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丰乳肥臀的女人小说 > 第105章 贫穷夫妻百事哀

第105章 贫穷夫妻百事哀


小时候,王燕就深刻理解了“贫穷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的含义。

  因为,父母隔三差五的吵架和动手打架以及和周围邻居之间的矛盾,十有八九都是因为钱引起的。

  儿时的记忆中,家里总是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母亲一直恨得牙痒痒的一件事,就是和奶奶在当初分家的时候,奶奶只给了一袋麦子,因为吃的东西不够,这一袋麦子根本不够维持多久一家三口的生活。

  放到现在来看,那一袋麦子根本值不了多少钱,也许只能值五十块钱左右。但因为家里穷,这样的一袋麦子就成了一家人矛盾的导火索,几十年来,每次母亲想起这件事,都能和父亲大吵一架。以至于奶奶都去世了很多年了,母亲她只要想起这件事,都能把奶奶臭骂一顿。

  父母常常为了柴米油盐争吵不休,贫困如同一片沉重的乌云,笼罩着一家人的生活。每当月底拮据点到来时,父母总是相对无言,眉头紧锁。母亲会抱怨生活的艰辛,父亲则默默地抽着烟,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而她,只能静静地躲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王燕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时她每个学期需要交几十块钱的学费,因为这点钱,父母也总是会大闹一场。

  她找母亲要钱,母亲让她找父亲要,她找父亲后,父亲说没钱,又让她去找母亲要,就这样,把她这样一个年幼的孩子,弄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她的记忆中,但凡需要用稍微多一点钱的地方,父母就经常到村里找这家借找那家借,有时几块钱几十块钱也要借,然后过段时间再还给别人,在借钱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往往心情不好,有时如果对方不借给他们钱,他们会狠狠地咒骂对方,认为对方不讲情面。

  有一次,王燕的父母因为种的地被邻居霸占了一点,双方就闹得不可开交。

  邻居喜欢占便宜,他家在耕地的时候,故意多霸占了一点王燕家的地,本来每家的地都是有记号的,每家都用田埂间隔开。

  邻居家却越过了红线,将庄稼种到了王燕家的地里。

  当然被他们家霸占的地并不多,多的话会特别容易被发现。

  但就是因为这一点越界,两家大打出手,王燕的母亲甚至拿着铁锹要和对方拼命,王燕合计了一下,那点地一年下来,其实也差不出100块钱来。

  但因为穷,这点经济上的差距就能掀起一场巨大的纷争,在这场争斗过程中,王燕的母亲甚至以死相逼,逼对方妥协,她躺在地上和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样撒泼、骂街,虽然是对方犯下的过错,但母亲这样的行为,让王燕感觉很丢脸。

  因为这一点钱的矛盾,导致颜面尽失。

  姥姥在姥爷去世后,要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养老那可怜的画面,也深刻留在了王燕的脑海中。

  姥姥一辈子都没有工作,这个裹小脚的女人,一辈子都靠种地为生,一生的积蓄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几千块钱。

  因为没多少钱,因此,姥姥的养老问题,自然就由三个女儿来负责了。

  但大姨对姥姥置之不理,只有二姨和王燕的母亲来负责姥姥的养老。

  其实姥姥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在90岁之前,她都能生活自理,她一辈子身体都没有大毛病,没住过院,没在看病上花过多少钱,这已经算很幸运的了。

  但她的两个女儿,也就是二姨和王燕的母亲,常常为了谁给老太太买了一串葡萄,谁又给她买了一件上衣,而争吵不休。

  其实引起他们争论的事情并不值多少钱,经常就是因为几块钱,觉得自己吃亏了,就会引起一场骂战。

  王燕的亲戚家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家有3个子女,因为老人去世前口头上说留下一万块钱的事情,闹的3个子女大打出手,他们互相认为是别人拿走了这一万块钱,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句诗词就很好地诠释了本来是一家人,却闹得互相残杀的惨烈场面。

  现实生活中,他家这亲戚倒不是互相残杀,但因为这一万块钱,那是争吵了无数次,打了无数次架,三个子女都想争这一万块钱,都想将其据为己有。

  事实上,最后经过查证,老人口中说的这一万块钱并不存在,他只是为了让子女在养老上面对自己多尽点心,而想出来的一个幌子。

  但可笑的是,因为莫须有的这样的事情,却导致他在去世后,三个子女都打架吵架,导致了一场闹剧。

  这样的场景,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不断重复。

  她见证了父母因为贫穷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感受到了家庭的压力和困扰。那是一个个令人心酸的时刻,至今仍历历在目。

  父母常常教育她要“省钱”、“懂事”、“不该花的不要花”、“挣点钱很艰难”等等,所以,在她没有心理变得很强大之前,经常会觉得花钱有一种羞耻感,有一种不配得感。

  她在花钱时,心中常常涌起这样的感觉。每当她想要购买一件心仪的物品,父母教育要省钱的话语便在耳边回响。她会犹豫不决,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东西,担心会浪费钱。

  这种不配得感让她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总是感到内心纠结。她会对价格敏感,比较不同品牌和店铺,寻找最优惠的选择。即使找到了合适的价格,她还是会在购买时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在与朋友一起消费时,她也会受到这种不配得感的影响。她可能会因为担心花费过多而拒绝参与某些活动,或者在选择餐厅和娱乐方式时过于谨慎。她害怕给别人带来负担,也担心自己的节俭会被误解为小气。

  然而,这种不配得感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消费。它还延伸到对自己的关爱和享受生活的方面。她可能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体验或享受。

  这种不配得感成为了她心中的一种负担,让她在花钱时无法真正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她渴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学会理性消费的同时,也能更加自信地对待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https://www.bsl88.cc/xs/3756241/111110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