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上山捡柴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

  叶婉和林山在忙活祭灶神的事情,江瓷总是好奇的这祭灶神的准备过程。

  在现代的时候,他一直不知道有祭灶神的事,毕竟很多人都不信这个了,后来小年的时候去村西头一家人借东西,碰到了他们在祭灶神。

  祭灶神,过了午时,那些贡品就可以吃了。

  所以村里的小孩子也都很期待祭灶神。

  腊月二十四,开始进行大扫除,打扫房屋、清洗器具等,寓意除旧迎新。

  一家人出动一起打扫房屋,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打扫完了。

  房间里确实干净整洁了不少,把院子里没用的东西都收起来也变得更加整洁了。

  太阳正好,又多拉了两根绳,把放在柜子里冬天穿的衣服都拿出来晒晒。

  腊月二十五,磨制豆腐,准备过年期间的食用。

  但是这边会做豆腐的不多,磨豆腐的墨也不够每家每户磨的,所以他们都是买豆腐。

  小叶村有一家卖豆腐的,做了几十年,味道非常纯正口感细腻,这几个村子里都向那边去买。

  腊月二十六,杀猪宰羊,为新年的宴席做准备。

  他们村里杀了一只羊,比镇上价钱便宜的卖给村里人。

  那家的邻里和亲戚每家去了一个人去吃用羊的内脏加菘菜萝卜炖出来的汤。

  下午又下起了小雪,好像是知道底下的人们要过年了,小雪来视察一番,没下多长时间就停了。

  腊月二十七,购买年货,如糖果、瓜子、年画等。

  他们家已经买过了,就不用去镇上挤着买了。

  这天肥皂厂也放年假了,江瓷和林景盛去镇上给大院里的孩子买了些年货。

  吃过午饭,他们把放在堂屋里的桌子抬出来。

  把之前买的红纸对联给铺到桌子上,林景辰把书房的笔墨纸砚拿出来放到桌子上,提笔在红纸上写字。

  写了几个门对,把剩下的几个方块都写上福字。

  看林景辰这熟练程度,一看就不是第一年写了。

  把这些对联幅字都晾干,叶舒云和林长枫过来了,掂了一个篮子,里面放的都是红纸。

  “来找景辰写门对了。”

  陆陆续续的还有很多人,一下午林景辰都没怎么休息的坐在院子里写对联。

  送走最后一个人,看到了桌子旁边几个篮子里的东西。

  来找他写对联的人都会带些东西以表感谢,有带过来几颗菘菜或者两个萝卜。

  菘菜是在这里冬天唯一的长的菜了,虽然在他们村里不值什么钱,但在镇上很好卖,萝卜的是在地窖里藏着的。

  也有的带几颗鸡蛋鸭蛋,鸡蛋鸭蛋可谓和铜钱一样是硬通货。

  在镇上也有一些了字的对联,但是这价钱可比空白的红纸要贵上好几倍。

  买写好字的不值当的,村里还有一些人没有来他们家找林景辰写对联。

  家里有个会写字的人,找出尘封的笔墨纸砚,拿出来在对联上写字,不那么好看也没关系。

  林景萱掂着厨房里放鸡蛋的篮子过来,把在这边的鸡蛋捡进去,顺便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

  看到这桌子旁边的那么多东西,又感叹,“二哥,你好厉害呀,一下午,你看村里人拿来了多少东西。”

  “也算对得起教的上这么多年的学堂了。”

  林景萱不赞成的对林景辰摇摇头,“不能这么说,二哥你可是要考秀才的人,然后再向上考,做个官。”

  林景萱心里想的美滋滋,“瓷哥和大哥赚钱,二哥你做官。”

  林景辰摸了一把林景萱编着的小辫子,“怪会想。”

  林景萱把鸡蛋都数到那个篮子里,就掂着去厨房了,“娘,一共有30个鸡蛋,5个鸭蛋。”

  “好,放那吧,家里的鸡蛋不多了,这些鸡蛋来的正好。”

  江瓷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也就给受着伤的林景盛能隔两天吃一回鸡蛋,其他的人一个月吃不了两回,剩下的其他留着去镇上卖钱。

  而现在,他们每个人能每隔一两天吃一个鸡蛋,家里的鸡蛋就再也没有去卖过。

  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桌子中间放着的蜡烛映出忙碌的端着盘子的身影,映出冒着热气的饭菜,映出这一堂幸福。

  桌子上有三个菜,一个炒萝卜,一个送菜炒腊肉,还有一个炒鸭蛋。

  “快尝尝这个炒鸭蛋,比炒鸡蛋更香。”

  “好,娘你也吃。”

  一派合家欢乐。

  腊月二十八,发面蒸馍,制作各种面食。

  “娘我们今天包什么包子?”

  “干菜的,萝卜的,肉的都包半锅,再蒸盘锅馒头。”

  “好。”

  江瓷弄点热水泡干菜,林景盛在洗萝卜,叶婉在垛肉馅儿,林山在烧热水。

  林景安林景辰带着林景萱去山上砍柴了,冬天柴火下去的就是快,一大堆的柴火几天下去就完了。

  特别是经过秋冬天的风吹雨打雪压,地上有很多条的枯树枝。

  林景辰拿砍刀砍那些大的还在树上的枯树枝林景辰和林景安在地上捡枯树枝。

  两个小哥儿正从山脚往上走,没走多远,找来一个合适的地方捡枯树枝。

  韩昭看周喜脸色还是不好看,再次出声解释,“面醒需要时间,我在那边也没什么事,还不如我们两个一起来捡树枝,多少捡一点,晚上我们烧水洗洗澡,都好长时间没洗澡了。”

  “那好吧。”

  两个人手脚确实是比一个人要快,周喜看着已经放了两小堆的柴火,才突然想起他们没带什么背的东西。

  只拿了麻绳,没有拿扁担,这山脚下的枯树枝可不能当扁担用,脆的很。

  周喜把一捆包一半和另一捆捆在一起,“昭昭,我忘记那扁担了,我先把这一块给送回去,顺便拿过来扁担,你在这里先捡着,不要走远。”

  韩昭转身定定的看着对他好一番叮嘱周喜,“周大喜,你只比我大三岁,怎么像之前刘婆婆一样。”

  刘婆婆是之前在他院子里照顾他的一个老人。

  周喜不予计较,“我说的话你记住,我走了。”

  韩昭还是给出保证,让周喜放心,“我绝对不会乱跑的。”

  林景安林景辰他们想多捡点柴,把家里的那个拆我房子都给填满。

  林景安就先把这捆好的几捆给担下山了。

  走到半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小哥儿,“昭哥儿,你也来捡柴火呀!”

  韩昭听到声音从柴火里抬起头,“林景安呀,我们家里没柴火了,就来这边捡点。”

  林景安看看这边的地上给出提议,“我先把这些柴火送回家,待会我把你带到山上我们捡柴的地方捡吧,那边去的人少柴火多。”

  林景安又连忙说,“还有我二哥和妹妹都在那边,你可以放心。”

  韩昭被林景安慌忙解释的样子给逗笑了。

  “周喜去回家送柴火了,等到你回来,带着我们一起去。”

  “好,那我就先走了。”

  韩昭看着林景安担着好捆柴火朝山下走的身影看了一会儿,才又低下身捡柴火。


  (https://www.bsl88.cc/xs/3748649/1111095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