撤回求情时,她终于停笔了。

  “就这些,你看看吧。”

  小厮颤抖着手接过清单,急忙看起来,慢慢蹙起眉头,怎么都是学堂用的?

  各式毛笔300支,宣纸100刀,砚台100个,启蒙所用是《三字经》等书籍,各80本,等等。

  “裴族长是要开学堂吗?”

  裴朝歌微笑道:“我们是给孩子教书,但是不收束修。”

  不想让岳南的人以为裴家人借此敛财,借此找他们麻烦。

  小厮惊讶的瞪大眼睛,他还从未听说,免费教书的。

  随即钦佩道:“裴族长大义。”

  裴朝歌笑而不语:“麻烦崔管事尽快准备,我三日后派人去取。”

  小厮点头,拿出崔管事印信,与裴朝歌签订契约。

  裴朝歌所要之物虽然数量多,但价值不算高,崔管事应该负担的起。

  小厮不敢耽搁,迅速离去,赶回岳南复命。

  此时,柳欣桐和裴琮慢慢想清楚,裴朝歌为何会答应条件,但还是有疑问。

  “裴姑姑,为何要学堂用品?”柳欣桐先问道,她记得林老汉说这些他会准备。

  裴朝歌望着远处的田地,悠悠道:“南华岛村民普遍不富裕,笔墨纸砚是不小的负担。”

  之所以只有少数人读书,主要是经济原因,对于普通家庭,除了昂贵的束修,读书用品也价格不菲。

  “但对刚刚升官的崔管事,应该是负担得起。”

  崔管事负责采买多年,应该能找到物美价廉的渠道。

  她也是估计着他能承受的底线写的,要是狮子大开口,岂不是把人吓跑了?

  裴琮点点头,问道:“姑姑,是想要这些当盖房子的工钱吗?”

  裴朝歌满意的笑笑:“聪明”

  等崔管事的“礼物”一到,村里大部分家庭都会领到“爱心文具”。

  到时候感激的村民定会争先恐后帮裴家盖房子。

  三日后崔管事飞鸽传书,说“货物”已经准备妥当。

  林老汉和林大郎早就做好准备,预约好今日的船,在港口准备出发。

  “朝歌,实在太感谢你了”林老汉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感激。

  读书用品他本来打算全村分摊,但是上次去岳南,估算了价格。

  即便买最便宜的文具,仍是不小的负担,正在犯愁的时候,裴朝歌已经将问题解决了。

  乡亲们听说后,都纷纷感谢裴家,不仅不要束修,还解决了教材和文具。

  裴朝歌不在意的摆摆手,前世她亦是帮助岳南民众,何况她也需要村民帮助。

  “举手之劳,只是我想要采买的物品,劳烦费心了。”

  林老汉拍着胸脯保证:“就算跑断腿,我也要给裴家买回最好的。”

  裴朝歌感激一笑,印刷作坊、制糖和酿酒作坊需要不少用具,只能拜托林老汉采购了。

  与林氏父子分别后,裴朝歌带着裴琮等人,正要往家走。

  一个清冷深沉的男声想起:“朝歌,好久不见。”

  裴朝歌正在疑惑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只见裴琮瞪大眼睛,惊讶道:“姑父,您怎么在这?”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106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