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50章 疯狂的想法

第150章 疯狂的想法


柳欣桐瞪大杏眼,震惊的说不出话,裴姑姑是疯了吗?

  裴承宗更是差点惊掉下巴,眼神中不只是惊讶,更多的是恐惧。

  半天找回自己的声音:“妹妹,朝廷前几年颁布了禁盐令,私自制盐可是大罪。”

  听说村里有人在盐场做工,想私自带出来一点,就被打断了腿。

  裴朝歌点头,一脸认真道:“我知道。”

  “那我们还要制盐?”柳欣桐杏眼满是疑惑,看裴朝歌的神色不似开玩笑。

  “没错”裴朝歌一脸坚决。

  裴承宗立刻急了:“妹妹,咱家现在生意做起来了,吃喝不成问题,族人生活的也不错,何必冒这个危险?”

  “况且你说还不是为了银钱,那就更没必要了。”

  他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与朝廷对着干。

  “裴姑姑,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吗?”

  柳欣桐知道裴朝歌不是脑袋一热就做事的人,应该有充分的理由。

  “为了省钱”

  “……”

  柳欣桐和裴承宗对视一眼,表示听不明白。

  “知道现在盐有多贵吗?”

  裴朝歌比划着:“就这么一小包,就要500文!”

  “裴家族人、船工、船员加上来盖房子的刘氏兄弟带来的人,快  300人了。”

  “这么多人,每日消耗多少盐,你们算过吗?常年累月呢,又是多少?”

  或许每天一些,算不了多少,可是经年累月,合计的金额将十分惊人。

  “怪不得裴唐佐总是抱怨盐消耗太快了,太烧钱了。”

  柳欣桐若有所思道。

  “没错,我们目前条件还算可以,起码吃穿不愁。”

  “可那些生活困难的村民呢,他们还要去岳南买,加上船费,更贵了。”

  裴朝歌想起陈水生,上午的情节历历在目,到现在心理还不好受。

  朝廷盐场的工人十分辛苦,工钱很少,没有几个认真工作的。

  管理的官员也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导致岳南盐的质量奇差无比。

  “我们明明有免费的盐资源,却要花极高的价钱买劣质盐,这是什么道理?”

  裴朝歌继续道:“所以制盐既能满足族人的日常生活,省下大笔开支,更能帮到村民。”

  “我们只是在南华岛偷偷的制盐,也不出去贩卖,此地偏僻,当地沈县令又照顾我们,应该没问题。”

  她当然不会拿族人的性命开玩笑,谁会知道“荒凉”的南华岛会有人敢制盐?

  裴承宗蹙眉半天,心里还是不踏实:“可村民要是举报我们怎么办?”

  裴朝歌笑着摇头:“村民淳朴善良,接触了这么久,哥哥应该能感受到。”

  “而且他们不用出岛,就能买到廉价盐,有这么好的事,估计比我们还怕被人发现呢。”

  即便有人来查,她相信村民一定会帮忙遮掩。

  她要在南华岛建越来越多的作坊,让岛屿繁盛起来,使村民不去岳南也能买到各种生活物资。

  “那个朱元瑞呢?他可是贬官来的,万一为了回到京城,立功心切,写信告发我们怎么办?”

  裴承宗又怀疑起朱元瑞,一想到裴朝歌白白给他那么多好东西就心痛。

  “……”

  裴朝歌有些无语,裴承宗是一点也不关心朝廷吗,这前家主让他当得,实在太“称职”了。

  “裴伯伯,朱先生人品端方,不屑于做背后告发的事情。”

  裴朝歌懒得解释,柳欣桐耐着性子说道。

  “而且皇帝登基后,颁布的一系列弊政,朱先生都上书反对过。”

  “其中反对最多的就是榷盐、禁海和对荻族用兵。”

  “正因为他直言进谏,刚正不阿,还有不少国子监学生,和在朝官员响应,才被贬官的。”

  裴朝歌想到上午在码头,朱元瑞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的样子,这样的人怎会断了村民的盐路?

  她赞许的点头,柳欣桐知道的都比裴承宗多。

  “欣桐说的没错,文人最爱惜羽毛,名声是他们的一切。”

  “若是朱元瑞靠告发裴家获得回京的资格,天下所有读书人都会鄙视他。”

  裴承宗不再说话,但紧蹙的眉头说明他还是不愿意。

  “哥哥放心吧,我相信这样的弊政,实行不了太久。”

  裴朝歌继续劝说道,大晟朝还是有很多好官、有识之士,能看得到民间疾苦。

  朝中反对弊政的声音并没有因为朱元瑞的被贬而消失,反而一浪高过一浪。

  “可国库确实充盈了,皇上尝到了甜头,能善罢甘休?”

  柳欣桐赞同裴朝歌的做法,但不相信政策那么快会变。

  “榷盐政策确实能在短时间内,使得户部赚的盆满钵满。”

  “但无论是制盐的盐工,还是贩卖官盐的商贾,都毫无积极性。”

  前者累的要死,或者只能从官府购进高价盐,赚不到钱。

  “整个盐业市场犹如一潭死水,死气沉沉,如此萎靡的市场,长此以往还能给朝廷多少利益?”

  朝廷的官员和皇上都不是傻子,榷盐政策制度带来的好处已经逐年减少,他们即便不愿意,也要向现实低头。

  “放心吧,哥哥,朝廷的重点是抓私盐贩子,我们又不向外卖。”

  促使裴朝歌做出决定的关键理由,不仅仅是她刚刚说的。

  更是裴星河对忠君的理解,让她思想上产生变化,动摇了一直坚信的理念。

  现在的皇帝不是明君,朝廷乌烟瘴气,颁布的政令不顾现实和百姓的死活。

  既然如此,为何还有墨守成规的遵守弊政?

  裴朝歌有些后悔,给子孙教的太老实了,一味忠君,换来的只是流放。

  她对皇上和朝廷十分失望,也不准备当守法的大晟百姓。

  晚餐时,裴唐佐做了竹筒饭、椰子鸡和可口的小菜。

  裴朝歌让人给朱元瑞送去,他的小厮看着不像会做饭的,估计晚上吃口热的都费劲。

  晚餐结束后,裴朝歌没让族人离开,而是说了要制盐的打算。

  众人开始或惊讶、或震惊,或不安,但在她阐述了充分的理由后,都表示支持。

  特别是裴唐佐十分高兴,所有调料中最贵的就是盐了,可偏偏离不开它。

  每次放盐他都十分谨慎,要是一不小心放多了,心疼够呛。

  裴家继白糖自由后即将迎来食盐自由!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098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