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小说阅读 > 第219章 硬气自焚

第219章 硬气自焚


“杨延昭在奏报里也没有详说,我等还是先禀明陛下之后再做打算吧。”

  枢密院今日当值的副使是内阁次辅毕士安,他一时之间也不能断定,此事与大周朝堂中的那些高丽籍官员有无关联,便没有与姚内斌细说,抓紧将这封奏报送到了柴宗训面前。

  柴宗训迅速过了一遍杨延昭送来的奏报,心想,高丽的反噬是不是来得太快了些?

  “陛下,是否要传旨杨延昭出兵襄助?”

  “助谁?”

  毕士安的话,到了嗓子眼,一下子又被柴宗训给噎了回来。

  “自是出兵助高丽王平定此次纷乱,若是高丽的朝局乱了,我大周恐怕也会受到波及。”

  柴宗训心想,毕士安果然是一个性直秉正的人,平日不仅严以律己,还宽以待人。

  “高丽此次纷乱,让杨延昭不必理会,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毕士安不是很能理解柴宗训的用意,高丽作为大周附属国,自是宜治不宜乱,此时大周不应该竭尽全力保下高丽王王诵吗?

  “陛下,臣不解。”

  “高丽不会永远只是附属国,他们或脱离大周掌控,或彻底消弭世间,朕之所以让杨延昭不要插手,就是想看看高丽王会如何抉择。”

  话毕,柴宗训缓缓转过头来,直视毕士安。

  毕士安蓦然与柴宗训那双如渊眼眸交汇后,似乎看透了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意。

  “臣明白了。”

  毕士安个性耿直,而且是大周朝堂举足轻重的文臣,柴宗训无法据实以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高丽的未来其实早已注定。

  出了福宁殿后,毕士安后背一凉,或许从柴宗训命韩通出兵高丽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留后患。

  “童海,传命监察院,让符昭愿好好查一查那几个高丽籍的官员,只要他们不闹得太难看就行。”

  “是。”

  半月后,当杨延昭得知柴宗训的旨意后,高丽朝堂的僵局始终没有打破。

  韩彦恭等人数次挟持民意,言道高丽王室凋零,倒不如将高丽托付给宗主国大周,还可保住王室尊荣。

  高丽官员已有数日不朝,一部分跪在了宗庙,一部分跪在了宫门,试图胁迫高丽王就范。

  “他们……这不是谋逆是什么?!”

  部分老臣劝说王诵赶紧向周军杨校尉求助,派兵镇压,将这些逆臣一网打尽。可西京的声势闹得如此大,王诵就不信周军没有收到丝毫的风声。

  如今,周军之所以会无动于衷,不过是早已决定当一个旁观者。

  眼下,高丽民间、朝堂皆加入到了劝服高丽王退位的阵营中,失去武将护佑的王诵这才彻底感受到了孤立无援。

  “既然周军选择袖手旁观,那孤便拼这最后一回,带走他们,也算不负先祖。”

  当夜,王诵组织宫中亲卫,杀往几位最开始主张让其退位的朝臣家中。

  这些人看见来的都是王诵亲卫,还以为是请他们入宫相商大事,一个个毫无防备地就将人请进了门。半个时辰后,西京城中好些个高丽重臣,皆遭了毒手。

  第二日一早,王诵之举反而引起了普通高丽朝臣的逆反心理,他们趁着早朝之前,义愤填膺地聚集在了殿外,只为声讨王诵。

  “大王可知,此举绝非圣君所为!”

  “高丽已是垂死之态,大王又何必如此?”

  “你个暴君,他们皆是为高丽尽忠之人……”

  ……

  “说够了吗?说够了的话,你们便去替孤探探路吧。”

  王诵一挥手,亲卫瞬间将所有离宫的殿门全都关闭,抄起弓箭就开始无差别的绞杀。

  这可吓懵了还在用言语讨伐高丽王的臣子,他们皆慌作一团,开始四处寻找可用以遮挡身体的物件。

  可他们躲避的速度,哪里会有弓箭手的速度快,不出一会,方才还十分嘈杂的大殿之外,只剩下躺了满地的尸体。

  王诵十分满意自己的“作品”,他做此最后一搏,并不是为延续高丽的王位世系,只是单纯想让这些依靠出卖高丽利益,而得到大周青睐相加之人,走在他的前面。

  王诵此举,相当于拔除了整个站在大周一边的高丽官僚集团,没有给大周留一个“狗腿”。

  后柴宗训得知,竟有种想要感谢王诵的想法,亏得他一波带走了这么多人,不用劳烦他再对这些墙头草许之以金钱、厚禄。

  昨夜西京之变,早已引起了杨延昭的注意,他一大早就派出了士卒,本想要借着保护高丽王的由头,派兵入宫。

  谁料杨延昭的动作,还是比那些急切想要找高丽王对峙的官员,慢了一步,也比王诵慢了半步。

  待周军来到宫门口时,大门早已紧闭,杨延昭顿觉不妙,便命人赶紧破门。

  此时王宫之中竟然升起了滚滚浓烟,冒出了亮眼的火光,没过多久便吞噬了不少宫殿。

  “快!”

  在杨延昭的催促下,宫门被周军撞破,大家伙这才发现,越往里走,尸体就越多。按照现场的情况来看,此地定是发生了一场单方面碾压式的大屠杀。

  “这些人都是文官,身上没有武器,且皆因箭伤而死,我们务必要小心为上。”

  在杨延昭的提醒下,周军十分谨慎地往前推进,可却始终不见高丽王的踪影。

  待到下属来报,高丽宗庙似有不妥之处,杨延昭才暗道不好,急忙赶到此地。

  只见火舌已将高丽宗庙完全吞噬,里面即使有人,也不会有生还的可能性。

  周军从火势中,看到了不少作高丽亲卫打扮的人,也隐约看到了被他们合围在正中间,身着郡王服饰的少年。

  高丽王在诛杀完手下大部分高丽臣子后,便在亲卫的护送下,进入宗庙自焚。

  王诵宁死也不愿意失去高丽王的头衔,不愿丢弃先祖的荣誉,尚有几分硬气。

  “不必救了,待火势渐小,我们再为高丽王收尸吧。”

  杨延昭此时前来,不过是为了昨夜之事,准备质问高丽王。哪知他竟遇上了此事,既然高丽王人已经死了,那么柴宗训的打算想必很快便能成真。

  昭武二十九年十月,高丽王王诵绞杀尽了那些他认为“不忠不义”之朝臣后,便随同王室亲卫一起自焚于宗庙。王诵死后,高丽宣告灭亡。


  (https://www.bsl88.cc/xs/3708407/111109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