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合院,不要给我哇哇叫全文小说 > 第274章 抚顺战俘营

第274章 抚顺战俘营


何大清听了武局长的话,眼睛瞬间瞪的铜铃一样大。

  传国玉玺是什么?

  是个华国人,就知道它所代表的大义!

  可以这么说,传国玉玺代表着传承,代表着信仰,代表着华夏各个民族对皇权的认可。

  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件文物,能与传国玉玺比肩。

  要把这玩意找回来,不管大领导有啥滔天的怒火,保管他能乐呵的找不着北。

  历朝历代,无数君王求之不得的东西。

  竟然突然冒出了消息,何大清整个脑子都嗡嗡作响,一直回响着那几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就像跨越了时空一样,眼前浮现出那个君临天下的帝王,领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周游天下。

  何大清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接着露出习惯性的假笑。

  “哈哈,武局长。

  什么宝贝不宝贝的,我何大清一向淡泊名利。

  不过嘛,传国玉玺这玩意,我确实挺有兴趣。

  你也知道的,我这人一向就喜欢这些东西。

  哪怕放在手里把玩几天,过过手瘾,啧啧,这辈子都值了!

  你跟我详细说说,到底什么个情况。”

  何大清说完,回头又朝媳妇喊了一声。

  “淮茹,把我从香江带回来的咖啡,泡一杯给武局长尝个鲜...”

  武局长看何大清猴急的样子,有心想要拿捏一下何大清。

  但又怕何大清这个泼皮不按套路来,想想还是算了,说出了事情的始末。

  “玉玺的事儿,是审问那个冈本健次郎审问出来的,他爹知道玉玺的下落。

  他爹以前在伪满洲国,当大官的。

  为了让伪满洲国那个傀儡皇帝溥仪,多增加一点正统性,鬼子们便想到打造一个玉玺。

  其中一个鬼子表示,不用打造什么新的玉玺,他手上有那一块全华国都在找的传国玉玺。

  但是那个手握传国玉玺的鬼子,要价太高,跟其他几个鬼子没谈拢。

  还没来得及献出传国玉玺,美国佬就给鬼子扔了原子弹。

  鬼子见大事不妙,再也没提过传国玉玺的事。

  为了避免别人觊觎自己的宝贝,那个鬼子没有回到倭国,而是躲到了棒国隐姓埋名。”

  何大清皱着眉头,不耐烦的问道:

  “武局长,你说重点,传国玉玺现在在哪?

  有没有确切的下落?”

  “目前没有,冈本健次郎知道的消息有限,只知道那个鬼子在棒国有个媳妇。

  但是有一个人,可能知道那个鬼子的下落。”

  “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莫非是末代皇帝老儿?”

  “嗯,那个鬼子和溥仪私交甚密。

  说不定知道那个鬼子的下落!”

  “那你跟我说这个什么意思?

  让我去找溥仪,打听那个鬼子有可能出现的地方?”

  “林部长确实是有这个想法,他说这事儿,除了你何大清,别人都办不成。

  另外,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本来就是混进过南棒部队,在南棒的部队待过,而且你还会讲棒国话...”

  何大清叹了一口气,这事儿,怎么听都怎么不靠谱。

  就一个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而已,闹着玩似的。

  但是何大清还是决定走一趟,万一找到了传国玉玺。

  就说没找到,朕留着把玩把玩,过过皇帝老儿的瘾也不错嘛。

  人生在世,还不能有点追求?

  初八一过,红星酒厂的工人们,陆续上工。

  何大清又对外宣称,他要研发一款新的食品,玩起了失踪。

  红星酒厂的人,对何大清的事儿,也是见怪不怪。

  辽宁省抚顺市战犯管理所内。

  一名戴着眼镜、身材消瘦的囚犯,身穿蓝白相间的囚服,正在努力地糊着铅笔盒。

  这个人正是鞑清王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相比于其他劳改犯糊制的铅笔盒,溥仪的作品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别扭异常。

  他不是将纸盒糊歪变形,就是把商标贴倒,甚至有时还因涂抹不均匀而产生褶皱和气泡。

  劳改犯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人手中都忙碌不停。

  这可不仅仅是普通的劳作,而是一场关系到当晚排队用餐顺序的重要劳动竞赛。

  只有糊得又好又快的那一队,才能在晚餐时额外获得半个窝头作为奖励。

  这个奖励对于这些曾经犯下罪过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和激励。

  然而,在这群人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溥仪。

  这位昔日的皇帝老儿,自幼便享受着荣华富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未尝过艰辛与困苦的滋味。

  尽管已入狱四年有余,但他也只是勉强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已。

  溥仪心中其实也渴望能够把纸盒糊好,为自己所在的小组赢得荣誉和奖励。

  他竭尽全力地去尝试,可无论怎样努力,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不出所料,分到溥仪这一组的劳改犯们,再次输掉了本次糊纸盒比赛。

  原因显而易见,溥仪糊出的纸盒大多都是废品。

  与溥仪同组的劳改犯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不满和愤怒,纷纷大声喊道:

  “皇帝老儿拖后腿了,皇帝老儿拖后腿了...”

  霎那间,劳改棚里便充满了快活的味道。

  溥仪低着头,默默地接受着众人的指责。

  他感到无比的愧疚和自责,深知自己成为了团队的累赘。

  面对众人的嘲笑和戏弄,溥仪感觉自己就像穿着长衫的孔乙己。

  就差说一句。

  “莫要取笑,莫要取笑...”

  不管糊纸盒,还是拔草,修路,溥仪都在努力的学习着,学习着融入这个集体。

  原先那些护卫和大臣,虽然没有表面上排挤溥仪,但私底下可着实说了不少酸话。

  特别是溥仪吃饭是单独的小灶,比战犯营的管理吃的还要好。

  患均而不患寡,大家都是劳改犯,你溥仪凭啥吃小灶?

  你是皇帝老儿,我们就差哪了?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三品以上的大员?

  一个监管,走进劳改棚大叫:

  “981,981,有人找你,出来一趟。”

  981正是溥仪的劳改号,听到监管说有人找自己,溥仪的内心非常忐忑。

  他一个人,无亲无故的,不太可能有人来找他。

  就算有认识溥仪的人,怕受牵连,躲着他还来不及。

  溥仪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是不是要抓自己去砍头了。

  毕竟末代皇帝,就没有一个能得善终的。


  (https://www.bsl88.cc/xs/3753232/1111085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