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农家有蓁宝 > 第74章 蒸豆子

第74章 蒸豆子


当然了,这些事情与底下的小老百姓是无关的,唯一有关的就是科考了。

  这上头有人作妖,连累了许多学子,可不止苏家村里面的两位学子成绩作废,是这次考试的所有成绩都作废,各个地方都是。

  此事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那些落榜的学子,这可能意味着他们能够再考一次,愁的是那些已经中举的学子,再考一次有的人可就不能保证自己再中了,尤其是那些靠运气中举的,更是叫惨不迭。

  苏正禄晕厥过后,被众人抬着回了苏家院子。

  张氏本在家待着好好的,一见这情况,吓得手里的针线篓子都掉在了地上,连忙上前去,“我家老头子这是怎么了?”

  “唉!”里正欲言又止,“先进屋,苏南中已经让人去叫了。”

  张氏依旧很慌张,连忙看向自己的儿子们,听到外面嘈杂的动静,还听到功名、作弊之类的话,苏娇也出来了,“大哥,爹这是怎么了?”

  苏有书没说话,还是僵着脸的周氏说了,“爹他宗祠里面晕倒了。”

  “中午去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咋会这样呢?”张氏发问。

  但是在场的人面面相觑,苏有书和苏文博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尤其是苏文博,脸上的倨傲彻底消失,就连爷爷晕倒了,也没反应过来,径直回了屋,关上了门,啥话也没说。

  还是里正叹了一口气说了,“刚刚官差来了,说是这次乡试成绩不算了,让再考一次。”

  一听这话真是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啥?那怎么官差没到我家来?反倒是你们先知道啦,骗人的吧?”

  张氏不信,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神色作假,众人也没必要拿这种事情来骗她,也不得不信,只能哭嚎起来,“哎呦,这是造的什么孽哟?”

  等苏郎中赶过来,熟门熟路的进了正屋,给躺在床上的苏正禄看了起来,扎了两针苏正禄悠悠转醒。

  见此,苏郎中也早就知道了今天发生的事情,他也只能宽慰的说道,“苏老弟,你也别太担心了,这次也不止你家文博一个人这样了,是所有的人,你家文博是有真凭实学的,再考一次一定也能考中。”

  苏正禄张了张嘴,好半晌才说出了一句话,“真是时运不济啊!唉!”说完,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当家的,你快别多想了,这要是把身子给急坏了,那可如何是好呀?”张氏凑向前去紧张的说道。

  见苏正禄醒来,村里的人也陆续散去了,各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只剩下了苏正禄的几个儿子,留在了床前。

  这头陈氏和李氏两位妯娌带着孩子都去了苏蓁的新家,一路走,一路都是议论声。

  “哎呀,真是想不到呀,居然还能发生这样的事儿?”这个时候,李氏倒是没什么遗憾的,反倒隐隐有些自乐,本来他家就占不大房的好处,大房要是过的快活,那她才不痛快呢!瞧前几日大房的得意样。

  “二嫂,有的话说别乱说,村里人多,墙角也多,一传十十传百的,这样对你的名声不好,你的名声不好,文涛的名声就不能好了,我可是听说了,这读书人非常重名声的,我们做父母的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陈氏赶紧说道。

  “我晓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只是叹这世事无常啊,从前我家文涛没能去参加童生试,现在也能发生这样难遇的事。”

  几人进了屋,把门一关,苏蓉早就按耐不住了,“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们说大哥什么时候还能再考呀?”

  “这我们哪里能晓得呀?得等官方再发告示了呗!”苏蓁老神在在的说,“不过这几天你们家还住在老宅,估计要受脾气咯,把门窗关紧,小心被殃及池鱼。”

  “这你就放心吧,有我娘在,现在又分了家,才不管他们的那些破事呢!”苏蓉比以前要阳光开朗了许多,以前只敢小声叨叨,现在也不怕了,“再说了,他们不是说大哥文采斐然吗?还是高才八斗?是这么说的吗?说不定再考一次也能中。”

  “你说的对,若是真有真才实学,再考一次也照样能中。”不过她看苏文博是未必了,本来这古代人科考呢,就跟现代考公一样,万里挑一,这次本来就是吊车尾,再考一次,试题只会更难,他见识又不多,想再中一次,难喽。

  “哎呀,不说他们了。”苏芜对着苏蓁说道,“刚刚听娘说你不是要做什么酱油吗?怎么弄,我帮你一起。”

  “什么东西?我也帮你们一起弄。”苏蓉自告奋勇,也要来帮忙。

  人多就是好,豆子此时已经泡涨了,倒进了蒸桶里,苏蓉在灶台下烧火,蒸豆子。

  趁这个时间,三人还一起出去砍了竹子回来,削了竹枝,砍断成几节,用麻绳交叉捆在一起,做成竹架子,放进了耳房。

  “你做这啥酱油真的能成吗?”苏蓉发问。

  “试一试再说!”苏蓁没有说一定,万事她不打包票的。

  随后几人打了院子里的井水洗手。

  “这院子里有井就是方便,不用像老翟一样去河中挑水,现在这河里的水都已经浅到快看不见了,都是淤泥,这井里的水倒是还有一些。”苏蓉感叹道。

  “是的,有井水确实方便不少,不过我感觉这井水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苏芜感叹道,“现在田地里的庄稼正是要水的时候,也不知道老天爷什么时候会下雨,我爹现在每天都挑水去浇庄稼。”

  “我爹也是,你家现在有口井,我爹只能去河的更上头去挑水。”

  苏蓉的这话,苏芜还没接呢,苏蓁就说了,“是呢,我爹也是去河的上游去挑水,这井里的水还要管一家子吃喝嚼用的,你是不知道井挖了之后,这水位是一天一天的下降,真是怕它哪天就没有了。”

  不是苏蓁不想让二叔来井里挑水,而是一旦开了这个口,怕是全村的人都要来咯,村里面有两口公用的井,都还没人打主意呢。


  (https://www.bsl88.cc/xs/3795829/1111105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