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免费阅读 > 第43章 召集群臣 商议改革

第43章 召集群臣 商议改革


他看向刘伯温,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的内心,问道:“那先生,我们该怎么办?”

  刘伯温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睿智和沉稳,缓缓说道:“主公,当下之计,应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我们不仅要仿效刘辩的屯田之策,屯田并招兵,还可以缓慢向并州其他几郡蚕食过去,尽量多掌握几郡在手中。

  到时刘辩登基大典举办之后,来年必定会共同讨伐董卓,到时主公前去会盟,共同讨伐董卓,可赚取更大的声望,必定会有更多的人才来投。”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说道:“先生所言甚是。如今我们兵力不到五万,实力尚弱。

  需加强军备,训练士卒,同时发展农业,积蓄粮草。”

  王彦章拱手道:“主公,属下愿率部操练,提升士卒战力。”

  曹洪也起身说道:“主公,属下可协助发展农业,确保粮草充足。”

  朱元璋哈哈一笑,说道:“好!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元璋积极推行刘伯温的计策。

  太原郡逐渐繁荣起来,兵力也日益强盛。

  朱元璋的野心在不断膨胀,他渴望在这乱世之中,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霸业。

  刘辩独自一人在幽州行宫内的花园中悠漫步,心中的思绪宛如汹涌的波涛般连绵起伏。

  “接下来,再过两天,我将要重新举行之前没有举办过的登基大典。

  然而,如今的大汉,已然深陷在内忧外患的窘迫境地之中,整个局势变得异常艰难。

  朝中的众多大臣们纷纷呈现出腐败的面貌,而天灾人祸更是如影随形,接连不断地袭来。

  更出现了洛阳一位皇帝,幽州一位皇帝的可笑情景。”

  在刘辨的眼中,这一切的根源,皆是由于先前的汉灵帝过度奢靡,肆意施行买官卖爵的荒诞之举,再加上他过早地离世所引发的恶果。

  倘若他没有如此早逝,大汉或许还能够继续延续数十载的辉煌。

  此时此刻,刘辨不由自主地又想到,再过两日,那场登基大典便要重新举行了。

  刘辨必须全力以赴地重新确立起稳定而良好的局势。

  然而,当下的状况实在是令人忧心忡忡,国内不仅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导致民不聊生,而且黄巾贼也在肆无忌惮地横行,使得经济混乱。

  与此同时,外部还有众多异族对我们虎视眈眈,局势异常紧张。

  倘若推行改革,必然会触及到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而他们若是联合起来,其力量确实不容小觑。

  刘辩想到这里突然又苦笑一声:

  “不过,我拥有可以召唤名臣武将的系统作为后盾,倒也并不惧怕。”

  然后刘辩来到一个石桌旁坐了下来。

  刘辨正在思考着应当采用何种改革制度。

  是继续沿用以三公九卿制为核心的旧有制度呢,

  还是采用后面曹丕所使用的九品中正制呢?九品中正制虽然在某些方面略胜三公九卿制一筹,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世家大族的势力。

  其实刘辨内心深处其实更加倾向于推行三省六部制,毕竟这个制度后面延续了1000多年,可以说这个制度还是很完美的。

  刘辨还打算开设武举和科举,以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

  然而刘辨又担心这样的举措会引发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不进行大胆的变革,那么我这次穿越而来,又有何意义呢?

  难道等几十年后,五胡乱华的再次发生?

  想到这里刘辨内心的信念越发坚定,果断决定全力推行改革,采用三省六部制,同时对军队进行全面改革。

  坚定了内心的想法的刘辩,喃喃自语:“而且,那些跟随我一同来到此地的大臣们,他们皆是忠臣之士,虽然其中有部分大臣的能力或许稍显欠缺,但他们对我必定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

  于是,刘辨当机立断,决定先将改革制度的方案想好,再将刘虞、黄琬、卢植、丁管等一众文臣召集起来,与他们共同商议三公六省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很快,刘辩回到寝宫内,从容地取出纸张,果断提笔写下三省六部,紧接着又提笔写道,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继而写到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和吏部。

  所有内容写好之后,他又将有关军队改革的一应事宜精心写好,而后立即传旨命人,把刘虞、黄琬、卢植、丁管等文臣速速召集过来。

  不多时,一众文臣便迅速抵达了寝宫,并毕恭毕敬地对着刘辩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微笑着抬手虚扶,和颜悦色地说道:“诸位爱卿平身。”

  众臣谢恩起身,随后毕恭毕敬地对着刘辩说道:“不知陛下召唤臣等前来,所为何事?”

  刘辩也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地对众人说道:“朕即位至今,已有多久了?”

  “陛下,您是先帝于  六  月  驾崩后即位的,如今是  九月  ,您已登基两个多月了。”一位大臣回答道。

  听见朝臣们的回应,刘辩面带微笑地答道:“朕带领你们离开洛阳,远迁来到幽州,前面又顺利地解决掉了吕布这个令人头疼的大麻烦。

  朕自登基以来,尚未举办登基大典,朕之前也说过要重新举办登基大典,值此良机,朕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进行全面的改革,不知诸位爱卿对此有何见解呀?”

  黄琬面色凝重地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改革之事至关重大。如今臣认为,我等只在幽州五郡立足,便贸然进行改革的话,恐怕会引起诸多变数啊,还望陛下三思。”

  刘辩却是沉稳镇定地说道:“正所谓不破不立,你们如今也都清楚地看到了,这大汉已然是积重难返,若继续因循守旧,只会让大汉的局势越发艰难。

  唯有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给大汉带来新的生机。诸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其余文臣听后,纷纷低声议论起来。有的文臣点头表示赞同,认为改革是大汉复兴的必要之举;有的文臣则显得有些担忧,担心改革会引发社会的动荡。

  刘辩静静地听着文臣们的议论,待众人安静下来后,他微笑着说道:“诸位爱卿,改革固然有风险,但不改革便是坐以待毙。

  朕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大汉重新崛起。”

  众文臣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为大汉的复兴竭尽所能。”

  刘辩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甚好,诸位爱卿不愧是朕的得力臂膀。接下来,咱们便共同商议改革的具体事宜吧。”

  而后,刘辩便将自己之前书写的纸条,郑重地交给了下面的诸位大臣。

  下面的诸位大臣接过后,皆惊为天人,面露震惊之色。

  刘虞姬颤抖着双手,对着刘辩诚惶诚恐道:“陛下,陛下,您能想出这旷古烁今的体系,乃一代旷世明君啊。”

  刘辩微微颔首,道:“嗯,诸位爱卿觉得这套制度如何呀?”

  刘虞等人对视一眼,而后缓缓说道:“陛下,您这套体系可谓是旷古烁今、惊世骇俗啊!三省六部加之官阶九品三十阶的划分,详尽入微,每个人所要承担的事务各不相同,分工明确合理,使得朝政的处置效率大幅提升。陛下您真乃是千载难逢、英明神武的贤明之君啊!”

  接着,刘辨又对着卢植说道:“卢公,您觉得这套武将体系又当如何呢?”


  (https://www.bsl88.cc/xs/3694253/1111108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