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凛冬长夜小说全文阅读 > 第229章 荷兰人的阳谋

第229章 荷兰人的阳谋


“看来得派人好好打探一番长崎港,关于那些荷兰人的消息了。”

  冯保冷冷的说道。

  格特曼这些年与他交流的关于欧洲、非洲、印度甚至是美洲的一些事情。

  冯保明白,仅仅只是一艘普通的欧洲商船,可到不了,遥远的东亚。

  ………………………………

  根据格特曼的说法,欧洲各国都存在着一种名叫‘私掠许可证’的东西,拥有这种‘私掠许可证’的商船,可在战争期间明目张胆的抢劫敌对国家商船。

  至于这‘私掠许可证’是哪个欧洲国家先弄出来的,以格特曼的解释来说,一定是那些无耻的英国人。

  当初西班牙发现美洲大陆,并从美洲大陆运回大量的金银财宝返回欧洲,史称‘西班牙运宝船’,看到美洲拥有如此多的财富,英国人眼红了,随即也派人前往美洲大陆寻宝。

  奈何当时的英国人实力不如西班牙人,不仅没能从美洲大陆寻到财宝,反而还入不敷出。

  因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便向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

  当时那个年代,海盗一旦被抓住,可是要上绞刑架的,然而,拥有了私掠许可证的海盗被抓后,可以声称是奉命行事,并享受战俘待遇,这些海盗也自称‘皇家海盗’。

  这些拥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抢到的货物会分给英国女王,双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如今,英国最出名的海盗名叫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这位海盗,可是英国第一位以海盗身份封爵的人,于1581年4月,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赐皇家爵士头衔,并在1588年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中将。

  此人可是欧洲绝大部分海盗的偶像,能从一名海盗成为贵族,这是多少海盗心中的梦想。

  后来,英国依靠这些海盗的劫掠,强大了自身,同时也削弱了西班牙人,并击败了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

  至此,欧洲各国有样学样,也开始大规模的颁发‘私掠许可证’。

  当然,拥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也不能胡乱抢劫,只能抢劫‘私掠许可证’指定的国家和地区。

  ………………………………

  根据两艘扬字级战舰的舰长从杨三生那里带来的消息,冯保现在可以明确一件事情,普特斯曼的全军覆没以及热兰遮城的失陷,已经引起了荷兰东印度公司高层的关注,根据那些被俘的荷兰人交代,此次派遣舰队返回东南亚,公司高层还下达了另一项命令,一旦舰队战败,立刻颁发‘私掠许可证’,其指定的目标,正是东亚。

  荷兰东印度公司颁布的此项命令,虽然只是买个保险,不过,他们也是为了应对最坏的情况,此举不仅是为了弥补公司对东亚的贸易损失,也是为了打击占据东番岛杨家的势力。

  虽然荷兰人的海军实力强大,但其占领的殖民地太多,要是在东亚连续两次战败,他们可就无暇顾及东亚了,而东亚的贸易利润又不可能分润给欧洲的其他国家,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分给那些海盗,反正海盗拿着荷兰东印度公司颁发的‘私掠许可证’,抢到的财货,荷兰人也能分到一部分。

  要不了多久,非洲、欧洲、印度、甚至是美洲的一些海盗就会像那些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

  这就是杨三生在兵力紧张的时刻,依然要派舰队前往金兰湾组建岛群防御链的原因,就是为了应对,今后那些欧洲海盗的袭扰。

  毕竟在欧洲那些海盗的认知当中,东亚的贸易货物价格高昂,且东亚各国的造船技术落后,并且荷兰人还有垄断东亚贸易的意图和举动。

  如今荷兰人却针对东亚颁发‘私掠许可证’,一些处境艰难想要发财的海盗,亦或是本就眼红东亚海贸利润的海盗,甚至是一些伪装后的欧洲正规军,必然会前往东亚寻求发财的机遇,以及在东亚的落脚点。

  荷兰人此举属于是典型的破罐子破摔,必然会招来大麻烦。

  但相较于被彻底赶出东南亚和东亚,荷兰人反而更倾向于这样做。

  因为,如今的东南亚和东亚的海面上,只有东番岛的杨家拥有制造盖伦船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杨家不想失去他们在东亚亦或是东南亚的海上霸权和贸易权,那就必须要承担起剿灭海盗的任务。

  届时,东番岛杨家疲于应对海盗,也就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了。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损失了部分利益,但却得到了喘息的时间,足够荷兰东印度公司再次聚集大军。

  这招就是荷兰人的阳谋。

  ………………………………

  “不错,宗义成与我军结盟,虽然只是想谋取一些好处,但却从未想过与德川幕府正面对抗,以我对那些天主教徒的了解,他们是不会做出背叛盟友的行为。”

  格特曼也在一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猜,应该是那些天主教徒在起义前,曾试图逃离倭国,只不过,他们没有船只,无法离开,迫于无奈之下,这才只能举兵反抗。”

  “你的意思是,那些天主教徒想要离开倭国本土,只能联系荷兰人或葡萄牙人。因此,荷兰人得到了这个消息,进而发现了宗义成援助天主教徒的举动,然后向德川幕府举报了此事?”

  冯保眼神凝重的问道。

  “不错,这就是我的猜测,倭国的贸易货物虽然比不上大明,但倭国的货物贩卖到欧洲,依然能获取一笔不小的利润,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无法直接用武力驱逐他们在倭国的竞争对手,但他们却可以利用倭国帮他们除掉竞争对手,而信仰问题,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猜测已经接近事情的真相。

  ………………………………

  与此同时,倭国长崎港的码头处,六艘悬挂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旗帜的盖伦船正停泊在此处。

  其中一艘盖伦船的船舱中正闪烁着微弱的烛光。

  “诸位,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根据可靠的情报,威廉姆斯总督率领的舰队已经被击败,并已逃回巴达维亚。”

  船舱内,一名红发碧眼的荷兰人,脸色阴沉,在微弱的烛光照耀下,显得更外的渗人。


  (https://www.bsl88.cc/xs/3727612/1111090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