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读心术:锦鲤崽崽带剧本拯救全家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117章 年产十万斤粮食

第117章 年产十万斤粮食


宴席开始,各种各样用土豆烹饪的菜肴被送上桌子。

  简直要把所有人都香迷糊了。

  酸辣土豆丝脆辣爽口,土豆排骨和土豆红烧肉软烂入味。

  凉拌土豆丝和土豆片清凉解腻,土豆丝饼更是酥脆咸香!

  最受欢迎的竟然是土豆蒸饭和红薯蒸饭,一甜一咸,简直太好吃了!

  王族长被酸辣土豆丝辣的直吸口水,他扒拉了一大口土豆蒸饭,然后满足的说道:“这菜太下饭了!还有这土豆蒸饭,光吃这个不要菜都行!”

  孙成山也吃的停不下来,但还是说道:“没错没错!这一碗土豆蒸饭里,土豆一半,饭一半,土豆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剩下一些米,着实是好东西!”

  大人们对土豆做的饭菜赞不绝口,小孩子和年轻的女人们则更喜欢甜口的红薯。

  佑佑跟堂哥们坐小孩那桌,算上王安和孙小河,也是足足七个孩子。

  佑佑吃辣比较厉害,但之前一直被管着,很少吃重口的东西,今天算是解放了。

  一桌小孩,除了余旺一个人吃辣不行,其他人咣咣炫酸辣土豆丝。

  四月的天气里,都还穿着不薄的外衫,都被辣出一身汗。

  最后小孩这桌也没有输给大人们,一桌子菜吃的干干净净。

  佑佑给自己盛了半碗土豆蒸饭,然后把炖土豆排骨和土豆红烧肉的汤汁,倒了一些在碗里。

  拿着专属汤匙拌了拌,一大口拌饭喂进嘴里,好吃的直接眯起了眼睛。

  其他孩子看了,也学她,最后小孩这桌的汤汁不够了,还把大人桌的全炫了。

  气的大人们又想骂人,又想笑。

  不过都暗自下定决定,一定要种这些新作物,不为别的,就为家里孩子能吃饱饭!

  席吃完了,年轻人们帮着收拾卫生,老一辈年龄大的则坐在角落里说话。

  余林本来要去帮忙收拾的,却被老一辈人围着不让走。

  顺带着佑佑也被留了下来。

  这一顿饭,佑佑可算是敞开了吃,吃的小肚子圆滚滚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开始打瞌睡。

  余林牵着她,让她自己站一会消食,不然现在就睡,只怕是要肚子疼。

  王族长笑呵呵的说道:“能吃能睡,是个有福气的娃娃!”

  话题一转,开始说到这三种作物的种植。

  “也不跟你拐弯抹角了,这我们都是要跟着种的,甚至以后你家干啥,我们都跟着。”

  余林笑着点点:“那是的,都是一个村的乡亲们,余家能带大家一把的,就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

  于是余林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东来叔,成山叔我是这样想的,你们先听听看,能不能行?”

  “你说吧!”

  “如今除了我们原本种的水稻小麦不变,另外要加上土豆、红薯和玉米。村子里的户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以土豆为例,我估摸着一亩地得二百斤的土豆种,这回我家收的一千二百斤,也就只够种六亩地。”

  “我那可是有一百亩地啊,这点土豆种都不够我自家种的。分出去分少了,大家不够种,分多了我这也不够。”

  “要不你们看这样行不,土豆时间短,一般两个多月就能收了,这一茬我先自己种,一千二百斤土豆种种六亩地,到时候能收两万四千斤!”

  “两万多斤的土豆种,不仅够我自己家种,拿出来一些给村子里分,也是完全够的!”

  一家十亩地,土豆种只要两千斤,年产都是四万斤,这还只是土豆。

  红薯的产量更高,按十亩地来算,每亩二百五十斤的红薯种,只要两千五百斤,年产就是五万斤。

  玉米也是同理,十亩地一百五十斤的种子,年产就是一万斤。

  十亩地一年产十万斤粮食,说出去怕是都没人信。

  如果家里人多,再勤快一些且能吃苦,种个十多亩,二十亩那也是没问题的。

  要知道如今市面上可没有这三种作物,一旦涌入市场,只怕会遭来疯抢。

  余家村的人都吃过土豆红薯做的菜肴了,所以他们也信这东西肯定也卖的出去。

  十万斤粮食,即便没有大米卖的贵,就算一文钱一斤贱卖,也能赚十两银子。

  要知道,现在出去上工干活,一年时间只有半年的活,都还是多的,按三十文一天的工钱,一年到头省吃俭用,都才赚五两银子。

  更何况谁会这么傻,把这市面上没有的吃食,拿去一文钱一斤贱卖?

  王族长和孙成山仔细思考了一下,也发现余林说的在理。

  况且不就是等两个多月吗?

  这么多年勒紧裤腰带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两个多月了!

  再加上如今家家户户的地里都是快成熟的麦子,和即将插秧的稻苗。

  想要种新作物,就得像余家一样重新开荒。

  余家有钱,请村里人帮忙开荒,其他人可没有,还得自己一点一点开。

  收小麦,插秧,开荒地,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再等两个多月并不多!

  就在王族长和孙成山决定同意余林的建议时,余林又说话了。

  “还有年前养兔子的事儿,我记得当时好几家都在问我,不知道今年他们还有没有想法。”

  “兔子这个东西繁殖的很快,我家要不是往山里放了些,只怕现在前后院到处都是兔子了!”

  余林前年年底抓的两只兔子,如今已经成了老兔子,不怎么下崽了。

  但耐不过它们的后代厉害啊,一个月一窝,一窝最少六七只,最多十一二只,几乎都能成活。

  去年他不仅给城里酒楼卖了不少兔子,往山里还放生了不少。

  家里的兔皮兔毛都有不少,硝成皮子,让刘氏再一缝合,拿去城里也能卖上价钱。

  即便不卖,自己做衣服穿也是很暖和的。

  所以说兔子几乎全身都是宝。

  听余林提到这个,王族长问道:“前几天都还托我来问呢,你是怎么打算的?”

  余家养兔子赚钱是让人羡慕,也有人去山里抓了准备自己养。

  先不说这兔子不好抓,即便抓了回来也不好养。

  不吃不喝,没多久就死了,娇气的很!


  (https://www.bsl88.cc/xs/3723587/111110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