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完整版 > 第161章 给皇帝找事

第161章 给皇帝找事


吴珄听了此话,就知道驸马爷对小皇帝的伎俩心中有数;于是,也不再赘言。

  他悠悠的道:

  “驸马爷,陛下虽说是刚刚登基,但也不能让他太闲了。”

  王国梓一听,便问道:

  “吴大人,你有什么法子,让陛下消停些?”

  “您觉得大婚如何?

  每次大婚,都会搞的民怨沸腾;加之皇上年少慕艾,应该对选妃非常上心。”

  王国梓听了,眼前一亮;不过,他很快就摇了摇头道:

  “不行!

  这个只能作为一个引子,治标不治本。

  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

  新帝登基,不管是发百官将士银钞,还是大婚,亦或者准备北伐,都离不了一个字:

  钱!

  是时候找人,给陛下上一堂财税课了!”

  吴珄一听,眼中精光一闪,不得不赞叹道:

  “驸马爷这一招,果然高明。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咱们的隆武帝,要想有所作为,就必然要征税,只能朝乡绅开刀。

  到那时,这位称孤道寡的小皇帝,恐怕就真的成孤家寡人了!”

  王国梓也幽幽一叹,继续道:

  “新皇即位,可以暂时安抚天下军民;我要得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南方。

  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北伐,与鞑子们过过招。

  等我北上归来,希望陛下经过现实的挫磨后,可以成熟起来!”

  “……”

  朱慈烺这个隆武帝,屁股还没坐热,就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其实,他也明白,如果手中无人,那就没人听他的。

  所以。他也在悄悄培养心腹。

  另外,他还私底下让几个投靠过来的臣子和内侍,去接触王国梓手下的几员大将,想把他们争取过来。

  作为皇帝,他给出的条件,听起来也比较优厚:

  几位将军都可独领一军,镇守一方;并且可以封爵!

  不过,当崔文荣一问起粮饷等实际问题时,说客们可就抓瞎了。

  有想了解情况的,还主动开口问道:

  “将军,你现在的饷银有多少?”

  崔文荣悠悠的道:

  “我是第一师的师长,每月能拿到手的,相当于一名总兵官一年的饷银。

  并且,驸马爷照顾我们,专门开了几家作坊,允许有特殊贡献的文武官员投份子钱进去,每季度都有分红。

  此外,驸马爷在关外还开了新马场,还在汉江边建了不少的园林。

  我有幸,除了可以分一套园林外,每年还可以分八匹战马!”

  国事莫大于戎,军政莫及于马。

  这位说客,正是南京太仆寺的一名员外郎,以前就在滁州养马,相当于大明的弼马温。

  他自然清楚:

  拥有马场,并能将战马作为代步工具发给属下当福利,那是多么的奢侈。

  此时,他只觉得自己枉做小人了。

  自己手中,只有隆武帝的一封封爵旨意;

  除了外表光鲜亮丽外,似乎还不如那八匹战马来的香。

  这一刻,这位弼马温恨不得让崔文荣引荐一下。

  因为有这般好的条件,他也想给驸马爷牵马坠蹬!

  其他的说客,也在马进忠、惠登相、黄得功等人面前吃了瘪。

  因为这些兵头都无比的现实,张口就是要粮要钱。

  这让一众说客暗骂他们不思尽忠报国、都掉进钱眼里之外,就是对驸马爷给出的高福利羡慕嫉妒恨!

  ……

  很显然,在钞能力面前,朱慈烺算是完败,这让他不由得感叹: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隔天,王国梓还给他添堵,为手下的几个兵头请封。

  隆武帝一听他的话,就知道自己私下里搞的小动作被发现了。

  为了不激怒王国梓,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他的所请,将当初承诺的爵位一一兑现。

  可以说,第二局,他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再一次完败。

  ……

  既然王国梓这里铁桶一块,隆武帝就想着接触外军,让他们进京来制衡王国梓。

  结果,左良玉一听说要去跟王国梓扳手腕,立马就将说客给赶了出去。

  开玩笑,他的外五营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呢;他可不想继续去送菜!

  其他各地的藩镇,除了福建郑氏外,应者寥寥。

  郑氏除了垄断海贸外,在福建也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正好,他们并不缺钱缺人,缺少的只是官方的名义。

  而隆武帝能够给他一个福建总督的官位,二者自然一拍即合。

  不过,郑氏也较为谨慎,并没有直接跟王国梓放对的打算。

  ……

  隆武帝在策反和收买两条计策下,都没有拿到心心念念的兵权,只得找来史可法商议对策。

  史可法这个兵部尚书,自然不想王国梓一家独大,也计划着训练新军。

  只是,他向朱慈烺伸手要钱时,才发现:

  这位皇帝,完全是个空心大老倌!

  ……

  “陛下,王驸马手下兵强马壮,自然脱不开钱粮。

  如果陛下想训练新军,恐怕也是所费不赀。

  这事,臣建议还是请户部给个章程。

  否则,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办法,隆武帝只得又找来了新任户部尚书钱谦益,想让户部出钱练兵。

  但钱谦益的一句话,就让小皇帝彻底绷不住了。

  “你说什么?户部没钱?那钱在哪里?”

  钱大佬不得不甩锅道:

  “如今连年大灾,再加上各地流寇四起,地方上田赋、人丁税等,早就很难征讨。

  而相对稳定的税监、矿监、盐监等,全是司礼监掌控。

  民间有说法:

  天下财税,户部只占其三;剩下七成,都进了司礼监!

  陛下,这钱还得从您的内帑出。”

  “……”

  等朱慈烺找来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时,刚刚上任的曹公公也开始哭穷道:

  “陛下,奴婢已经盘了账。

  陛下登基之初,按例要给臣子和将士们发银钞。

  司礼监的存银,只够付官员三成的银钞;如今各地的将士,还一文钱都没着落呢。

  您的内库,已经可以饿死耗子了!”

  “……”

  曹化淳看到钱谦益也在场,立马像是逮到冤大头般,对着隆武帝开口道:

  “陛下,按照惯例,户部每年都需给内库一定数量的盐引,供陛下支用。

  奴婢算了算,户部已经累计欠了一万两千引。

  奴婢还想着,等这笔盐引到账,替陛下攒些大婚的花用!

  要说谁有钱,里只能问户部了!”

  钱谦益:“……”


  (https://www.bsl88.cc/xs/3706082/1111097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