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逐龙少年志 > 第245章 高祖抚剑

第245章 高祖抚剑


韩信的残剑,是他的精神寄托和信念所在。

  就像他对卢弃说的那样,他毕生都在用这把剑磨砺自己。

  然而,这把剑却在卢义暗中窥探韩信时,被顺走了。

  不过,韩信最近忙于自己的密谋,并不像以前那样日日抚摸着残剑,思考过去受到的那些屈辱怎么抹去,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因此,残剑丢失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发现。

  把残剑献给刘邦的人叫张凤。

  这个名字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陌生。

  以至于刘邦想了很久都没想到张凤究竟在为大汉做什么。

  “臣曾随燕王世子出使匈奴,是使团的卫队长。”

  张凤跪在地上汇报说。

  刘邦想了想,还是对张凤这个小人物没什么印象,态度却好多了。“是朕眼拙了,张将军护卫大汉使团,扬威匈奴,是我大汉功勋。”刘邦目露赞赏,脸上有了几分笑意,往捧在内侍手里的残剑上瞟了瞟,看似好奇地问:“这剑是张将军从长安带来的吗?”

  “启禀陛下,臣也不知道此剑从何而来。”

  张凤如实回答,拱了拱手又说:“卸了使团卫队长的职司,臣一直在陛下驾前做些采买、转运一类的杂事,昨日傍晚,臣接到上峰命令,要将两车大枣从河南运到陛下驾前,便从安邑赶赴河南境内,谁知道半路上歇脚时,臣的行囊中竟多了这把残剑……”

  “那你怎么就想到,要把残剑送到朕这里来呢?”刘邦问。张凤说的有理有据,实际上却在细节处漏洞百出,刘邦实在听不下去了。

  “和那剑在一起的,还有一根竹简和一封密信。”张凤赶忙解释,从怀中摸出了竹简和密信:“臣正是看了竹简,才发觉此事关系重大,绝对比转运大枣重要,便果断放弃原本职司,把剑带了过来。”

  “把竹简呈上来。”刘邦盯着张凤看了两眼,沉声说。

  立刻就有内侍走到张凤跟前,要过竹简,呈送给了刘邦。

  刘邦拿起竹简端详了片刻,递向了侍立一旁的陈平。

  陈平和刘邦相当有默契,竹简一递过来,他就明白刘邦这是想让他认认竹简上的字迹。竹简上只有两行字:长安将有大事发生,请将两样物什送尽快至皇帝面前。陈平看了又看,也没认出是朝中哪位大臣的笔迹。“臣辨认不出。”陈平望着刘邦摇摇头,把竹简还了回去。

  “信!”刘邦眉头皱起,望着张凤说。

  内侍再次动手,将密信送到了刘邦跟前。

  在拆开密信前,刘邦打量着张凤问:“这信张将军未曾看过?”

  “此事关系朝局稳定,臣不敢乱看!”

  张凤战战兢兢地回答。

  “张将军还有别的事要对朕说吗?”刘邦淡淡地笑了笑。

  张凤立刻摇了摇头。

  “这样吧,从此刻起,张将军原有职司全部免去,就留在朕跟前随时听用吧。”刘邦笑着说,摆了摆手,示意张凤可以离开了。

  在刘邦跟前听用,可比受人差遣,干些杂事强多了。张凤喜出望外,望着刘邦兴奋地磕起了头。等到把头磕完,便识趣的离开了。

  卢弃让卢义顺走残剑后,设法交到张凤手里,再由张凤呈送给刘邦,主要有三个考虑。第一,张凤为人可靠,得到残剑和密信后,不会挪作别的用途;第二,陪着卢弃出使过匈奴的人,大多都得到了封赏,只有老实本分,不懂得运作的张凤还在做着以前的差事,没有得到半点好处;第三,卢义与张凤也是见过的,不会弄错人误了大事。

  只是这些事,张凤目前并不知情。

  他还以为自己时来运转,即将飞黄腾达了。

  张凤离开后,刘邦还是没有拆开密信,因为他总感觉这事情充满了阴谋的味道。“审食其人还没回来,可他的探访结果已经送回来了,燕王始终没有给他探视的机会。”刘邦看了看陈平说。

  “也就是说燕王并不想让人知道他的病情了?”

  陈平若有所思地问。

  刘邦点点头,挥了挥手说:“残剑留下,都下去吧。”

  “喏!”捧着长剑的内侍答应一声,把残剑小心翼翼地放在刘邦面前的长案之上,转过身,和其他内侍、宫女们一同离开了。

  大厅里安静下来后,刘邦盯着长案上的残剑,感慨地说:“这剑,朕并不陌生,它是淮阴侯的,当年朕初见淮阴侯时,淮阴侯意气风发,大有气吞九州之势,这剑也是完整的,锋芒逼人啊。”

  “臣下在长安时,曾听坊间百姓流传,淮阴侯这把剑并非是在战场上力战厮杀,用残的,而是他自己亲手弄残的。”陈平说。

  “原来如此啊……”刘邦叹息了一声,仰起脸望着高处,面容多少有些扭曲:“淮阴侯跟朕一样,都是平民出身,可他却对此非常不甘心,穷的叮当响,腰间始终挂着这把剑,还说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是他士族身份的象征,哎,说起来,也许正是为了争这口气,淮阴侯才从一个日日到人家亭长家里混饭,还遭遇白眼的小人物,变成了如今的大汉勋臣,陈平啊,你知道朕为何对韩信一再宽容吗?”

  陈平不敢胡乱猜测,便摇了摇头。

  刘邦说:“朕爱才惜才,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朕常常觉得淮阴侯好像是朕的影子一样,让朕看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陛下这是何意?”陈平眼珠动了动,忍不住问。

  “没什么,这封密信朕就不看了,你让人将信和这把残剑一同送回长安吧,交到皇后手中,她知道该怎么办。”

  刘邦的视线从高处落了下来,拿起韩信视若珍宝的残剑,轻轻地在剑身上,抚摸了片刻,放回了长案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轻抚残剑时,刘邦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久久难以释怀……

  赵国境内,审食其的輂(jú)车刚刚停下,四周忽然扬起了烟尘,眨眼间,便有两匹快马,一南一北狂奔而来。“来人身份不明,小心警戒!”秦礼立刻跳下马车,拔出腰间佩剑,小心警戒起来。


  (https://www.bsl88.cc/xs/3739930/1111088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