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丰乳肥臀的女人小说 > 第123章 摇钱树

第123章 摇钱树


王燕很反感被父母和弟弟等亲戚当成“摇钱树”,自从她记事起,父母就经常在她跟前讲小孩长大后要孝顺老人,并时刻提醒她“把她养大很不容易”、“等她将来毕业后要给父母很多钱”、“给他们买衣服买鞋买吃的”等等。

  因为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不少父母想让孩子给他们好处,他们还不直说,往往就是委婉地或者拐弯抹角地提醒,如果孩子愚钝一些,想不到,父母就会失望,反过来指责孩子不孝顺。

  王燕的母亲就是个典型,她喜欢买衣服,其实在王燕看来,老人买衣服自己去买就行了,这种事情就没有必要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年纪只有六十多岁,买衣服这件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了。更何况母亲非常挑剔,买衣服她的眼光和其他人也不一样,很难买到让她感到心仪的衣服。

  但母亲好多年来,都把买衣服这件事寄托在别人身上。

  比如,年轻时候,她希望王燕的父亲带她去买衣服,王燕的父亲对穿不讲究,不喜欢逛街,他不愿意去做这件事,久而久之,王燕的母亲就认为他不关心自己,和他经常因为这件事吵架。

  等王燕长大毕业后,母亲又寄希望于女儿给她买衣服,王燕为了哄她高兴,给她买过几次,但要不就是扣子她不喜欢,要么就是衣服的领子她看不上,要么就是她不喜欢袖子的样子,反正每次她都不满意。

  王燕就不愿意给她买了,宁愿给她钱让她自己去买,让她自己去挑。

  但母亲却经常在她耳边旁敲侧击:“你看隔壁你张大娘家的闺女又给她买了几件衣服……,她可真孝顺。”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王燕都知道她这是想让自己给她买衣服。

  为了哄她高兴,王燕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让步,又去不断地给她买衣服,给她钱。她这样做了后,母亲接下来的举动,又让她非常反感。

  母亲会到处向人炫耀,她得意洋洋地朝周围的人显摆:

  “看看,这是我闺女给我买的衣服,很贵呢。”

  “你家儿子给你买衣服了吗?我闺女给我买了很多。”

  ……

  母亲经常这样做,王燕觉得她这是死要面子,本来买件衣服是一件成年人自己很容易  做到的事情,母亲能自己去,她不肯自己去,她非要逼着女儿花钱花时间给她买,然后,她好去找周围的人嘚瑟。

  王燕想不明白买件衣服有什么好嘚瑟的呢?

  母亲的这种做法,一开始王燕还做了让步,为了哄她高兴,也就算了,自己出钱出力逗她高兴。

  时间长了后,这样的事情浪费了王燕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最关键的是母亲太挑剔了,陪着她一起去买衣服,她挑来挑去,还经常买不到合适的。在网上给她买吧,她还不会上网,她不会挑,退换货也麻烦。

  王燕不愿意再当母亲的“摇钱树。”

  毕竟,她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和丈夫李彬两个人辛辛苦苦挣来的,谁挣钱不辛苦呢?

  虽然他们大学毕业了,但是上班也要做出成绩来才行,不是每天到单位光喝茶看报就能有工资拿的。

  像王燕的母亲这样,在一些农村地区,许多父母养育孩子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将来得到孩子的回报。他们处处指望着孩子,将自己的期望和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努力奋斗以报偿父母的付出。

  这些父母常常在孩子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供他们上学,期望孩子有出息后能够反哺家庭。他们会不断提醒孩子自己的养育之恩,让孩子感到一种无法逃脱的责任。

  然而,这种过于强调报恩的观念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孩子们可能会努力去迎合父母的要求,但内心却感到疲惫和无奈。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农村社会中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现代社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建立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报恩期待。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投资和养老保障。

  只有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健康成长,并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农村社会也需要逐步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健康、平等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们能够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在王燕的父母看来,王燕就是父母的附属品,只要生了她,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

  但是,正常的应该王燕和父母之间不要存在什么恩情回报,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以“爱”为基础的,双方都不求回报,也不要试图从对方身上索取。

  孩子爱父母是必须的,但也没有必要非要把孝顺放在道德的第一位。

  当父母的,不能把生孩子当做投资,每走一步,都想要回报和利益,只要对孩子付出一点,就希望能从孩子身上得到好处。

  在王燕看来,孝顺父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做到的,要回报父母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父母处处算计这种回报,看起来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是一场交易了。如果他们不算计这种回报,那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了。

  道理上不太一样。

  有些父母,他们在孩子身上付出,真的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能幸福快乐,并不指望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这样的父母,会让子女感到轻松。

  但是,不管父母将回报当成什么性质,那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做子女的将对父母的回报当成哪类的性质,才是自己的人生修养。

  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也不带道德绑架性质的。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爱孩子,这一点,在王燕的父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https://www.bsl88.cc/xs/3756241/1111100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