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 > 第285章 太孙&诸子

第285章 太孙&诸子


“好!朕就是欣赏你这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气。你放心,所有雇工工钱,皆由朝廷与皇室来出,朕会在每年的税银中拨出一成给你,皇室私库也会助你,你大胆地放手去干吧!”

  “臣领旨!”

  内阁众人皆以为张齐贤此去,定会两手空空地回来。

  谁知,张齐贤竟真的从柴宗训那里领回了一项重任。

  除此之外,张齐贤还向柴宗训请旨,现任交运部尚书田重进已然年老,不如令其致仕,再换个年轻点的来主理交运部,也好担此大任。

  这么做虽对不住田重进,但张齐贤也是为了驰道早一日完工着想,并无私心。

  柴宗训听后也颇觉有理,遂准许田重进告老还乡,升任原工部侍郎张知白为新任交运部尚书,协助张齐贤主理驰道修建一事。

  张知白素有清廉节俭之名,不畏权贵、不惧苦难,配合张齐贤行事,再合适不过了。

  驰道正式开始修建之后,工学馆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不少百姓见状,纷纷将家中子弟送往学馆进学。

  没想到张齐贤此举,倒是在不知不觉间替学馆扬名天下。

  钱有了,人也有了,张齐贤正准备铺开手脚,大干一场。

  要将大周所有州府相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齐贤与张知白合计着,最快速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铺路面所用的材料,进行统一制作,并在大周境内多个工坊同步建造。

  如此一来,驰道便可形制一体,也有利于日后车马行走。

  且将修筑驰道所需的材料,浇灌成长条状后,也便于工匠铺设,缩短工期。

  张齐贤领着交运部铺开来干,一下子就让交运部成为了往后数年内阁最繁忙的地方。

  元圣七年十一月,足月待产的太子妃魏昭堇,历经一天一夜的阵痛,终于在第二日的日出时分,生下了太子元明的嫡长子。

  喜讯传至汴京城时,柴宗训正在宫中,检验张齐贤送来的条状筑路材料。

  听闻消息后,柴宗训大喜,当即下旨将“皇太孙”之位赐封给了这个孩子,并为其取名“弘基”。

  “弘基”二字,足以见得柴宗训对皇太孙的期望之重。

  皇后李纯妍得知后,没有抑制住心中复杂的心情,当即流下了热泪。

  数年期盼,终于在这一刻得以实现,李纯妍如今没有别的心愿,只求这孩子能够好好长大成人,从太子元明手中,顺利接下大周的基业。

  皇太孙诞生,举国欢庆,这意味着继太子之后,大周第三位继承人也已确立。

  “太好了!希望皇太孙殿下也能像当今圣上与太子殿下那般……”

  “谁说不是呢,太子成婚数年,好不容易生下嫡子,定对其寄予厚望!”

  “听说梨花巷宋家大嫂也得了个大胖孙子,还与皇太孙同一日出生呢!”

  数日内,皇太孙几乎成了汴京城中人人热议的对象,言道此乃大周兴盛之象。

  如今太子嫡子已然平安降生,柴宗训心想,也是时候让其余诸子定下婚约,尽快成婚,为大周皇室开枝散叶了。

  继太子之后,头一个要操心的当属元晖,不过他眼下还在京南府,负责新都营建一事,柴宗训的意思是可以先将人选定下来,待日后再成亲也不迟。

  第二日,柴宗训向李纯妍提起了诸子的婚事,希望能够问过他们本人,以及各宫妃嫔的意见再做打算。

  “元时与元昑的婚事,则交由皇后来定。元时虽已出继,他的婚姻大事还是得大内做主,此事劳烦皇后了。”

  柴宗训能如此放心地将二人的婚事,交由皇后来决断,无非就是因为二人,绝无继位之可能。

  皇后李纯妍亦是心知肚明,只是并未拆穿而已。

  不过元昑养在李纯妍膝下也有多年,要是说没有半分情意,那绝对是假话。

  但这情意始终比不过稳固太子之位来得实在,李纯妍已在心中为元昑盘算好了一门亲事。

  “陛下放心,臣妾定尽心替他们二人相看。”

  当晚,柴宗训驾临睿思殿,与李云烟相商,想要为元晖选定一门婚事。

  “韩通之子、镇国公韩微有一嫡女,恰与元晖年纪相仿,名唤洛瑶,朕想为他们二人赐婚,烟儿意下如何?”

