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庶女发癫日常 > 第85章 去倒夜香吧

第85章 去倒夜香吧


施继安如闻惊雷,蹬蹬后退两步,脸黑得能滴出墨汁来,张嘴想反驳什么,却发现什么也反驳不出来。

  施窈春风得意,脚步轻快,昂首挺胸哼着歌儿离开。

  施继安垂下头,丢了魂儿似的,满府乱窜,恍恍惚惚忘了自个儿本是要做什么的。

  直到容氏急得上火,亲自来拧他的耳朵,他方如梦初醒,从自个儿账上挪了一千两银子补上,忙忙出府去采买。

  施窈经过兰佩院,撞见镇国公正满脸堆笑,客气有礼地迎一位老郎中入内。

  她乖乖行了礼,得了镇国公点头,才继续回关雎院。

  她暗暗思忖,前面几位郎中来为施明珠诊治,镇国公可没有这般殷勤客气。

  说明这位郎中的身份不同寻常。

  那就是太医了。

  太医是给皇帝和皇帝的老娘老婆孩子们看病的,大臣们只有得了恩典,才可得皇帝开金口赐太医诊治。

  这太医来了,不先去瞧镇国公的妻子,反倒先来看施明珠,说明赐下太医的人指定病人是施明珠。

  难道是周绍专为施明珠请的太医?

  施窈摇摇头,没有多想,管他谁呢,总之,施明珠一大早听闻“噩耗”,肯定又病情加重了。

  她才踏进院子,便见门口跪了个丫头。

  施窈走到近前,丫头跪着朝她行礼:“奴婢见过二姑娘。”

  施窈困惑,正要问是谁,突然认出来:“菘蓝呀!你怎么在这儿?”

  菘蓝不复初见的泼辣大方,畏畏缩缩道:“回,回二姑娘的话,奴婢前儿便养好了伤,郎中说可以上工。

  今儿四奶奶点花名册,看到奴婢的名字加上去,说年节里各院子事多,能使唤的都不可躲懒,国公府不养闲人,于是唤来奴婢,命奴婢仍回关雎院来,听候二姑娘差遣。”

  半夏怒目而视。

  菘蓝那口唾沫,可是给自家姑娘使了不少绊子,大太太和大奶奶拿出来做了一回又一回文章,若非姑娘机灵,便狠狠栽在菘蓝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了!

  施窈轻轻拍了拍荷包,想到里面躺着的一千两银票,心情畅快,便不与菘蓝计较,随口应了声:

  “这样啊,原是四嫂子送你回来的,我当是谁呢,旁人也没这个闲情逸致。新官上任三把火,四嫂子的头把火烧到关雎院来了。行叭,我卖四嫂子一个面子。半夏,我们院子哪里缺人?”

  半夏忙笑道:“正缺个倒夜香的。”

  施窈道:“菘蓝姑娘,那你就去倒夜香吧。”

  言罢,她跺跺脚,抖掉靴子上沾的雪,便钻进木香打起的帘子里。

  “二姑娘!”菘蓝膝行一步。

  木香忙拦住她,道:“瞧瞧你叫的什么,自个儿拿自个儿当外人,姑娘岂敢放心你近身伺候?既当初做下祸事,便要承担这个后果。

  搁在旁的院子里,不说远的,就是隔壁兰佩院,你早打死了!老老实实倒夜香罢,哪日姑娘消了气,再放你出去也未可知。”

  菘蓝扬起冻得通红的小脸,眼中滚泪:“可我原本是大太太挑来给姑娘当贴身大丫鬟的啊,怎么能让我去倒夜香!”

  半夏啐道:“你也知道,大太太是使你来当丫鬟的,不是使你来骑主子头上作威作福的!快去倒夜香吧,这回你怎么朝里吐口水由着你!不想去也罢,我领你回四奶奶那里,瞧谁敢留你当大丫鬟!”

  菘蓝脸一白。

  她做过的怄人的事,早已过了所有主子的耳,出了关雎院,任哪个院子也是不敢留她的。

  若赶出去,更不妥,这辈子坏名声洗不白。

  若留在关雎院,勤勤恳恳干活,得了施窈的青眼,才可洗白洗白名声,将来嫁人也有选择余地。

  忖度清楚,菘蓝再不敢抱怨脏累差,爬起来,抹着眼泪,背着小包袱,哭哭啼啼去后罩房安置。

  半夏低声说了句“晦气”,便撒气撩帘子入内。

  木香好笑地摇了摇头。

  不知为何,总有种四奶奶要大难临头的错觉。

  明明姑娘看起来十分无害,也没做过什么,只不过爱怼人了点——

  可是!

  从前得罪姑娘的人,莫名其妙就倒霉了,当然,有些是自作自受,但倒霉凑做一堆了,总让人觉着,现世报来得过于及时。

  难道是因姑娘打小爱做善事的缘故?

  木香不敢多做揣测,忙提了茶壶进去。

  施窈来到京城后,前世今生头一回睡炕,冬日里她最爱的就是自个儿夜夜睡的这张大炕了。

  手脚冷了便来炕上坐着,若非觉着久坐身上干燥,她都想一整个冬天在炕上度过了。

  处置完了菘蓝,她先入厢房,爬到炕上盘腿坐着饮了半盏茶,烘暖了手脚,然后叫来柳华姑姑,交给她刚刚赚来的一千两银票。

  欸,捂兜里还没热乎呢。

  罢了,渣爹的银子拿着烫手,要倒霉的,早些花出去吧。

  “去钱庄打散了,换成小额的,五十两二十两的最妥。捐香油钱是个细水长流的活儿,明年夏天来之前,我们要坚持做。”

  柳华姑姑笑道:“姑娘这话听着,像是我也捐了似的。这是姑娘一个人的善心和功德。”

  施窈莞尔道:“若没有姑姑帮忙东奔西跑的,我这善心也没地儿发挥去。我是真认为,做善事是有回报的。瞧瞧,现今老太太和老太爷对我好了许多,这就是福报。

  姑姑吃了饭就帮我快些跑一趟去办好,今儿再多兑换些铜板,给慈幼院的老人和孩子都发几个做新年红包,不须多,十个八个的就成。”

  柳华姑姑满口应下。

  施窈提醒:“府里贴完对联之前一定要回来,做不完的,明年再做也可。”

  那太医一大早来看诊,图的就是看病在年里看,不能在新年看,贴对联之前出府,以免晦气。

  柳华姑姑笑道:“我省的,姑娘放心。”

  说完,便出去了。

  木香半夏等人开始上早饭。

  今天太夫人那里有的忙,要见几位族亲老太太,因此施窈今天的早饭要自己吃。

  虽也满满当当摆了一炕桌的小碟子小碗儿,但味道确实不如甘禄堂的。


  (https://www.bsl88.cc/xs/3747804/1111104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