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55章 拜师礼

第155章 拜师礼


裴朝歌正在屋内整理香方,忽然听见少年欣喜若狂的声音传来。

  抬头看去,裴星河急忙在门边停了脚步,脸颊因兴奋发红,喘着粗气,眼里满是狂喜。

  “恭喜你!”裴朝歌慈爱的微笑道,她神色欣慰,但并不意外。

  她不止一次在朱元瑞面前提起藏书房,也料定他一定会去读书,当然会“偶遇”裴星河。

  就像前两日她遇到裴星河一样,至于他能不能让朱元瑞“心动”,就要看他有没有本事了。

  事实证明,裴家子嗣人才辈出,小辈中不只有裴琮,也有能入得了大儒眼的。

  “我即刻让人准备拜师,你也做些准备。”裴朝歌很快离开。

  裴星河呆呆的站在原地,大脑由于过于兴奋,正处于一片空白中。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时竟无法消化。

  今日他与往常一样,在藏书阁看书,裴家书很多,种类也齐全。

  有了族长同意,他不用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的看书。

  正在书架后读书,隐隐听见柳欣桐和一位男子说话后,转身离开。

  男子气质儒雅,风度翩翩,见到他时,微微颔首看到他手里的书时,便问了相关的问题。

  裴星河不知道男子是谁,但对方谈吐不俗,显然对儒学有很深的造诣。

  他马上恭敬的回答,因为不是在学堂上,没有限制,所思所想尽数和盘托出。

  男子不时点头,眼含赞许,知道他独自学习,十分惋惜:“可造之材,却没有先生教。”

  然后裴星河十二年的人生里,从未经历过如此震撼的事情。

  他后知后觉的知道,眼前的男子正是他手里儒学着作的作者,当代大儒朱元瑞。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以为永远高不可攀的偶像要亲自教导他。

  据他所知,朱先生的关门弟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裴星河晃晃悠悠的回到房间,慢慢从巨大的喜悦中清醒过来,换上以前书院的学生服。

  在族人们的瞩目、恭贺声中走出来。

  “快过来!”裴朝歌笑着招手,无奈摇头,这孩子是高兴傻了吗?怎么呆呆的?

  此时,裴家院落中央,已经简单准备了拜师礼。

  朱元瑞坐在上首,正笑着看向新收的弟子。

  少年身形虽略显单薄,但眉目舒朗,气质从容,聪颖异常,最可贵的是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

  他本来不打算再招收关门弟子的,可每日无所事事总觉得少点什么。

  直到今日看到学堂,他才知道自己还是想教学生。

  裴家孩子不能参加科举,对裴星河这样的人才是悲哀,但对于他的夫子来说,却少了很多压力。

  以前在国子监,除了少数几个靠荫蔽获得官职,绝大部分的人都要通过科举走向仕途。

  因此即便是朱元瑞也要扛着很大的压力,确保更多的学生通过考试。

  他渐渐发现为了考试而读书,使得读书的意义、价值变了味儿,不再纯粹。

  他和学生经常猜今年的考官会是谁,这人喜欢什么样的文章。

  皇上目前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写出符合圣意的策论。

  读书似乎成了取悦上层人物的工具,获取权力官职的手段。

  朱元瑞渐渐觉得身心俱疲,加上皇上越发多疑、乾纲独断,听不进去建议,做出越来越多的错误决定,使得他时常产生远离朝堂的想法。

  在别人看来被贬官到南华岛,他是极其不幸的,很多学生哭着送他离开。

  可真正走出京城城门,回头看他呆了近20的城市,心里反而有种解脱释然的快感。

  裴星河不能参加科举,不需要学习以往他教授的课程。

  他打算尝试一种新的教授方式,不再教如何做文章,怎样写策论。

  而是试着教会裴星河知晓道理、学会观察、懂得思辨、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他将更侧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使他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看透时局、做出正确的抉择。

  裴星河跪在地上,向他磕头三次,郑重行礼,向他敬茶:“先生在上,请喝茶”。

  朱元瑞笑着接过茶杯,爽快的喝了一大口:“好茶”

  眼前的孩子更是好苗子,裴星河除了一般才俊都有的聪慧、勤奋等优秀品质,最让他动容的是,裴星河竟然有着对皇权的一丝无视。

  他隐隐感受到少年骨子里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对天下百姓的关切悲悯,这与他的年轻时思想不谋而合。

  为官多年,他早已被磨平了棱角,懂得权衡利弊,但看到裴星河时,仿佛看到当年意气风发、锐不可当的自己。

  “以后要勤勉进学,谦和孝顺,明理知进退”

  “弟子谨记”

  朱元瑞笑着从阿启手里接过一方砚台,递给裴星河。

  “为师身无长物,只有这个还拿的出手,你收下吧。”

  裴星河双手接过:“谢过先生,弟子一定好好用。”说完又是一礼。

  “礼成”随着一声高亢响亮的声音,二人正式成为师生。

  在大晟朝,师生关系被称为拟血亲,即仅次于血缘关系。

  裴家人都围在周围,或羡慕、或激动、或兴奋的围观全程。

  最高兴的非裴星河的母亲吴氏莫属,她喜极而泣,心中无比自豪。

  她的儿子一直是她的骄傲,不能参加科举,又没有先生教导,每日只能自学,她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不止一次偷偷流泪,感叹命运不公。

  没想到时来运转,老天爷将大晟朝最有学问的人送来南华岛,更幸运的是一来就看中她儿子。

  裴朝歌眼含歉意道:“裴家条件有限,拜师礼简单了些,委屈朱先生了”

  按理来说,朱元瑞这个级别的大儒,应该准备更隆重正式的仪式才行。

  朱元瑞却不在意的摆摆手:“只是个形势,简单点更好。”

  裴朝歌拿出红封:“这是束修”

  朱元瑞瞥了一眼,估计不会少于20两。

  他现在没有了朝廷的差事,等于没有收入,多年来为官清廉,也没什么存款。

  好在家里的孩子都长大了能养家糊口。

  被流放后,他不知不觉变得洒脱,对金钱看得更淡了。

  “不用了”

  他环视一圈:“裴家日子过得不错,裴家人有的也给我一份就行。”

  “没问题”裴朝歌笑着答应。

  晚上为了庆祝,裴唐佐拿出看家本事,做了一桌子好菜。

  朱元瑞大赞比京城酒楼的好,使裴唐佐乐的合不拢嘴。

  五日后清晨,裴朝歌刚刚起来,便听到柳欣桐在外喊道:“族长,程管事回来了!”

  裴朝歌赶紧穿戴好,出门到后山的海港迎接,因为来人不仅是程楠。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097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