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21章 来者何人何目的?

第121章 来者何人何目的?


此话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众人纷纷停下动作,神色各异。

  “怎么会有外国船?”有人疑惑道,海南岛这么偏僻,本国的船只都不来。

  “不会是倭寇吧?”胆小的面露惊恐,上岛时倭寇杀死衙役的场景历历在目。

  “怕什么?要是倭寇敢来,我让他们有命来,没命回!”裴英红毫无惧色,高声说道。

  裴朝歌看着她,点点头,要是前世,一定是冲锋陷阵的女将军。

  “大家不必惊慌,继续搬运货物。”

  裴朝歌安抚道,带着裴琮、裴英红等十几个身手好的族人,前去查看。

  路上,裴朝歌蹙眉深思,这几日风平浪静,应该不会有船只因为天气,被迫停船或者迷路。

  可是南华岛这么偏僻,怎么会有船来?

  难道真的是倭寇,来复仇的?

  不管如何,她都要保护好族人:“大家拿好武器,跟紧我。”

  裴朝歌背着弓箭,手里拿着长枪,躬着身子,在草丛中,小心翼翼的靠近船。

  远远望去,船只静静停在海边,船身相比于福船更加狭长,中央的船楼形制明显与大晟不同。

  船头雕刻着一个天鹅头,而它的嘴里挂着一个水晶球和一撮流苏。

  船上还供奉着金色的硕大佛像,前面有船员好像正在礼佛。

  他们穿着露肩上衣,阔腿裤子,都是短发,与大晟人截然不同。

  裴朝歌眉头舒展,站直身子,收起长枪,放下弓箭。

  “族长?”裴英红本来紧张的神色变得诧异,他们不应该防卫吗?

  “姑姑,这些人是……?”裴琮蹙眉怎么觉得在哪里见过?

  “裴琮,去叫柳辙和潘旭过来。”裴朝歌吩咐道。

  裴琮立刻领命回去。

  “族长,他们是什么人?”

  身后的族人看出对方不是穷凶极恶的倭寇。

  但他们的穿着、样貌,与大晟人迥然不同,十分好奇。

  裴朝歌回身看着小辈们,有些无奈解释道:“南洋人。”

  不知是裴家海外贸易没落了,还是他们不关心家族生意,都不知道典型的南洋船只形制和南洋人装束。

  看见小辈们一脸震惊,裴朝歌继续解释道:“南洋信奉佛教,海上行船危险,最需要得到神灵的庇佑,因此他们的船上一定会有佛像。”

  “佛像的大小,镀金的厚度都彰显船主的虔诚程度。”

  裴朝歌曾经带着船队去过南洋诸国,了解南洋人的风俗习惯。

  “原来如此”裴英红若有所思道,学着裴朝歌样子,解除武器。

  “族长我们是不是安全了?”有的族人悄悄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倭寇就好。

  “他们来做什么?”也有人仍然拿着武器,眼神戒备。

  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和倭寇一路货色。

  “大家看,那是典型的南洋远洋商船,应该是来大晟做生意的”

  裴朝歌指着船只说道。

  “他们信奉佛教,大多没有杀戮之心,只是求财。”

  “至于为何来南华岛,我也不清楚,还是要等柳辙、潘旭他们来了,去沟通才能知道。”

  裴朝歌前世学习过南洋话,后来年纪大了,将家族事务交给裴昂后,不再说外语,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族人们听完才彻底放心下来。

  “大家放下武器,免得对方误会。”

  南洋人虽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出海在外肯定有武器防备,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族人们纷纷照做,放下武器,藏在草丛中。

  “族长!”柳辙和潘旭跟在裴琮身后,匆匆赶来。

  “这是南洋商船?”柳辙一眼认出来,惊讶的半晌没反应过来。

  自从皇上下来禁海令,裴家本就日益衰落的海外贸易,雪上加霜。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过南洋了,此时在南华岛见到,震惊不已。

  潘旭也认出来了,蹙眉仔细思索:“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呢?”

  裴琮让他和柳辙赶紧过去,便隐隐猜到和海外贸易有关。

  原来在裴家,柳辙主管远洋贸易,进货、出货和当地人沟通交易。

  他则是负责行船安全,掌控航线。

  “走,我们去问问情况。”裴朝歌见人到了,不再耽搁。

  她和裴琮一左一右,护在裴琮和潘旭身边,陪着他们过去查看情况。

  嘱咐族人继续隐藏在草丛中,按兵不动。

  船上的南洋人很快发现四人,有些警惕的看着他们,似乎很惊讶,这么偏僻荒凉的岛屿竟然有人。

  有船员想拿出武器自卫,被为首的男子拦住。

  男子名为德参,是商船船主,三旬左右,身材高大,肤色黝黑,高鼻深目,紧紧注视着四人,发现他们没有武器。

  特别是一侧的女子带着三人举起双手,示意没有敌意,这是海外通行的肢体语言,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他带着两个船员,下船迎接,刚一到地面便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德参!”

  德参震惊的抬头,发现有两名男子笑着和他打招呼。

  他瞪大眼睛,仔细辨认,才用不标准的大晟话,惊呼道:“柳辙!潘旭!”

  他们怎么在这?为何穿的穿成这样?还变得又黑又瘦?

  记忆中,柳辙永远穿着昂贵的丝绸,优雅的喝着茶,翻看账本。

  潘旭虽然总在船上干活,但也穿的不像现在这样寒酸。

  急忙询问:“发生了何事?”

  “我们被流放了,目前生活在此。”柳辙看到老朋友,笑着解释。

  然后费了半天力气,用大晟话和南洋话,解释什么是流放。

  德参虽然没完全明白,但大概知道裴家因海外贸易获罪,被迫生活在这里。

  之前赚的的财产都被皇上收走了,生活远不如从前。

  他的家族长期与裴家有贸易往来,从祖辈开始就有联系。

  德参接手家族生意后,第一个合作伙伴就是柳辙。

  当时二人都是新手,相互体谅磨合,逐渐步入正轨,交易顺畅。

  双方都很庆幸,遇到很好的贸易伙伴,因此结下深厚友谊。

  “姑姑,他们会说大晟话?”裴琮见没有危险,走过来小声说道,还以为没法沟通呢。

  “为了做生意,多少会点。”裴朝歌回忆起,她当年出海做生意。

  很多南洋人不了解大晟的情况,也不相信大晟人。

  是德参的先祖第一个愿意相信他们,尝试和大晟人做生意,此后参与贸易的人越来越多。

  裴朝歌很感激德参家族,因此印象深刻。

  多年后见到朋友后人,心中不禁感慨。

  “对了,你怎么会来这里?”柳辙询问起对方的情况。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101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