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你变了


徐丽华看得眼红,这么大一袋子苹果,说送就送啊。

  贺飞燕看了看姜榆,“嫂子,金科长的儿媳妇,你认识不?”

  姜榆摇摇头,“不认识,但听说她家里来头不小。”

  仅限于听说,她没接触过。

  这么一袋子苹果,让姜婷很是得意,宛若攀上了高枝儿一般,挺了挺胸。

  “姜榆,这苹果太多了,给你一个尝尝吧。”

  不等林红霞反应过来,姜婷已经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递过去。

  她自然不是真心想送,只是想和姜榆炫耀。

  要知道在上辈子,这可是姜榆的机缘。

  姜婷也是突然想起,上一世姜榆救了金科长家的孙子,从而结识了他家儿媳妇。

  听说这个秦佩兰大有来头,背景很硬。

  付家就攀着这棵大树,扶摇直上。

  她想也正是因为这点,哪怕姜榆不能生,付向阳也没和姜榆离婚。

  这辈子,这个机缘是她的了。

  姜榆不知道她心中在想什么,径直接过了苹果,不要白不要。

  “那我就不客气了。”

  在林红霞黑着脸的注视下,姜榆把苹果揣了起来。

  姜婷瞪大了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姜榆难道不是应该高傲地拒绝她吗?

  她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苹果进了姜榆的口袋,又不好意思要回来。

  徐丽华忙道:“姜婷,也送我一个呗,这苹果看着真不错。”

  林红霞咬咬牙,“没剩几个了,我家人多,这还不够吃呢。”

  而后冲着姜婷呵斥一声:“还愣什么,快回家!”

  姜婷委屈地低下头,她今天立了功呢,怎么林红霞对她还是这么凶。

  结果一进屋,林红霞的巴掌就过来了。

  “那么大一个苹果,你说送就送,你天天这么惦记你娘家,干脆回去好了!”

  姜婷咬着唇,心里恨死姜榆了。

  “妈,我没想着她会收的。”

  林红霞冷哼一声,“蠢货!你救了人家孩子,总不能就送几个苹果报答你吧,回头咱们登门,两家走动走动,看看能不能给向红弄一份工作。”

  家里三个孩子,小女儿向云她是不担心的,和贺飞燕一样过年后学校就会陆续安排工作。

  唯独一个付向红,嫁的男人工资不高,又是个病痨子。

  要是能有一份工作,也能贴补一下家里。

  姜婷连连点头,“回头我们带着东西上门去。”

  林红霞道:“眼下就有一件事,咱们家煤球太少,要是她有关系,能帮我们买一些煤球就好了。”

  对她来讲,有这么好用的关系,当然要用。

  姜婷没有异议,说明天过去问问。

  结果林红霞觉得这事儿板上钉钉,立马就把事情给宣扬出去。

  “老徐,我家能弄到煤球,你要不?”

  徐丽华立马应声:“当然要了!”

  而后回头拒绝了姜榆:“不好意思啊,你那边我就不掺和了,我从老林这边买就行。”

  林红霞挑眉,“姜榆也能买到煤球呢?”

  姜榆笑道:“哪里是我,是贺庭岳的朋友,徐大妈不要就算了,我去隔壁问问李师傅。”

  这时,曾常推着煤球回来了。

  孙母连忙迎上,“老曾,你家人少,煤球用不了多少,还和以前一样,分我一些吧?”

  这要是换做以前,曾常肯定就同意了。

  现在他满心满眼都是自己儿子,哪里愿意再把煤球分出去。

  他面露难色,“秀玉,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我家那位你又不是不清楚,她性子泼辣,我怕她闹。”

  孙母眉目嗔怨,“老曾,你变了。”

  曾常嘿嘿笑着,“这不人逢喜事精神爽嘛,一想到我儿子,我人都年轻了许多。”

  孙母气得直咬牙,手心都快戳烂。

  “你变得没有同情心了!我家困难你又不是不知道,让你分点煤球你都不肯。”

  徐丽华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阮秀玉,你家双职工呢,这还困难?那我家只有一个人赚钱,这都是苦难户了!”

  孙母反驳:“那我家还有大肚婆呢!”

  “那老曾媳妇儿还是大肚婆呢!人家不紧着自己媳妇儿,先紧着你家?难不成你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是老曾的?”

  孙母还没说话,曾常先否认:“徐丽华你别胡说八道,我和赵晴可没说过几句话!秀玉啊,咱们还是保持距离吧,你瞧瞧这都传成什么样了。”

  话音刚落,屋里传来姜丽的声音。

  “老曾!你死哪儿去了,怎么还没回来啊!”

  曾常扬声喊:“媳妇儿我回来啦,放煤球呢!”

  说完便不再搭理孙母,自己走到一旁放置煤球去了。

  “老阮,我家儿媳妇能弄到煤球,你要不?”林红霞开口问道。

  孙母就是不想花钱买,想从曾常手里蹭一些。

  现在曾常狠了心肠不给她,她也没办法,只得花这个钱了。

  “不用,我找姜榆去,小贺往年也叫人从山西那边运过来,那煤球好烧。”

  价格和他们去煤铺买差不多,但质量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林红霞撇撇嘴,不识好人心。

  话说隔壁,姜榆上门找来婶子,问她要不要买煤球。

  来婶子别提有多高兴,连忙应下:“要的要的,还有多少?”

  姜榆道:“目前就我家,林嫂子家,佟方和我堂姐家要了,还剩一千斤的样子。”

  来婶子大手一挥,“那我先要五百斤。”

  姜榆笑了起来,“行,等煤球到了,我再和李师傅说。”

  她刚起身要走,来婶子拉住她。

  “不忙着走,你李叔前些日子带回来一些干货,你拿一些回家。”

  赖六子那边目前没再收东西送去食堂,可厂里这么多张嘴,每天都要吃,总不能天天白菜土豆。

  后来采购部门只得把目光放到了远处,那就是南方。

  听说南方一年四季如春,什么都有。

  可菜类运输过来也不新鲜了,便带回来许多海鲜干货。

  一股子海腥味,来婶子不爱吃。

  姜榆定睛一瞧,鱿鱼干她倒是认得。

  “这是什么?”

  “鲍鱼干,口感还不错,但我不爱吃,觉得腥,你多拿一些。”

  鲍鱼这玩意儿,姜榆只听过没见过,今天才算开了眼。

  “原来鲍鱼长这样啊。”

  来婶子笑道:“带壳儿的,炮制的时候把壳儿去了。”


  (https://www.bsl88.cc/xs/3677957/111108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