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完整版 > 第217章 形单影只的豪格

第217章 形单影只的豪格


心系天朝的那鹰,最终带着驸马爷的殷切期盼独自上路了。

  左懋第看着他离开,有些不解的问道:

  “驸马爷,您就这样让一个鞑子的信使传讯,是否太过的儿戏?

  自来邦交无小事,只有小人。

  这个那鹰,十成十的一个小人。

  驸马爷,您怎么就能放心交托重任于他?”

  王国梓看着这位老先生满脸不认同的模样,幽幽的开口道:

  “萝石先生,我从来没想过跟满清议和。

  他们是我们一衣带血的恶邻,我又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况且,所谓的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难道光靠嘴说,就能让鞑子屈服嘛!

  让这位鞑子回去,不过是传一个话:

  多尔衮这次入关,已经彻底败了!”

  左懋第有些不解的问道:

  “难道多尔衮还能隐瞒战败的消息不成?”

  王国梓闻言,冷笑一声:

  “那是当然。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赌徒。

  在还没有输光之前,自然认为还可以翻盘,是绝不会收手的。

  所以,他只能隐瞒消息,以得到满清朝廷的进一步支持!

  哼哼,你看看他写给鞑子小皇帝的信了嘛。

  竟大汩汩的要求将我送去给他们审判,就知道他是多么的妄自尊大、狂妄无知!

  这样的人,又怎么甘心承认失败!”

  左懋第有些疑惑的问道:

  “将战败的消息传出去,我们似乎也能做到,为何却要让一个鞑子传话?”

  一开口,他就发现自己问了一个蠢问题!

  是呀!

  如果由汉阳军传出这样的消息,说不得鞑子还认为这是他们在脸上贴金,又怎么会有从自己人口中得知更有说服力!

  此时,这位老先生一脸释然的道:

  “难怪驸马爷没用多铎的人头祭太庙,而是送回给了满清。

  还有什么是死人不能说明问题的呢!”

  “这个那鹰,我还有其他用处!”

  王国梓并没有细说,反而拿起一份第五师的战报:

  “这一次的香河之战,虽全歼了多铎的镶白旗和孔有德部。

  但我军的伤亡也是前所未有的损失,减员竟达到了三成!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满清自然是不得不除;但它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势力,如果要快速消灭,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同时,也要承担不可估量的伤亡!

  这样的损失,还是有些过于触目尽心!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果能从内部消耗、瓦解他们的实力,那自然是上上之选!

  鞑子内部派系林立;如果能善加利用,说不得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接下来,王国梓结合从系统中得来的《清史稿》,开始给这位老先生普及皇太极猝死后的八旗权力之争!

  当然了,这份东西,除了干货外,还夹杂着他无数的私货!

  就比如皇太极猝死之谜,他就让那鹰穿凿附会,补充了一段香艳的秘史:

  在永福宫中,皇太极看到了一些攒劲的活春宫运动后,脑袋一瞬间炸裂,才突发脑溢血而亡!

  他死后,给满清留下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他一直未立储,由谁来继位,成了一个大问题!

  细究起来,当时八旗权贵按照各个旗主的倾向,共分为好几个阵营:

  一直听命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实力最强。

  皇太极作为他们的旧主,他们自然属意豪格;因为他是皇太极的长子!

  但两黄旗内部也有分裂:

  像拜音图、何洛会等权臣,其实在皇太极死后已经暗中投靠了多尔衮!

  其次,两白旗的势力也不弱,并牢牢的掌控在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手中。

  他们自然一心支持多尔衮继位。

  而多尔衮如果继承皇位,本身在法理上也能得到支持。

  除了鞑子兄终弟及的老传统外,当初努尔哈赤最中意的就是多尔衮这个儿子。

  要不是野猪皮过世的时间太早,多尔衮的年纪太小,那就没皇太极什么事了!

  如今物归原主,似乎也是应有之义!

  ……

  接下来,就是代善和他子孙控制的两红旗。

  他们是八旗中绝对中立的。

  一方面,代善已经老了,没有雄心去跟弟弟和侄子竞争!

  另一方面,当初他在亲爹没死之前,就勾搭上了自己的嫡母;这在野猪皮看来,也是丧德败行、节操碎尽的大问题。

  所以,代善早已失去了继位的可能。

  既然自己不能继位,他对是弟弟多尔衮继位还是侄子豪格继位,态度上都无所谓。

  不过,他的次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却跟他不是一条心,一心想着拥立多尔衮上位。

  并且,他们还在谋划兵谏!

  代善只是老了,并非死了!

  眼看着满清内部就要分裂,他立马展现了铁血手腕:

  用儿子和孙子的两条人命,换回了满清内部的暂时稳定!

  同时,他的举动,也向所有人表明了一个态度:

  在皇位之争中,谁不讲武德的先动手了,他的两红旗就打谁!

  ……

  至于两蓝旗,豪格本身就是正蓝旗旗主,所以正蓝旗是他的铁杆,一心支持他上位。

  至于镶蓝旗,旗主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

  由于都带了一个“蓝”子,在情感上,济尔哈朗是支持豪格的!

  但他跟代善一样,也不支持八旗发生内讧。

  最终,这个唯一非努尔哈赤嫡系子孙的“外人”,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设想:

  立皇太极的儿子继位,但不能是豪格;新帝继位后,让多尔衮出任摄政王,用以弥补对他的亏欠。

  这个提议一出,两黄旗立马通过。

  因为是旧主的儿子继位,他们没道理拒绝。

  两红旗也同意。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豪格和多尔衮针尖对麦芒的起正面冲突!

  至于首倡者济尔哈朗,自然也同意;他的态度,就是镶蓝旗的态度。

  至于两白旗,多尔衮毕竟还得到了一个摄政王的安慰奖,也无法表示反对。

  就这样,八旗中的五旗都同意,两白旗不反对;这个建议就成了决议!

  所以,细究起来,似乎整个分蛋糕的过程中,也就豪格啥都没捞着!

  但此时一对七,优势不在他。

  豪格也只能捏着鼻子饮下这杯苦酒!

  但多尔衮头铁的碰上了汉阳军,导致两白旗损失惨重。

  如果这个消息传回去,豪格似乎有可以支楞起来了!


  (https://www.bsl88.cc/xs/3706082/1111091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