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74章 不可能的任务

第74章 不可能的任务


“他怎么来了?”

  “不是才买完荔枝不久吗?”

  “难道是后悔送文房四宝了?”

  族人们窃窃私语,相互低声交谈着,猜测着崔管事来此的目的。

  裴朝歌黛眉微蹙,这人是怎么回事,三天两头的往南华岛跑?

  他不是刚刚才升迁为大管事吗?应该很忙才对。

  裴朝歌送走李大娘、林六娘母女后,让族人们继续劳作,独自到堂屋中。

  “裴族长!”崔管事本坐在椅子上喝茶,一见到裴朝歌急切的迎上来。

  裴朝歌见他穿着顶级的丝绸长衫,大管事独有的玉佩挂在腰间,几日不见,竟平添了几分贵气。

  只是略显慌乱的眼神,发黑的眼眶,说明他此时遇到了难题。

  “崔管事,有什么事?”

  裴朝歌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开门见山地问道。

  “裴族长,还是荔枝的事情。”

  裴朝歌拿着茶杯的手一顿,眼中闪过诧异。

  他已经成功买回极品新鲜荔枝,帮助薛家在知州千金面前长脸,显示薛府实力。

  裴朝歌也依照约定,没有卖给其他世家荔枝,除了孙家。

  “崔管事,我给孙管事的荔枝是不干净的。”

  裴朝歌淡淡道。

  崔管事闻言顿时脸上露出喜色:“裴族长高明,帮了崔某大忙。”

  “孙管事回了岳南,孙家第一时间给许千华送去荔枝。”

  “许千华前几日已经吃了不少,孙家带回去的荔枝,直接打赏了那日做客的来宾。”

  “结果……”

  崔管事还没说完就笑个不停:“来宾都当宝贝,有的回家迫不及待吃了,有的转赠他人,当天晚上都上吐下泻,夜里的全城的郎中都没得睡!”

  当日去拜访许千华的都是岳南有头有脸的人,无一例外的中招了,纷纷大骂孙家,连个荔枝都弄不明白。

  孙家不仅得罪了许千华,也就是间接冒犯了知州,还开罪了所有岳南权贵。

  “哈哈哈”崔管事笑的合不拢嘴:“孙友龙发了大火,让人狠狠杖责孙管事,差点没把人打死,可怜的孙管事还在昏迷中就被扔到庄子上,这辈子都别想回来喽!”

  崔管事本就因为孙薛两家生意之争,和孙管事是死对头。

  见他拿回荔枝,心里又急又气,听裴朝歌说不会影响他,也是将信将疑,谁知真的出事了。

  他心情大好,利用大管事的职权,为南华岛的孩子们买了不少笔墨纸砚。

  裴朝歌红唇勾起,笑而不语,想着孙友龙吃瘪,心中畅快。

  “崔管事这次还是来买荔枝?”

  此时已经是五月二十日,岳南本地的荔枝马上就成熟了,没必要再来南华岛了。

  提起买荔枝的事,崔管事脸上瞬间没了笑容,马上晴转多云,垮着脸叹口气。

  “确实是买了荔枝,但不是运到岳南。”

  裴朝歌黛眉一挑:“那是何处?”

  “济州”

  裴朝歌喝茶的动作一顿,和岳南距离不远,是相邻的州。

  但二州之间隔着高耸的山脉大梅山,行路十分不便。

  “从岳南到济州,至少需要7天时间,加上岳南到南华岛的时间,一共是9天时间。”

  崔管事点头道:“没错”

  “竹筒保鲜法,最多保证4日,不可能到济州。”

  崔管事眼神瞬间暗淡,他来之前反复推算过,也想了各种方法都不行,才跑到南华岛,寄希望于裴朝歌。

  “为何要到济州?”裴朝歌问出口的瞬间,凤眸一亮,忽然想到许知州是济州人!

  “难道是给许家老太太?”

  崔管事重重点头:“许千华说她祖母一辈子操劳,年轻时为了供知州读书,过度操劳,累坏了身体,腿脚不好,无法远行,未曾离开过济州。”

  “她想让祖母能尝尝从未吃过的荔枝。”

  裴朝歌神色了然,原来如此,济州虽与岳南比邻,但因为大梅山之隔,新鲜荔枝很难运到。

  “据说,知州是大孝子,对母亲极其孝顺,无论每月公务多忙,都会翻山越岭回家探望母亲。”

  裴朝歌不了解知州的行政作风,但身为人子,做的比大部分人都好。

  “许千华一提出要求,家主就命令我务必办到。”

  崔管事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现在家主认为他极有能力,毕竟是唯一成功带回荔枝王的人。

  只有他自己知道,都是裴朝歌帮忙啊,他其实也不会什么。

  想起当上大掌柜,众人对他态度的转变,手里权力带来的好处,他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

  他抬起头,一脸恳求道:“裴族长,您帮帮忙吧,只要能运到济州,我什么条件都答应。”

  裴朝歌不置可否,薛家讨好许千华尝到了甜头,要是能更进一步,让许家老太君夸赞,定能压倒孙家,有望成为岳南第一大户。

  “薛家有多少冰?”

  崔管事一愣,随即兴奋不已,知道裴朝歌在想办法,马上坐直身子:“去年冬天地窖存了不少,今年还未用,能有60多块大冰。”

  裴朝歌没有说话,沉思。

  “可冰运不到南华岛啊?”

  他确实想过用冰,但是南华岛天气炎热,而且两日的路程,还没到都化没了。

  “不是运到这里,而是运到沿途,或者在沿途买冰。”

  崔管事一怔,思路瞬间打开,他只想着运不到南华岛冰,怎么没想过在沿途下功夫呢?

  眼中逐渐升起希望:“若每隔五十里,设一处冰站,能保证荔枝新鲜吗?”

  到时知会沿路的县令,是给许家老太君的,他们定能配合。

  裴朝歌摇头:“九天的时间太久,仅用冰还不够。”

  “那怎么办?”

  “缩短时间。”

  “到济州只有翻过大梅山一条路啊?”崔管事蹙眉道,难不成裴朝歌想飞过去?

  “走水陆。”

  崔管事眉头皱的更紧了:“水陆距离更远啊”

  济州和岳南是都临海,但是直线距离更短啊,从海上走,岂不是绕远?

  而且海上的行船速度没有马匹快,他不是没想过,但被家主否决了。

  裴朝歌摇摇头:“此时的海路有独有的优势。”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105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