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素材


在剪辑室内逛了一圈后,闫山又带着林宇前往录音室,目的就是想让林宇听一下已经做好的青花瓷的伴奏。

  这伴奏完全是按照林宇给出的曲谱精心打造而成的,一经推出,便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赞誉。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让闫山爱不释手。伴奏甫一完成,再配上如此精妙绝伦的歌词,闫山不禁心想:倘若将此曲搭配到这档节目当中,必定能够迎合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潮流,同时也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青花瓷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青花瓷这首歌曲,无疑契合了当今华国年轻人的审美偏好。我们这群行将就木的老古董,早已与时代脱节。我们个人被淘汰出局倒无关紧要,但像青花瓷这般传承千年的珍宝,它凝聚了华国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倘若这些宝贵的遗产被人们淡忘,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恐怕真的会走向衰落。正因如此,我们这帮老家伙才毅然决然地策划了这样一档节目,旨在宣扬华国的悠久历史、珍贵文物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等精髓所在。”

  闫山看着屏幕上青花瓷的歌词不由得感慨道。

  在你到来以前,我们曾试图通过官方微博宣传这个节目,但成效微乎其微。如今的年轻一代,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领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邃意境。然而此刻,因你的这首《青花瓷》,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林宇凝视着目光炯炯有神的闫山老爷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无论是在前世的地球,还是身处此刻的蓝星,这些传承千年的国宝级文化遗产,似乎都不可避免地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逐渐被人们淡忘。

  正当林宇打算开口安慰闫山时,录音室的工作人员已完成了伴奏的准备工作。他们向闫山示意之后,便轻轻按下播放键,那首伴奏随即悠扬响起。

  彭岩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两个词汇:唯美、浪漫。尽管之前已经听过这段伴奏,但当再次聆听完整版时,他依然为之惊叹不已。

  即使没有歌词,这首伴奏已经能够让很多人沦陷了。

  在伴奏中,他能清楚的听到江南的山水意境。

  听着这伴奏,闫山也有些沉醉了,不管听了几遍都让他如痴如醉,怎么也听不腻。

  林宇也认真听着,同时心里还在思考着刚才闫山说的那些话。

  青花瓷唯美的伴奏回荡在整个录音室内,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林宇和彭岩都保持安静,不再说话。

  一曲落下帷幕之后。

  闫山满脸笑容地望着林宇,原本堆积在脸上的褶皱似乎都舒展开来了。

  他嘴角上扬,轻声笑道:“如何啊?可有需要改善提升之处吗?若是并无问题存在,那么近两日便能够着手开始录制了哟。”

  林宇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这个伴奏制作得与自己心目中所构想的简直毫无二致。

  “我能否前去查看一下已然拍摄完成的素材呀?”

  林宇对于闫山方才提及的那些小瑕疵深感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它与前世的那一档节目到底存在何种差异。

  “自然是没问题咯!”闫山欣然颔首,脸上笑意盈盈。

  毕竟,在他眼中,这位站在面前的年轻小伙子无疑是个天赋异禀之人。

  正因如此,闫山也期望林宇能够审视这些素材,如果能够提供一些绝妙的建议那就再好不过啦。

  于是乎,闫山率先迈开步伐,朝着前方带路而行。林宇与彭岩则紧随其后,三人一同返回了先前的那间剪辑室,并寻得了一台电脑坐下。

  此时此刻,一名在旁协助的工作人员将之前已完成的成片调出呈现于众人眼前。

  彭岩也搬了个板凳坐在一旁,他也想知道,这个所谓的宣传国家传统文化的节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显示屏上开始播放视频的时候,林宇和彭岩都专注了起来。

  光与暗的交错,将国风的古典语文和现代的特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无与伦比的,相当绚丽。

  当这档节目的主角青花瓷登场的时候。

  林宇感觉一股电流蔓延了全身,身体中好像有什么因子被唤醒了一般,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闫山主导拍摄的这种手法,让林宇联想到了他之前世界的那档真正的国宝节目。

  两档节目在细节的处理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那档节目上的国宝种类繁多,但是这档节目只注重于青花瓷。

  视频没有多久,只有十几分钟,毕竟这只是一个宣传的初稿而已。

  看完片子,林宇和彭岩面面相觑,两人脸上都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

  沉默片刻后,彭岩打破了沉寂:“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似乎真的失去了太多东西。我们华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又岂止一个青花瓷!如今,众多珍贵的国宝正逐渐被人们淡忘。”

  他露出一丝惭愧之色,回忆起读书时的自己,只顾追逐那些流行歌手或外国电影明星,却对本国如此深厚的文化宝藏知之甚少。

  同龄人之间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无外乎皆是那些源自国外的流行文化元素,例如动漫、说唱以及诸多西洋节日等。当然,并不是说对这些外来事物抱有喜爱之情就是一种错误,毕竟每个人都拥有自由去追逐自身热爱之物的权利。然而,衷心地期望大家在追寻此类新潮事物的同时,切勿将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抛诸脑后。

  闫山也不禁长叹一声,语气充满了无奈:“传统文化宝藏的推广其实是双向的,华国年轻一代对这类文化遗产的接纳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传播效果。”

  在此之前,他们并非未曾尝试拍摄过类似题材,但收效甚微。现今的年轻人,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本国瑰宝的寥寥无几,而各种外来文化早已如潮水般涌入并占据了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https://www.bsl88.cc/xs/3656144/111108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