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故技重施


正当中路军这边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此时的宋国秦州境内,薛安都和沈攸之二人还悠闲的坐在渭水旁边饮酒,聊天,好不快活。

  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北伐的一切准备,而西路军不像中路军,和魏军在陆地上的战线是贴在一起的,时不时就要打几次小规模的战役,虽说不用主帅亲自指挥,但是还是要操心粮草调配,士卒赏罚一类的琐事。

  而他们西路军这边,一条渭水硬生生的将宋军和魏军的防线分开,这也是先前秦州之战造成的结果。所以在任意一方发起大规模进攻之前,两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意义上的军事交锋,这也是此二人如此清闲的缘故。

  “薛将军,你说皇上会打算何时北伐?这每天在河边享乐我人都腻了。”沈攸之有些凡尔赛的说道。

  “你这厮真是不安分,就应该把你调到中路军去,天天打轮战才快活。”薛安都无语的说道。

  “北伐何时开始要看中路军的战机何时出现,咱们在这里老实等着就好。”

  “原来如此。”沈攸之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你要是闲的慌,可以想想到时候北伐之时,如何越过这条渭水。虽然现在确实制造了不少船只,但大部分都是小船,这渭水之上魏军的水军实力对咱们而言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咱们想要过河先得把这事给解决了。”薛安都补充道。

  “诶,薛将军,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和那南谯王作战时,我们用火攻一次性毁掉了敌军的船只。”沈攸之听到薛安都的言语,立马回想起了当年在梁山附近发生过的大战。

  听到沈攸之的言语,薛安都也陷入了回忆之中,不过很快他就反驳道。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一来我们自己手里的船只也不少,二来当时敌军的船只为了支援正在作战的士卒,所以船坞里面十分混乱,咱们才能趁虚而入。”

  “薛将军有所不知,自秦州一战后,魏军在渭水的水上力量损失了不少。战后魏军由于并不担心宋军在渭水上的水上力量,同时他们自己也压根不重视水军,所以据咱们的探子说,魏军船坞的管理据说十分混乱,里面的船只压根是杂乱无章的摆放,而且还有从其他地方运送粮食的船只在这边停靠,倘若临时想要调动战船的话,起码得用上三四个时辰才行。”沈攸之失笑道。

  “三四个时辰?”沈攸之啪的一下就从座中站起了身。

  “此话当真?”

  “当真!而且现在正值春季,上游冰雪融化,在汛期之下我军的水军只用一个时辰便能抵达魏军的船坞。”沈攸之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看来有搞头啊,只要咱们在这三四个时辰之内烧掉魏军的船坞,就可以一举解决掉魏国水军的问题了。”薛安都激动的说道。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虽然魏军船只混乱,但是魏军并不像当年的的南谯王所部一般混乱,我军船只一旦杀进船坞,魏军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我军。”沈攸之喟然叹道。

  “是个问题。”薛安都恢复了冷静,重新回到座中,沉默良久后说道。

  “诶,你说,我们可不可以将引火之物装在弓弩上,然后往船坞里面发射?那船只中很多都是粮船,只要将它们点燃,剩下的魏军战船可以一并点燃。”沈攸之突然说道。

  “弓弩最多不过一两百步远,这样的距离和贴着敌军船只射击有什么区别?”薛安都想都没想就反驳道。

  “但是三弓床弩可以。”沈攸之平静的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薛安都激动的说道。

  “小船上可以装三弓床弩,大船上可以直接安装上投石车,将涂满火油一类的石弹投射进魏军的船坞里面。”沈攸之补充道。

  正当二人激动的分析时,一名宋军骑兵骑着快马朝着岸边跑来,下马后对着二人拱手道。

  “二位将军,皇上有旨意。”

  薛安都和沈攸之二人对视一眼,然后齐齐跪倒在地。

  “魏军主帅暴毙南阳城下,此天赐我大宋北伐之良机,诏西路军元帅薛安都,即刻发兵渭州。副元帅李怀,发兵平秦郡。吐谷浑所部骑兵发兵枹罕镇,吸引魏军注意力,三路兵马统归薛安都节制,寻机歼灭高平镇魏军主力。”

  二人再次一脸懵逼的对视一眼,薛安都抢先说道。

  “你说什么?魏军主帅在南阳城下暴毙。”

  “正是,魏军镇南将军慕容云在南阳城附近侦查时,皇上命令三弓床弩齐射,慕容云当场暴毙城下,尸骨无存。”士卒回答道。

  “竟有如此之事?”沈攸之惊讶的说道。

  不过此时二人无论多么震惊,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了,毕竟刘寒不可能在给自己的大将的圣旨上撒谎,而且如果没有确定魏军主帅的身份,也绝对不会贸然开启北伐。

  “看来三弓床弩的威力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咱们的速度得快些了,趁对岸的魏军还不知道那边的事情,咱们得抓住机会迅速过河。”薛安都说道。

  “我现在去组织水军,今夜就可以从上游发兵,争取一举摧毁掉魏军船坞。”沈攸之拱了拱手,就前往了宋军自己的船坞去了。

  深夜,宋军的上百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在沈攸之的带领下,趁着夜色朝着魏军的船坞开去。应该说沈攸之的行动是很冒险的,夜间行船是大忌,但是此时的他为了隐蔽行踪也管不了这么多了,不过好在有惊无险的是,船只的航行十分顺利,成功抵达了魏军船坞附近。

  此时魏军值守的士卒也发现了宋军船队的身影,惊慌之下的他赶紧架着小船回到了船坞之中,马不停蹄的去寻找此地的魏军主将高轩。

  这高轩原本是拓拔道符的亲信,但是宗爱掌权的时候拓拔道符被贬,他也跟着受了牵连,而新继位的拓拔濬也对拓拔道符一派的大臣并不感冒,故而把他被调到了此处看守船坞。


  (https://www.bsl88.cc/xs/3683266/1111089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