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流放后,老祖宗领族人富甲一方了 > 第160章 载入史册的一天

第160章 载入史册的一天


裴朝面带微笑,面向村民从容道:“咱们南华岛什么都好,就是交通不便,生活物资都要到岳南买。”

  此话一出,村民们纷纷点头,买点什么都费劲,有时来往的船费比东西都贵。

  “如今,大家觉得什么物资最不方便买?”

  “盐!”马上有村民脱口而出,高声喊道。

  村民们点头应是,盐是生活必需品,每日都需要。

  可只能到岳南的官家商铺买,既麻烦,卖的又贵,质量还不好。

  其他东西他们可以将就或者用替代品,例如布匹,大不了穿旧的,但盐是万万不行的。

  “没错”裴朝歌红唇勾起,看来村民的境况和她想的一样。

  “南华岛有得天独厚的海盐资源,我们还要花高价买,合理吗?”

  村民纷纷摇头,当然不合理!

  自从朝廷发布榷盐制度,本来便宜的食盐,都快吃不起了,平白无故加重了生活负担。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自己产盐?”

  裴朝歌黛眉轻挑,神色无畏,仿佛说的话在平常不过。

  自从听了裴星河在藏书房对忠君的理解,想到裴家的境况、看到百姓的疾苦,裴朝歌渐渐对朝廷失望,这样的君主不值得她效忠。

  不知何时起,她开始藐视朝廷不合理的律法,禁海令、榷盐令,百害而无一利。

  上位者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政策,让底层民众苦不堪言,如此可笑的政令,为何要遵守?

  村民们瞬间安静,面面相觑,神情或震惊、或担忧、或欣喜。

  他们没想到裴朝歌会公然反对榷盐制度,要私自制造食盐,这可是大罪啊!

  “裴家产的食盐,只会免费送给大家,作为建造海港的酬劳,不会对外售卖。”

  “此事是裴家一族所为,大家不会被牵连,放心。”

  裴朝歌始终面容沉静,从容不迫,让人莫名的安心踏实。

  “我支持裴族长!”

  林老汉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到裴朝歌身边。

  他知道裴家生意收入不菲,当然买得起食盐,这么做是照顾乡亲。

  “乡亲们,裴家冒着风险要制盐,却不对外销售,受益的可是我们啊!”

  村民们接连点头,如今黑市上食盐价格不菲,他们却能免费获得食盐,上哪找这样的好事?

  不用费力费钱到岳南买盐,裴族长解决了大问题。

  “多谢裴族长”李大娘眼眶湿润道。

  村民们反应过来,纷纷应和,道谢声此起彼伏。

  林老汉很高兴村民都是懂得感恩之人,转身说道:“裴族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守口如瓶”

  朝廷严禁百姓私自制盐,裴家冒着这么大风险,他们必须保守秘密。

  “裴族长,放心吧。”

  “我们打死也不说”

  村民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朗声附和道,裴家为村民冒风险,他们当然要保护好裴家人。

  裴朝歌笑着点头,裴家人口多,食盐需求量大,每每都要到岳南买,对于裴家也十分不方便,花费也大。

  特别是遇到异常天气,例如上次台风,去不了岳南,差点没盐吃了。

  她始终担心食盐问题,自家要是能产食盐,心里会踏实多了。

  用海水制盐,几乎没有成本,既满足自家需求,也能帮助百姓。

  一般没有外人来南华岛,商人也只是在海港附近活动。

  她选的地点隐蔽,村民也会保守秘密,相信风险不大。

  ——

  次日清晨,原本寂静无人的裴家后山港湾,此刻挤满了人,十分热闹。

  有的村民天不亮就来了海港,生怕错过,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眼中充满希望和兴奋。

  今日是海港动工的日子,这可是南华岛的大事,他们作为本地人怎么能错过呢。

  裴家人出钱出力建设海港,他们十分感激,也相信裴朝歌的能力,自然要积极响应,尽一份力。

  “你啥时来的?”张大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问旁边的妇人道。

  “天刚刚亮,我就过来了!”妇人笑着答道。

  张大婶撇撇嘴:“我可是天没亮就来了”

  一想到南华岛要建港口,她兴奋的一夜没睡,早早就过来等着。

  奇怪的是,一点都不感到疲惫,反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妇人眨眨眼,心道:要这么卷吗?

  她环视四周,村民们似乎都是如此,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林老汉也一大早就来了,虽然裴朝歌言明,她带领裴家人能处理好。

  可林老汉为南华岛操心操了一辈子,怎么能心安理得的呆在家里呢?

  “裴族长!”他笑着打招呼,身后带着李大娘、林大郎和林六娘。

  裴朝歌无奈笑笑,点头示意,就知道林老汉是闲不住的,还带着全家来帮忙,有心了。

  她手里拿着几张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很多,一看就是用心计划了。

  林老汉只是瞄了一眼,心里顿时踏实不少,就知道裴族长没问题。

  一看裴家族人、船工和刘大壮等人,一个不少,都来参与。

  裴朝歌早早就有建港口的想法,只是苦于资金不足,时机不成熟。

  如今卖香料的钱在手,需要的青砖等材料已经就绪,众人情绪高昂。

  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怎么能不放手一搏呢?

  “大家安静”裴朝歌的声音不大,但透着威严和沉静,场面瞬间鸦雀无声。

  众人容光焕发,斗志昂扬,目不转睛,都眼含希冀的看着她。

  裴朝歌嘴角上扬,朗声道:“今日风和日丽,是个黄道吉日,易动工。”

  “此处的海港,是天然良港,最适宜建立海港”

  “我宣布,南华岛港口正式动工!”

  话音刚落,众人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现场一片欢腾喜悦的氛围。

  直到多年后,当时参加的人已经老去,还会念念不忘的给子孙讲述,那个改变南华岛命运的一日。

  从那一天起,南华岛不再是大晟人都不知道的,寂寂无名的小岛。

  而是不仅是大晟,甚至南洋,还有更远的国度都知道,一提起便引人无限向往赞叹的宝岛。


  (https://www.bsl88.cc/xs/3905996/111109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