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小说最新章节 > 第134章 三棱军刺

第134章 三棱军刺


“无妨。”

  徐晋微微一笑,语重心长的告诉对方,与其担忧人家仿制,不如自己把产品的品质做上来,让这“南澳出品”四个大字成为金字招牌。

  随后赵元基向大将军报告,海上商队倒腾盐.皂.茶.丝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每年大约能盈利八九万两银子。

  接着他表示,那些欧洲夷商最是喜欢瓷器和丝绸.茶叶这几样,如果能自行生产这些东西,或者拥有稳定的收货渠道,将能得到暴利。

  徐晋深以为然,他知道在这个时期,瓷.丝.茶这这些东西在欧洲的宫廷十分流行,备受皇室.官僚的青睐。

  “我知道了。”

  “以后这海上商队就叫赵氏运司吧,汝为总司务,统御一切事务,日后需尽心尽力,为我保乡军多赚些银子才是。”

  “除了该拿的俸禄外,根据运司的总盈利还会给与汝相应赏银。”

  赵元基闻言一喜,有了大将军这句话,以后他再也不是寻常的民间走私商了。

  背靠着保乡军这棵大树,那些献出去家财,赚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过了一会,匠部来报,原来是那拉膛火枪的样品已经做出来了。

  “哦?快去看看。”

  徐晋听到这话心中一动,连忙在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上阳河畔。

  此时,铳坊外,头发稀疏的匠头几人已经在此恭候多时。

  “小的参见大将军。”

  “免礼了,东西呢?让我看看。”

  在匠头的示意下,身旁的学徒连忙从工坊里将一支火枪拿了出来。

  徐晋接过一看,此枪正是之前从红夷人手里购得的燧发枪,制作精良,手感极好。

  而这枪管中,隐约能看见四根螺旋状的线条,虽然还有些毛躁,但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膛线”了。

  匠头表示,自从上回听完大将军的话后他就茅塞顿开,立马找来几个帮手一同先将那拉床做了出来。

  这拉床别的都好说,就是膛刀的硬度始终不够,后来经过不计成本的实验,这才造出了可堪一用的镗刀。

  限于材料问题,这镗刀的质量很不稳定,基本上钻上两支火枪就要报废。

  徐晋听的默默点头,随后问道:

  “这线膛枪的废品率如何?”

  “这...”

  匠头踌躇片刻叹道:

  “不瞒大将军,就算不考虑刀头消耗,十支铳也只有三四支能成功。”

  “余下的,皆废了...”

  “不计成本的话,月产几何?”

  “大约二十来支吧,若是多增派点人手,应该能提高到三十支。”

  徐晋默然,如今铳坊的各级匠人约有两百多名,升级工艺和管理之后,普通的火绳枪可月产三百支。

  至于燧发枪,簧片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主要是缺乏优质燧石,不过此物虽然难买,但也多少能从夷商那里搞到一些。

  目前,铳坊已经在仿制红夷人的燧发枪,质量还不错,平均一支的造价大约在三两银子左右。

  按照七成的废品率来算,这每支线膛枪的成本已经有差不多十两银子了。

  “先造五十支吧。”

  徐晋想了想后问道:

  “若是将铳坊产能全部用来造燧发枪,月产几何?”

  匠头闻言,连忙在心里计算起来。

  “约一百七八支,不超过两百支。”

  “明白了,那就这么办吧!”

  “品控上要多加把关,出现炸膛.开裂的质量情况军中可是会追责的。”

  “小的明白!”

  突然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徐晋连忙补充道:

  “所有火枪,口径都需相同,最好分毫不差。”

  “遵命!”

  匠头连忙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尽责。

  两人沟通了一会后,便到了试射的环节。

  在徐晋的示意下,一名亲兵将那支钻了膛线的燧发枪抓住,好奇的打量了片刻后,端起来直接瞄准了五十步外的一棵杨树。

  “砰!”

  木屑四溅,如雪花般飘落,铅弹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直直地嵌入树干深处,仿佛要将整个树干穿透一般。

  "大将军,这铳实在是太准了!"

  那名亲兵瞪圆了双眼,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盯着手中的火枪。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子弹击中的位置竟然与他瞄准的地方完全一致,分毫不差!

  这种准确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换作是寻常的火绳枪,铳子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不错!”

  徐晋眼前一亮,表示让他再试试更远的地方。

  过了一阵,意犹未尽的亲兵这才依依不舍的将火枪放下,然后满脸兴奋的报告起来。

  经过测试,此火枪的最大射程约四百步以外,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尚能保证一定的命中率,能够击中人体大小的目标。

  一百步之内,可谓是指哪打哪,几乎不用考虑弹道下坠的问题。

  而那几个匠人看的一脸惊叹,原来在铳膛中凿出这线条竟有如此妙用,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们不禁为大将军的博学.睿智而感到深深的敬佩。

  徐晋听完很是高兴,这玩意虽然还没法和后世的枪械相提并论,但也最起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为了以示区分,他便为其取名为:“猎枪”,  正是用来猎杀敌军的军官。

  接着,徐晋又来到铁坊,这里是负责打造刀剑枪矛的地方,数百匠人赤裸上身挥汗如雨,那一块块烧红的铁坯在大锤和小锤的锻打下逐渐成型。

  在这里,套筒式刺刀已经正式开始投入生产,准确的来说,应该称之为军刺才恰当。

  此前保乡军使用的正是矛头式刺刀,这玩意虽然能让火枪兵拥有近战能力,但却先天性有着致命的缺陷。

  这种刺刀由于结构问题,在枪口加装十分不便,稍微细一些便会掉落,粗一些又塞不进去,而且装上此物,就没有办法射击。

  而套筒式刺刀便可完美解决这两点,因此徐晋早就命匠部着手研究此物,如今总算有了成效。

  限于工艺,如今的刺刀无法做成匕首的模样,否则会因为材料不过关而导致制造困难.稍有碰撞便容易损坏。

  即便不计成本造出来,其高昂的造价根本无法用来大面积列装。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徐晋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三棱军刺”。

  这玩意对材料的要求不高,以目前的冶炼技术基本可以满足。

  强度.杀伤力.成本控制都很出色,除了不能劈砍外几乎没有缺点。


  (https://www.bsl88.cc/xs/3715057/1111099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