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 第219章 各路反王揭竿而起

第219章 各路反王揭竿而起


伴随着四姓六望开始全面出手。

  整个大唐的经济不再运转,四姓六望实施全面打压,部分世家只能跟着四姓六望一条路走到黑了。

  他们畏惧李世民,但是更畏惧世家。

  现在还没有到皇权独尊的时候呢。

  制造业停工,商业停业,青楼关门,金银无法流通,无数人开始迅速将手中的钱变成食物,许多小世家因为不满四姓六望之霸权,举家带口的迁往京城。

  而四姓六望本地以及影响能辐射到的地方,纷纷开始出现人口大迁徙,迁往其他地方,或许还有活路。

  无数百姓高举旌旗,书写标语表达诉求,街道上布满了各种东西的残留,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怪味。

  学子们无法读书,大人们无所事事,无数普通家庭沦为流民,沿街祈祷。

  “反对大唐的统治,李世民退位!”

  “嘿!”

  “反对大唐的统治,李世民退位!”

  “嘿!”

  “反对大唐的统治,李世民退位!”

  “嘿!”

  在四姓六望的影响下,无数地方开始爆发游行示威。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怪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皇帝无德,奸臣当道,我们反了!”

  “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官逼民反,官逼民反,官不给我们百姓活路,我们就反了这官!”

  “推翻大唐,重整山河,安定天下!”

  “陛下登基以来,仁慈爱民,仙人降世之后,陛下不再以民意为警,不顾百姓死活,定然是朝中仙人当道,奸臣误国!本将军不能坐视江山倒悬,社稷倾覆,今日聚起十万兵马,起兵,清君侧,除佞臣!”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唐各地竟掀起了七十二路反王。

  个个僭越称王。

  号称百万大军,兵发长安,要推翻大唐,重整山河,在四姓六望的推动下,整个天下几乎陷入乱世。

  然后,如此大幅度的暴乱,四姓六望也不好受。

  本来推翻大隋,元气就还没缓过来。

  这一次又和新的皇权拼个你死我活,无异于伤上加伤。

  四姓六望这一次是要一战定乾坤。

  要么世家从此唯我独尊,李唐皇朝二世而亡。

  要么,四姓六望被平定,世家从此不复存在。

  这是关乎身家性命的一击。

  这他娘的已经不能留手了。

  四姓六望这段时间的钱,那就跟水似的哗啦啦的流,甚至动用了家族宝库里的底蕴。

  “我钱呢!我辣么多的钱呢!”

  “我金砖呢?我辣么大金砖呢?”

  “我珠宝呢?我辣么大一堆珠宝呢?”

  “我宝库呢?我辣么多宝库呢!遭耗子了?怎么都空了?”

  “我宝石呢!我辣么闪的一堆宝石呢!”

  太原王氏高层气得一病不起,他们的部分底蕴直接消失了。

  里面啥也没了。

  “族长,大事不好了!镇压我太原王氏气运的豫州鼎不见了,祖坟被刨了,里面的陪葬品也不见了,老祖的棺椁也被撬开了,尸骨散落一地啊。”

  这一消息传来,太原王氏长老会的族长直接被气得一世佛现,二世佛出。

  “太原王氏,亡矣!”

  这句话说完,太原王氏嫡系族长,真正的太原王氏掌权人被活生生气死当场。

  时干这事儿的罪魁祸首王煜城也已经将这些东西秘密运进了一处地宫内。

  王煜城可当了一把孝子贤孙。

  在太原某处发现了一个亲王规格的墓穴,把他挖了,然后把东西都藏了进去,东西没有运回京城,就在太原王氏的眼皮子底下呢。

  不过太原王氏的事情,也已经没什么关注了,世家还是操盘这一次的战斗,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让这世间王朝更迭。

  世家,任由世上王朝更迭,沧海桑田,世家依旧是那个世家。

  千年的世家有,千年的王朝没有。

  四姓六望屹立千年,底蕴那不是一般的丰厚。

  大唐转眼间就是一场天下大乱,各地官府被百姓冲击,俨然一副风雨飘摇之景,大唐宗庙将倾,社稷倒悬。

  而供奉在太庙里的倚天剑和青釭剑齐齐出鞘,飞离京城。

  无数人死在剑下。

  但是这一次,四姓六望发了狠。

  一个人死了,就换另一个人来控制局面,除非血脉被杀绝!

  否则和李唐皇室不死不休!

  就两把剑,天下人那么多,杀得过来吗?

  四姓六望嫡系长辈遭戮者不在少数。

  可是四姓六望没有害怕,召集各地旁支的家主齐聚大本营,一个个老辈人被刺杀,但有人来接踵而上。

  就是拿人命来跟李唐皇室硬刚!

  只要保全嫡系血脉,其余的死光了又如何?

  更何况,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时候呢。

  各地反王攻城略地,大唐战火纷飞,隋末乱世好似再现眼前。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青釭剑和倚天剑表示,杀不完,真的杀不完。

  司华年此时躺在躺椅上,晒着日光浴,看着美人嬉戏,喝着椰汁,吃着海鲜,这日子才叫舒坦呐。

  不用待在长安,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心情都要好不少了。

  本来还在跟百官撕扯御驾亲征的事情,但是这事儿传来,御驾亲征东瀛的事情就先放一边了。

  李世民迅速有条不紊的调兵遣将。

  朝堂能用的老一辈武将,全部派出去领兵平叛了,年轻一辈也被派出去了十之五六。

  李世民想用自己的能力,平定乱世。

  可惜,捷报频传,可反贼实在是太多了。

  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命太子监国摄政,全权处理大唐一应军国大事,命齐国公长孙无忌负责粮草调动。

  但是百官跪谏,不许李世民御驾亲征。

  去征一个可以吊打的东瀛都不行,更别说是亲自去平定乱世了,这难度太大了,李世民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李承乾有那个能力撑起大唐吗?

  御书房外。

  百官跪在外面,齐刷刷反对御驾亲征。

  李世民召集心腹在御书房议事,这个局面让李世民颇为头疼。

  头疼的不是反贼,而是这群官员。

  竟敢拿辞官威胁。

  自己御驾亲征,他们就辞官。


  (https://www.bsl88.cc/xs/3678560/111109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