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05章 全面恢复生产

第105章 全面恢复生产


“欣桐,你马上写一封致读者信,表示十分抱歉让读者等这么久。”

  “并痛斥写假后续的行为,暗示是哪三个作者。”

  “写清楚现在唯一售卖正版的是范老板的书肆。”

  裴朝歌继续道:“附在第二部结尾处。”

  “再写两篇大字报,同样的内容贴在书肆门口和池东墨说书的茶馆门口。”

  “不用写太多,言简意赅即可。”

  “好嘞,裴姑姑,我现在就去写!”

  柳欣桐斗志满满,她要用笔杆子扞卫权利,用文字的力量打击恶人。

  “程楠,和周鑫、尹西找人宣传,酒肆、书斋、茶馆等地方,只要是人多地方,都不放过。”

  “不仅说续写是假的、书是盗版的,也多多宣传正版第二部的内容,特别是高光时刻。”

  裴朝歌要用舆论的力量挽回口碑。

  “若是书肆销量好,肯定会有其他书肆想要销售。”

  “有人找到你,我们只有一个条件。”

  “书肆需要签订契约,那三个写假后续的作者,他们的话本子,以后都不能销售。”

  “我要让他们在业内无法生存,被圈内人抵制。”

  裴朝歌眼神犀利,嘴角带着冷笑。

  不是爱写吗,以后写的一本都卖不出去!

  “好的小姐”程楠眼睛发亮,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我会给裴永年、裴平昌找帮手,尽快印制第二部和第三部。”

  那些印制第一部盗版书,很可能第一时间再次想要刻字印刷第二部。

  裴朝歌会大量发行第二部,尽量不给他们市场空间。

  同时等着他们差不多刻制完第二部,刚刚印刷出来时,裴家突然发售第三部。

  让他们投入的金钱和时间,全部打水漂,之前赚的钱,都不够赔的。

  她会让这些不讲道义,什么钱都赚的人,受到惩罚!

  裴家人听说了,盗版书和续写话本子的事情,都十分气愤。

  纷纷主动到印刷作坊帮忙,甚至自发排好白班和夜班,日夜不停地印刷。

  裴永年、裴平昌则是没日没夜的刻字,争取多刻出几套字,能够同时印刷。

  柳欣桐则是化气愤为动力,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奋笔疾书,续写故事。

  裴朝歌本来第二部没想印制太多内容,这次为了打击对手,特意增加了第二部故事。

  一来能够让对方仿制时间变长、金钱成本增加,到时赔的也多。

  二来满足读者需求,让大家一次看个够。

  裴家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印制第三部。

  林老汉为了支持裴家印刷作坊,将所有纸张都运来,并连夜赶制,保证裴家用纸。

  李大娘很高兴裴家恢复生产,只要林老汉和林大郎不出海,赚多少钱都不重要。

  知道裴家银钱紧张,大方赊账,表示赚了钱再给纸张钱就行。·

  其余的作坊也都恢复起来,裴平音修好了糖车。

  族人们有了瓦溜、糖缸、铁锅,很快恢复了生产,生产出大量白糖。

  裴唐佐则是领着厨房的族人,在做饭间隙继续熬制耗油。

  绣房的族人们拿到新的针线、布料,开始制作各种绣品。

  柳辙在山脚下重新开辟一块药园,将山里发现的珍贵药材移栽过来,精心照顾,培植出更多。

  陈安带着船工,选了一处避风的港湾作为“船厂”。

  山上有优质的榉木,用作造船的主要原材料。

  同时采摘桐油果,榨取桐油与石灰、苎麻纤维做成捻料,填于缝隙,保证船体水密性。

  潘旭等人船员虽不懂造船,都十分愿意来帮忙,边干边学习。

  这是能重新让他们徜徉于海洋的船只,众人都拼尽全力。

  “陈管事,怎么这么多种钉子?”

  他看着各式各样的铁钉,好奇的问道。

  以前船上只有一种铁钉啊,这些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锹钉、铁锔、铲钉、蚂蝗钉……”

  陈安一一介绍道。

  “……”

  潘旭摸摸头,表示一个也没记住。

  陈安也不介意,笑着摇头,这些是他根据新船的样式,特意设计的。

  他要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上卡加固,使得帆船的尺度、吨位、性能都达到最佳,确保船舶结构坚固。

  为了增强船体紧实度,他采用了榫接和铁钉并用的连接法。

  陈安看着图纸,眼中闪着希望,嘴角带着笑意。

  他有信心造出大晟朝最好的船只,报答裴族长的收留之恩。

  他们最落魄时,能吃饱穿暖,有地方住,还有机会重操旧业,是何等的幸运。

  村里的学堂也恢复了,裴承宗正激情澎湃的讲着论语。

  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眼里满是求知欲和对先生的崇拜。

  裴承宗十分享受被人瞩目、需要的感觉,天天干劲十足,讲一天课也不累。

  裴家一片忙碌的景象,族人往来忙碌,甚至夜里作坊也不停。

  裴朝歌一方面很高兴大家劳动的热情这么高,一方面也心疼他们劳累,担心身体吃不消。

  裴朝歌无奈笑笑,怎么感觉有种家长看着自家孩子上进的心理。

  既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也心疼他劳累。

  六日后,程楠回来了。

  裴朝歌一见面直接问道:“如何?”

  一般人可能摸不到头脑,但他们相伴多年,程楠立刻知道她问的是话本子的事情。

  “池东墨拿到话本子,第二日就背下来,到茶馆说书。”

  程楠担心听众不买账,也早早到茶馆等着。

  “起初听众还以为又是狗尾续貂的作品,很快被光明顶的情节吸引。”

  “当时听众屏气凝神,听得十分认真,整个茶馆只有池先生的声音。”

  “连茶馆的老板和小二都听得入迷,忘记做生意了。”

  程楠想起当时的场景,笑的特别开心。

  “第二天来听书的人更多了,里外都是听众。”

  “周鑫、尹西和我找了不少人宣传,加上书肆、茶馆张贴的大字报,读者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个书院的学生,听说是第一批读者,痛斥假续写的不良行径。”

  “做了一首诗,十分押韵,将那三个作者的名字暗含其中,街头巷尾都传颂呢。”

  “现在人人都知道他们干得好事,连没读过书的百姓都唾弃。”

  “那三个人自知理亏,连门都不敢出!”

  柳欣桐听完杏眼弯弯,笑的开心极了:“真是大快人心!”

  “自作自受,让他们尝尝社会性死亡的滋味!”

  程楠没听说过社会性死亡,不过大致能猜到意思,继续说道。

  “读者其实很高兴喜欢的作品没有烂尾,争相到范家书店预定。”

  “小姐,现在是第二部上市的好时机。”

  此时池东墨只讲了一小部分,读者很好奇后面的故事,加上对金庸先生的同情,纷纷要购书支持。

  裴朝歌笑着点头,直指远处的一座座“小山”:“早就准备好了。”

  然而六月南华岛天气多变,远处的黑云渐渐逼近,山雨欲来风势变大。

  裴朝歌敏锐注意到,神情变得严肃。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10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