  李云烟愣住了,她本想开口拒绝柴宗训的好意,眼下元晖尚在京南府,此事还需问过元晖本人以后,她才好点头。

  李云烟也明白,柴宗训之所以定下镇国公之女的良苦用心,无非是想让元晖再多一重保障。

  日后若是柴宗训不在了,太子登基称帝,李纯妍说不定会百般为难他们母子。

  元晖之妻出自镇国公府,也可让李纯妍多一分忌惮。

  “臣妾自是欣喜万分,有镇国公府的嫡女做臣妾的儿媳,臣妾还有何可挑剔。只是,元晖那里,是否要问过他的意见?”

  “不必了,朕想他也会明白的。赐婚之事宜早不宜迟,朕过几日便下旨。”

  几日之内,皇后便替已经出继越王为嗣的元时,定下了审计部尚书楚珩之女楚初南为妻,此女颇有其父之风,尤擅算术。

  元昑良配,李纯妍则是瞧上了尹崇珂次子、尹昭辑之嫡女尹兮盈。

  元昑生母虽是大周罪人,但好歹生前亦是一国公主,李纯妍特意避开了文臣武将,选了依靠海贸起家的尹氏一门,别有深意。

  柴宗训其余诸子,皆由其生母做主,定下了婚配之人,呈报给了柴宗训。

  王淑妃与潘贤妃则是各自挑选了母家未出阁的女子,只为亲上加亲。

  王淑妃替元昭定下的是王溥幼子、王贻序之女王悦儿,潘贤妃替元晔定下的是潘美幼子、潘惟熙之女潘承苒。

  王潘两家虽家世显赫,但两人看上的女子,其父官职皆不算高,柴宗训也就点头同意了。

  至此,所有适龄婚配的皇子,包括柴宗训名义上的“侄子”元时,皆已定下了良人,只待选定吉日成婚。

  从诸位皇子择定的人选来看,王淑妃与潘贤妃很明显是想让各自母家,再续嫁入皇家的荣耀。

  皇后李纯妍选的人,其母家地位虽不显,但楚珩与尹昭辑,一人握着审计部,另一人则与海关部关系密切。

  这两个部,皆是手握大周财权的地方,李纯妍此举也是在为太子元明铺路。

  眼下太子门下文臣武将不少,就是这钱财攥得并不如前两者那么紧,李纯妍也算是补齐了这块短板。

  不过最令众人侧目的,还得是柴宗训为二子元晖定下的人选,镇国公之名,在军中的地位可不低。

  韩通可是唯一一个在柴宗训生前,就公告天下的入阁名臣,份量可想而知。

  知晓柴宗训为元晖定下镇国公韩微之女后,李纯妍灌了一大口的凉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韩微之女李纯妍也瞧上了,但她知道,即使她开口为元时或元昑求娶韩氏女,柴宗训也不会答应。

  镇国公之女本应与太子元明相配才是,奈何太子元明身边已经有了两位良娣,让国公之女入太子府做一良媛,李纯妍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

  没想到,柴宗训竟然将人直接赐给了元晖,如此抬举李云烟母子。

  李纯妍也知,这是柴宗训在为元晖找靠山,有了镇国公府的支持,他日太子若想要对元晖如何,还得仔细斟酌为上。

  当赐婚的圣旨传至京南府时,元晖还在工地忙活,当他听说旨意上,是为其赐婚的内容,起初并不觉得惊讶。

  自从皇太孙降世以来,元晖就已猜到,柴宗训或许已在打算为其余诸子赐婚。

  待元晖听完圣旨的内容后,他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动容,忍不住问了一句。

  “确定是镇国公韩微之女吗?”

  “二大王这是说得哪里话,陛下亲笔在此,怎会有假?”


  (https://www.bsl88.cc/xs/3706895/1111084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