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退兵
吕布在回虎牢关的路上,遇到带兵出去的李傕,听李傕说带兵去接应自己,吕布在心中一阵冷笑。
若不是李傕在另一条战线之上过早的溃败,让关东联军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自己身上,这场仗根本不可能会失败。
吕布清晰的记得,李傕的任务是牵制,只要他能牵制住一条线的关东联军,就算顺利完成了任务。
可偏偏一个如此简单的任务,李傕还能迅速败下阵来。
吕布有些不明白,甚至更准确的说有些气愤,在那回到了虎牢关后,吕布就直接回到自己住处。
李儒听到吕布回来的消息,心中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吕布并没有投靠刘隅,这一切都是刘隅的计谋,可笑的是,李傕竟然轻易就相信了。
李傕的轻易出逃,直接让自己的计划失败。
更让李傕担心的是, 董卓听到这一次损失八万精锐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斗志。
“文优,关东联军势大,短时间内恐很难获胜,不如退回雒阳,从长计较。”
“如果退回雒阳,虎牢关用不了多久,必然会被关东联军攻破,雒阳无险可守,恐怕不是久留之地。”
“咱家记得文优说过,雒阳待不住,咱们就去长安,长安离咱们家近,做起事来也方便。”
李儒默然。
从心理上他并不愿意放弃雒阳,退守长安。长安地势虽好,可毕竟早已经破败,和雒阳这座二百年的政治中心相比,就算把人口财富都迁过去,短时间也难恢复到雒阳城的繁盛。
“相国,迁入雒阳这件事,太过重大,还需要慎重考虑。”
董卓挪动着肥胖的身子,有些有气无力。
“咱家这些天一直在考虑,虎牢关咱家是待不下去了,咱家今日就回雒阳。”
董卓的这番话,彻底让李儒明白,当年雄心勃勃的董仲颖已经彻底远去了,这些天董卓的雄起,更是一个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随着时间的推移,雄心勃勃的董仲颖终将离去,在肥胖的躯壳内,只留下贪图享乐的大汉相国董卓。
李儒有些心灰意冷,这么多年自己精心谋划,才让董卓从偏远的西凉,来到雒阳,如今仅仅过了两年,就要拱手让出去。李儒不甘心!
他有无数机会能赢,能助相国消灭关东联军,一统天下,可每一次都让刘隅破坏,无数的愤恨涌向心头。
一个恶毒的计划浮现在李儒的脑海,他决定再送给刘隅一份大礼,这份大礼,一定会让刘隅感到惊喜。
李儒很了解诸侯的习性,知道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自己把这个致命的诱惑抛出后,他们就会像饿了无数天的野狗遇到食物一样,不顾一切的扑上去进行撕咬。
李儒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似乎看到在不远的将来,刘隅被关东联军围攻,死在他们手中。
董卓集合完大军,出发回雒阳,和出雒阳时不同,这一次董卓没有骑马,而是早早钻进了马车。
躺在松软的马车之上,董卓心中一阵舒爽,他终于要离开阴冷的虎牢关,回到雒阳城了。
吕布面如表情的骑在赤兔马上,心情五味杂陈,从刚出雒阳时的不可一世,到如今情绪失落,吕布只经历了两场战斗。
这两场战斗,对方都是三对一,在其他人看来,吕布虽败犹荣,可吕布不这样认为,他是吕布,他一个战无不胜的吕布,无论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失败就是失败,没有任何借口可言。
从董卓的肢体语言中,吕布也明显感受到了变化,他在董卓心中的地位,已经极速下降,再难恢复往日的荣光。
高顺跟在吕布身后,看着渐渐远去虎牢关,在心中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李儒还没有走,他给李傕留下精兵三万,让他镇守虎牢关,临行时,他已经给李傕说了无数遍,死守此关,不论任何情况,都不要出关迎战。
看着李傕不停的点头答应,李儒心中并没有多少轻松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他需要李傕在此处最少守住十天,他才能把雒阳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只要过了十天,这座虎牢关丢失与否,对于李儒来说,已经意义不大。
在大军开拔许久,李儒才慢慢登上马车,贾诩依然在闭目养神,这一次李儒并没有叫醒他,而是望着越来越远的虎牢关静静出神。
直到看不见虎牢关,李儒才缓缓收回了目光,这一刻,他眼中的神采已经消失不见,变得空洞无神。
他知道,这一次的离去, 他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里。
贾诩没有睁开眼睛,也能感受到李儒的绝望,他为了报答董卓的知遇之恩,尽心辅佐董卓,他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后,才发现当年的人已经不知不觉间变了模样。
贾诩和李儒在一起的时间不短,他知道李儒的学识和智谋。
在之前的谋划中,李儒没有出现一次失误,每一次都能把握事情的关键,做出最精准的判断,直到遇到了刘隅。
对于刘隅的认知,贾诩从一开始就觉得此人不简单,他曾经细细研读过刘隅的诗作。发现那几首诗,气象各不相同,能同时把各种气象融合在一起的人,该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
从今天来,刘隅的表现,验证了贾诩的猜想,他竟然能和李儒的智斗中,不落下风,光凭这点,天下就无人能做到。
贾诩只是有些可惜,可惜李儒身后的董卓没有了当年的英雄气概,要不然两人智斗很要进行一段时间。
这一次西凉甲士损失了近八万人,关东联军损失必然更重,只要守住虎牢关,关东联军也难攻破虎牢关。贾诩觉得,十几万人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等关东联军粮草消耗完,就会自行离去。
到时候,不但虎牢关危机解除,派一支轻骑趁机杀出,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惜啊,可惜,如此大好局面,竟然因为一位庸主毁于一旦。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至理名言也!
想到这, 他在心中发出一声悠悠长叹。
(https://www.bsl88.cc/xs/3746462/111110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