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算计


董卓在营帐之内踱步,显然还没从刚才的震怒中缓过心神。

  “袁氏兄弟,会不会有下一步行动?”

  李儒想了一会道:“陛下没有找到,短时间内,他们必然不敢行动。

  “传令,封锁此间消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天子失踪之事。”

  李儒摇头道:“相国,此时已经晚了,他们既然敢谋划这等大事,岂能会不派出斥候,我们打猎遇刺,已经耽误半日。儒如果所料不错,此时的消息早已经传出。过不了今日,他们就会知道天子失踪的消息。”

  董卓眉头紧蹙。

  李儒继续道:“相国不必担心,目前情况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天子毕竟只是失踪,儒料定他们不敢贸然起兵。”

  “何以见得?”董卓问道。

  “若贸然起兵,天子无恙归来,这种行径可就等同于造反了,到时候,只要相国让天子下一道诏命,不用相国出手,他们就会被天下人共诛之。”

  贾诩接口道:“李公所言极是,此事的关键还是要尽快找到陛下行踪,只有找到陛下,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董卓点头。

  说来说去,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在刘隅身上,若是他能顺利救回陛下,那这些所有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可他一个文弱读书人,带着一个九岁的天子,真能躲过后面精锐士卒的追杀吗。

  董卓没有什么信心。

  他有些不太确定问道:“陛下真能躲过此难吗?”

  李儒二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贾诩并没有见过刘隅,只听他他诗才很高,有才高八斗之美誉。

  就连蔡邕也对他颇为赏识,没过多久,他从一介庶民,成了天子皇叔。

  自从刘隅成了刘皇叔之后,贾诩就专门对刘隅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推演。

  他觉得刘隅从监牢中出来后,这一路走来,以诗为名,名望不断提高,到最后竟然成了天子皇叔。

  从贾诩的直觉判断,此人不简单。

  这一步步走来,似乎都在算计之中。若真是这样,刘隅就太可怕了。

  李儒倒是见过刘隅,不知怎的,他对刘隅的印象并不好,觉得此人才华有余,勇武不足。

  或许他常年和甲士打交道,养成了他独有的识人观念,他觉得刘隅没有多少这个时代特有的文人风范,反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

  这样的人,如果在军中,必然不会被重视,因为他怕死,他会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他觉得如果遇到生死情况,刘隅一定第一个逃走。

  等他猜想到是刘隅带着天子逃走时,他还是觉得难以置信。按照他对刘隅的了解,生死关头,应该是自己逃命才对。

  李儒想不通,只能用刘隅觉得天子是他的富贵前程,来解释这一切。

  李儒沉思片刻道:“儒觉得很难,皇叔虽然聪慧,可毕竟年幼,加上又无武略,在山林中之中,活命都难,哪里还能躲过那些精锐士卒的追杀。如今只能希望他们能多藏一会,奉先能及时赶到把他们救出来。”

  董卓见李儒这般说,沉默了很长时间。到最后还是无奈长叹。

  “如果天子不幸遇刺,我等只能离开雒阳,退回西凉了。”

  退回西凉,贾诩听到这句话,心中暗惊,如今众人身在雒阳,有天子为凭,天下诸侯才不敢兴兵讨伐,若是离开此地,用不了多久,西凉众人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

  事涉自身安危,贾诩不再藏拙。

  “相国,退回西凉此事万万不可。”

  董卓问道:“文和有何妙策?”

  贾诩道:“天子身死,我等若退出京城,失去了虎牢屏障,到时候随便一个诸侯,就可以攻破我们。”

  “如天子身死,诩觉得相国不但不能走,还要另立皇室宗亲为天子,昭告天下,出兵讨逆。如此这般,相国才能保持主动。”

  另立天子,这事董卓虽然不惧怕,可毕竟先帝无子,若立一个天子,恐怕名不正言不顺。

  董卓看着李儒问道:“文优觉得此计如何?”

  李儒应道:“文和言之有理,天子若身死,天下必然动荡,相国只能以虎牢关为屏障,静观其变?”

  董卓问道:“雒阳是四战之地,三川谷地无险可守,若是敌人占据了三川谷地,顺流而下,雒阳将是一马平川。”

  李儒又道:“若真到了那一步,相国只能退居长安。关东有沃野千里,函谷为凭。”

  “闭关足以自守,开关则可并争天下。”

  “昔年秦曾凭借着函谷关,抵挡着六国雄师,若是没有函谷关,秦早已族灭,那还有后来的始皇帝,横扫天下,统一六国。”

  董卓听到李儒的话,沉思片刻后问道:“关中地势险要,原本是霸业之资,可自从光武帝建都雒阳后,已经有了近两百年。长安残破,人口稀少,恐怕难以维持大业。”

  李儒又道:“相国,这有何难,雒阳繁华,人口众多,只需要将雒阳人口迁入长安,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董卓一听,觉得有理,脸上的神色也缓和了几分。

  “文优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咱家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儒继续说道:“相国,当务之急,还有一事,不可不查。”

  “文优只管说。”

  “刺杀陛下的人混在甲士之中,如今虽然事发,可甲士中还有没有刺客,这件事不可不查。”

  董卓一听,确实棘手。

  “文优有何妙计。”

  李儒说道:“当初相国进入雒阳城中,除了西凉铁骑外,还收编了大将军(何进)甲士,何苗的部曲和丁原的军队。”

  “西凉铁骑绝对忠于相国,这点无疑,丁原军有吕将军在,也可无忧,大将军和何苗的部曲,人员混杂,可重点查验。”

  董卓点头道:“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不知文优准备如何查验?”

  李儒道:“儒觉得就应该从袁氏故吏开始查起,凡袁氏故吏在军中任职的,务必严查,若发现和袁氏勾结者,立刻军法从事。若和此次事件无涉,相国只需要将他们明升暗降,调离军中要职,这样一来,这些人就再也翻不起任何浪花了。”

  董卓心中大赞。

  “文优妙计。既然如此,这件事你觉得交给谁去办,最为合适?”

  李儒呵呵一笑,他心中早有人选。

  “文和,此事就劳驾你去办,不是可否?”

  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自然都明白彼此的用意。

  贾诩心中无奈长叹,自己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这个老狐狸,他怕自己左右观望,故意用这件事,把自己牢牢绑在董卓的战车之上。

  只要自己把奸细查出来,必然会遭到袁氏兄弟记恨,到时候,自己就算要另寻明主,也只能无奈放弃。

  “李公所命,诩岂敢不从。”

  “既如此,务必要严查,绝不可放过一个疑点。”

  “唯。”


  (https://www.bsl88.cc/xs/3746462/1111109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