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完整版 > 第64章 假途灭虢计

第64章 假途灭虢计


当王国梓接到去汝宁作战的命令时,他就知道:

  大明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接下来,将会是异常惨烈的郏县之战。

  ……

  在和李自成决战前,大明仅剩三个可战的兵团:

  其一,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团。

  论实力,这支军团应该是最强的。

  但他们需要镇守山海关防御满清,根本没办法对关内战场起到任何的作用。

  当然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在大局已定后,引清军入关,给了李自成致命一击,也算是为旧主报了仇!

  ……

  其二,就是左良玉的九江军团。

  论人数,这支军团应该是最多的;巅峰时,左良玉号称拥兵八十万。

  但左良玉部刚刚在朱仙镇一战中,被李自成骑脸输出,遭遇了惨败,已经打出了心理阴影。

  他们敢不敢如期北上,那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就是驻守在潼关的孙传庭军团了。

  他们已经是北方明军最后的一点老底子了。

  换句话说,大明经过了孟家庄之战、襄城之战、朱仙镇之战、冢头之战、汝宁之战等战役后,已经交出了战场的主动权,双方攻守已经易位!

  此时的孙传庭,还是异常清醒的。

  他认识到:当前的明军,在野战中与李自成硬碰硬,已经不可取。

  为今之计,就是据险而守,利用喘息之机恢复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密切监视流寇的动向。

  当时,李自成手下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日益凋敝的河南,可支撑不起他们的粮饷。

  只有等到李自成大军饥疲之时,才是朝廷重新掌握战略主动权的最好时机。

  可以说,这种等靠要的做法,非常的消极。

  可笑的是,在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这几乎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最起码,李自成占领的河南一带,由于连年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确实无法给养一支庞大的军团。

  可惜的是,崇祯帝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心想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他最终没有采纳孙传庭的建议,反倒是一个劲的催促他出兵决战。

  很难想象孙传庭当时的心情。

  说愤懑?

  君要臣送死,臣不得不死!

  说绝望?

  寸寸疆土皆成血,拱卫河山报君恩!

  这一刻,孙传庭仿佛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挥泪出兵。

  ……

  九江。

  当左良玉接到朝廷要他北上的命令后,手下的部将都是脸色一变。

  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去年的朱仙镇大战。

  那一战实在是太过的惨烈!

  战争一开始,左良玉并没有在李自成手下吃什么大亏。

  反而,他受到了队友的背刺,被督师丁启睿霸占了几十匹战马。

  左良玉对李自成不敢龇牙咧嘴,但卖队友那可是卖出了经验。

  当总攻前一天,他的部下就鼓噪奔突,冲向了友军的营地。

  各支明军都不知状况,也争相退走。

  左良玉则趁机把各营留下的骡马都给抢走了。

  这还真是:从哪里吃了亏,立马从哪里加倍找补回来。

  只可惜,这是战场,不是儿戏;没有顺利下场,就不可能顺利的带走身上的筹码!

  ……

  接下来,李自成并没有放过左良玉,而是利用放风筝的战术,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追杀他。

  他早已安排人手,在左良玉必经之路上挖了宽、深各五米,长达百里的长沟。

  等左良玉的部队被沟渠阻断时,李自成突然在他们身后发力,一通乱杀。

  当时,左良玉的士卒都慌了神,纷纷跳进深坑;死于相互踩踏的,就不知凡几!

  《明史》中记载:

  “下马渡沟,僵仆溪谷中,趾其颠而过。”

  此一战,左良玉的精锐部队损失大半,器械损失无数;单是骡马的损失量,就达到了上万匹!

  还真应了那句:河南挣钱河南花,一分甭想带回家!

  自此之后,左良玉及其部下,就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再不敢跟李自成正面对抗了!

  从朱仙镇之战中,也可看出左良玉的为人:

  他对所谓的友军,从来都没什么袍泽之情;相反,还睚眦必报,不顾大局。

  他对自己的对手,却是得意时猖狂、失意时绝望;面对得失成败,他都无法淡然处之!

  这样的人,在心性坚定的对手面前,简直是送菜!

  ……

  此时,左良玉拿着北上的命令,对着众将道:

  “孙督师的命令,命我等北上汝宁,夹击闯贼。

  各位怎么看?”

  左梦庚先开口道:

  “父帅,这是乱命。

  经过了朱仙镇一劫,我们兵员虽有所恢复,但战力根本不能跟旧部相比。

  加上,王允成部又刚刚被王国梓给吃掉了,实力又下降了一大截。

  再加上,从九江到汝宁,何止千里。

  李自成只需要以逸待劳,我们就成了一支疲师!

  我的意思就一个字:拖!”

  左良玉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上次被李自成按在沟里摩擦,他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其他人有什么想法,也议一议!”

  金声桓身为外五营大校之一,和王允成一样,也是世袭军户,彼此感情莫逆。

  此时,他开口道:

  “大帅,针对少帅的提议,我也想谈几点感想。”

  左良玉示意他接着说。

  “孙督师的命令里,可没说到粮饷、军械,算是默认了我等想办法自筹。

  我倒有个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以解决粮饷,也能不违抗北上的命令!”

  左良玉闻言一喜,开口道:

  “说说看!”

  “我等可以借道湖广,从武昌、汉阳一线北上。

  王国梓斩杀了王副将;我等可以假途灭虢,正好用他的人头来祭奠王贤弟!”

  左良玉听到他要为王允成报仇,脸色也不由得阴沉了下来。

  上次,崇祯帝下令诛杀王允成。

  最终,是他出面,才护住了这位手下。

  这在当时,赢得部将的拥戴,让他有种救世主的飘飘然。

  然而,王国梓无情的一刀,砍了王允成的头,也连带着将他劈落凡尘,算是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按照他睚眦必报的性格,这个仇,他一定要找机会报还。

  想到这里,他下定了决心,冷厉的道:

  “好!

  我等就奉命北上,先去会会这个王仪宾!”


  (https://www.bsl88.cc/xs/3706082/111110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