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荒原玫瑰小说 > 第22章 阳春面

第22章 阳春面


那天晚上以后,邵牧原再没见过林榆,就像已经有结果的题目不再需要解题思路,长大的小孩不再需要父母的庇佑,他们再没有那么多像是“命运使然”的巧遇。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并不是遇到的每个人都重要。

  他还是回归那个沉默寡言又冷言冷语的人,漫长的夜需要靠药物度过,心里的黑洞也未曾消散,反而它更深更可怕了。

  有时候他会想,自己这一辈子是不是也就这样的,三点一线,公司,家,诊所。

  22岁之前他也有他纸醉金迷的圈子,一群挥金如土的少爷公主聚在一块,点珍藏的酒,玩最烂的梗,踩着别人的脸,然后笑得跟鬼一样让人恶心。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钱甩在辛苦工作的人身上,如果死神有具象,那他们便是了。

  有一次他受不了,和领头最疯狂的那个公子哥,大打出手,两个人都没捞着好处,都挂了彩,把当时最红的酒吧砸个稀巴烂,然后各自在看守所待了一夜,第二天被公安局局长亲自送回各自家里。那一天,邵牧原跟父亲大吵特吵,在邵东阳眼里,那时候的他就像脚下的烂泥,扶不上墙还糊一鞋泥,甩都甩不掉,除了丢人现眼,没什么能提的。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

  有人善良,就有人坏。

  邵牧原从小是被母亲和家教老师养大的,母亲告诉他人生而平等,家教老师告诉他靠双手挣钱的都值得被人尊重。在他的认知中,没有高低贵贱,贫穷不是罪,坏才是。

  所以对于那个圈子里的一切他从默认到厌烦,到最后彻底发怒。

  很无趣,也很无聊,每天做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然后第二天继续,好像每一天都在重复,但日历上的日子却一直在更新,没有重复,没有倒流,更没有停滞。

  那天,大雪下净,天白夜深。

  他如同幽魂般飘荡于人间,在马路的一旁,在河畔的一边,在天台的另一头。

  纵身一跃解千愁,总有人在幸福,所以总会有人在痛苦,像伤口撕裂的痛,也不知是该往回走,还是往前迈,一山更比一山高,山高水远,逆水长流。

  他遇到了一个卖面的大娘。

  她的摊位摆在路灯下的一角,地方不大,只放了三张桌子。

  大娘的身影在路灯的阴影下踱来踱去,像个不会说话的不倒翁,在无声的夜里独自摇晃,飘渺的人生,无望的世人。

  他站在阴影里,站了许久,看到两鬓斑白的大娘低着头,忙碌着,岁月的痕迹爬上她的脸庞,每一条纹路都是时代的烙印,到底是什么让她坚持到现在啊,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环境,还有自己瘦弱不堪的身体。

  肚子在叫,他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

  踩着雪,咯吱咯吱的,他走过去,灯光印在他的头顶,“大娘,我想要一碗面。”

  大娘抬头,面容带笑,褶子拧在一起,一双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如春风化雨,她的眼里有春天。

  “小伙子先做,大娘马上给你做。”她的声音沧桑极了,暗哑又缓慢,却能感受到孱弱之外的坚定。

  他坐在离大娘最近的位置。

  大娘先端来一碗热开水,“先喝点热乎的,天儿冷。”

  “谢谢大娘。”

  陶瓷的碗导温很好,刚好可以温着手,他盯着清澈的碗底出神,“大娘,天这么冷还出来摆摊吗?”

  大娘回望他一眼,又叹了口气,“天冷怎么了,你们这些小年轻天冷不也得上班嘛,你刚下夜班吧,来我这吃面的都是下夜班的,胃里冷啊就得来碗面热乎热乎。”

  “您摆摊有段时间了吧?”

  “哎哟,那可长了,得有十几年了吧。”她的声音里明显带有笑意,也夹杂着心疼,“好多人都是吃着我的面长大的,看着他们一个个上完班累的呀,你们年轻人太拼命了。”

  他抬眼看向大娘,那个背影佝偻着,瘦小又单薄,但却觉得很是安心。“那您的家人呢?他们放心你出来摆摊吗?”

  大娘突然停了动作,又麻溜的把面下进锅里,取了一个白瓷碗放了她惯用的调料,“没了,”像是如释重负却听不到一点轻松的意味,“我的老伴,我的儿子,南阳地震的时候都没了,”她突然又笑了,“要不是你说,我都快忘了他们长什么样子了,这几年记性越来越不好咯!”

  听到此处,邵牧原垂下头,长睫攒动,不敢看大娘的眼睛,“抱歉。”

  “面好咯!”大娘又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一碗阳春面放在他眼前,面上还窝了一个荷包蛋,光滑又圆润。

  她拿着抹布擦拭着摊位板,“要想做好阳春面呀,就得懂里边的行道,一碗高汤,二钱猪油,一把细面,一勺酱油。”

  “大娘您挺讲究。”

  “讲究的不是我,是我老伴,”抬头望望天空,城市的灯太多,已经看不清星星在哪,“我老伴每次进厨房做阳春面都会高喊,‘要想做好阳春面呀,就得懂里边的行道,一碗高汤,二钱猪油,一把细面,一勺酱油。’老东西就喜欢吃,那他没办法,这时候啊,小檀就会跟他对着干,噢对,”大娘转过头来,笑一笑,“小檀是我儿子,他要是在,跟你差不多大,他就跟他爸说,‘爸,我不想吃阳春面了,我腻了!’他虽这么说,但每次都吃干抹净的说好吃,尤其喜欢面里的荷包蛋。”她瞧着邵牧原,欣慰又温暖,“吃吧小伙子,吃完回家吧,家里热乎。”

  他吞了一块唾沫,差点梗在喉咙里让他岔了气,他伸出的筷子顿在半空,“大娘,我也没有家。”他的声音听起来没有情绪,但他自己知道,此刻的他脆弱的一碰就能碎成渣。

  大娘听了,没说什么,搬了一张凳子坐在他身边,轻柔地拍拍他的肩膀,眉眼弯弯,看着他,“孩子,别沮丧,人生漫长,没有永恒的雨季,只有久违的艳阳天,你的路还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他有些哽咽,声音哑得不成样子,“我妈说会陪我长大,可是我还没长大她就不在了。”豆子大的泪珠瞬间淌下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今日他实在忍不住了。

  大娘眼里也有了泪,泪眼婆娑的,她抬手摸摸邵牧原的后脑勺,“傻孩子,你妈妈她没离开,她在这呢。”她戳了戳邵牧原的左胸,那是心的位置,“只要你在,你妈妈就在,她一直都在。”

  “我一直不觉得我老伴和儿子不在了,因为我一直记得他们呢,人呐,死亡不是终点,等哪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他们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消失,肉体的死亡关灵魂什么事!哈哈哈”大娘突然又笑了,笑出了泪,“别怪大娘扯这些酸文,我有时候无聊会看一些书,书上是这么写的。”

  邵牧原擦擦眼泪,捏着筷子的手几乎要发紫了,空洞的心被塞进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很暖和。

  “快吃,面凉了可就坨了!”

  他大口大口的扒拉着面条,面条很清淡,汤底很鲜美,荷包蛋很滑嫩,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面。

  三下五除二,他吃完了一碗。

  “吃饱了吗?”

  “还想吃。”

  “好,大娘再给你做,好孩子就要好好吃饱饭!”

  那天他吃了整整三碗阳春面。

  那是三碗“价值不菲”的阳春面。

  大娘没有手机,不能使用手机支付,她说一碗面6块钱的时候,他惊了,他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便宜的面。

  他在钱包里找到三百五十块钱,还没等掏出来,大娘握着他的手开口了,“除夕夜,大娘请你吃面,不要给钱了,希望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希望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这是他母亲每年生日都会跟他说的话。

  原来已经除夕夜了,怪不得这路上冷清的连个鬼都没有,只有同样没有家人的大娘。

  他跟大娘道了别,迈着步子离开。

  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翻了翻微信,只有谭柯远在他乡的新年快乐和程澄的捣蛋祝福,再没有其他了。

  零点的时候,他听到了很响的烟花,炸在天空中,放出五颜六色的花儿。

  ‘叮咚’一条信息发来。

  ‘哥,新年快乐!’是邵南木发过来的,那个讨厌的小学生。

  没有吃药,他那晚睡得很沉。

  大娘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碗底压着三百五十块钱。

  后来他每天都去那个摊子吃面,从冬吃到春,从春吃到夏,他像是找到了家人,而大娘像是找到了‘儿子’。

  那个普普通通的摊位虽然不够干净,但冒着的热气是白色又透亮的。

  那年秋天,他决定出国。

  一个人去了美国留学,别人去镀金,他真去学习,学怎么创造财富,学行业经验,学如何改变世界。他觉得很充实,好像得到了他本该得到的,那段时间大概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心安的时候,每天把时间都安排给学习,满满当当的疲惫让他睡得安稳许多。

  直到有一天,程澄跟他说。

  [卖面的大娘没了。]

  大娘没等到他学成归来,只留下一句话,‘傻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面条裹着汤汁滑入胃中,

  这刹那,

  我也想感慨,我也想落泪。

  这面不错,幸好没有死在昨天。’

  那天之后他又开始失眠,但只要他还没死,那碗阳春面就一直都在。


  (https://www.bsl88.cc/xs/3680496/111111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