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小说最新章节 > 第515章 秦岭深处的小站

第515章 秦岭深处的小站


时间到了三月中旬,今天下午,天气风和日丽,阳光温暖,秦省作协召开会议,在西京的理事以及部分作协成员参加会议。

    方明华、陆遥、这些作协副主席当然要参加,陈中时没有来,请假窝在白鹿原的老家还在修改《白鹿原》第二稿。

    平时开会很少缺席的贾平娃也没参会,听说在家筹备一部长篇小说,大有学习陈中时的架势,不写出来不罢休。

    会议内容主要是听取作协主席胡才做去年一年作协的工作报告,今年作协的具体工作,大家讨论通过就行。每年都是老一套没啥新鲜的。

    中午作协还给参会成员管饭,一碗焖肉,馒头自己随便取。

    方明华也没回家,和大家一块吃了饭后,就到自己办公室端了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天气有个院子就是好啊。

    不过自己马上也快拥有,朝阳门的小楼现在已经进入装修阶段,到五月底就能完成,然后再放一个夏天,等到十月份进就开搬进去住。

    秋天就可以院子里喝茶赏菊,悠闲度日。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嘿嘿,这生活,美滴很!

    方明好正在胡思乱想,就看到一个人过来,是陆遥。

    “陆大哥,来晒晒太阳,我给去端椅子。”方明华招呼道。

    “不用,明华,你想不想去天汉地区转一圈?”陆遥问道。

    “去天汉?”

    “对,现在是阳春三月,天汉那边春光明媚,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而且油菜花开了,美滴很!而且有人提供免费食宿”

    免费?

    免费的事往往可都有陷阱,方明华不由得警惕了一分。

    “谁请你?为啥免费?”

    陆遥说起原委。

    原来有个叫徐悦的人,自筹资金创办了一份《中外纪实文学》刊物,但因运营不善,面临亏损危机,于是他联系天汉那边几個厂写一篇报告文学挣点赞助费。

    但厂家提出要求,必须找个名人来写,一是能写好,更重要的是有轰动效应。恰好徐悦和陆遥认识,所以他就找到陆遥,请他去天汉走一趟。

    陆遥想自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又是朋友极力邀请,就答应了。

    “这个徐悦,也是咱们秦省作协成员,曾经还在《延河》杂志社干过一段时间编辑,不过八零年初就走了,你那时候还没来杂志社,所以你不认识。”陆遥解释道。

    原来如此!

    方明华听的心动了。

    早就听说西北小江南的大名,在秦省呆了快十年只是途中坐火车路过几次,但还没真正游玩过。

    春天去一趟也好啊,总比闷在强。

    现在宋棠棠为筹拍《平凡的世界》忙里忙外,早出晚归,自己几乎就是孤家寡人。

    可是

    “陆大哥,人家邀请你又没邀请我,我咋好意思去?”方明华说道。

    “哎呦,瞧你说的,报上你的大名他会不让?我一个人去没啥意思,就一块去转转嘛?写不写报告文学随你!”

    “那行,啥时候走?去多长时间?”方明华立刻决定。

    “越快越好,来回大概十天时间。”

    “那等这个会开完,我就给棠棠说下,收拾下东西就去天汉!”

    对于丈夫和陆遥去天汉,宋棠棠还是很支持的。

    作家嘛,就要经常出去走走,坐在家里闭门造车是写不出什么好作品的。

    3月19日晚上,方明华、陆遥两人各自提着旅行包,由宋棠棠开车送他们到火车站,在候车室见到了徐悦。

    徐悦今年四十多岁,岐山人,秦省师范大学毕业,著有散文集《十七岁那年》,小说《生命山中历险记》《山羊和西瓜的故事》。

    典型的关中人,憨厚的外貌却透露出一丝精明,相互介绍后,三人就踏上前往天汉地区的火车。

    这年头,到达天汉地区并不容易,从西京的天汉市区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但现在没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翻越秦岭很困难。

    一般人去天汉都是坐火车沿着陇海铁路先到宝鸡,折向南进入宝成铁路,到达阳平关之后再向东走阳安安线最后到达天汉市区,足足要走12个小时!

    方明华他们走的就是就是这条路。

    坐的是卧铺,一路向西,沿途有点点灯光,到达宝鸡车站停靠了半个小时,蒸汽机火车头换上了电力火车头。

    还是两个,一个前面拉一个后面推,火车才开始翻越秦岭山脉。

    方明华躺在中铺,看着窗外漆黑一片,偶尔有点点灯光,只有火车穿越山洞时候巨大的回音。

    额的神呢

    一个接一个山洞。

    就在这有富有节奏的“咣当咣当”声,方明华进入梦乡。

    不知道睡了多久,方明华被下铺的陆遥叫醒。

    “明华,起床!”

    “到站了?”方明华睁开双眼,睡意朦胧。

    “没有,还在秦岭山里呢,听列车员说是临时停车,要停一段时间,咱们下去透透气。”

    宝成线是单线,又是西北、西南地区连接的铁路大动脉,铁道上飞驰的客车、货车很多,所以因错车、铁路故障等原因临时停车的情况很多,好多时间一停就是一两个小时,看到一辆火车从对面呼啸而过,自己的火车才姗姗赶路。

    今天情况估计也是这样。

    方明华听了跳下床,穿好衣服跟着两人下了火车。

    这是秦岭深处的一个小站,或许是天刚亮,站台上还没赶车的人,只有这辆列车下来像方明华他们放风的旅客。

    昨晚下了场雨,虽然天气有点冷,但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从月台边矗立的标志牌上,方明华知道这个站名字叫黄牛铺,隐匿在秦岭大峡谷中,

    站在月台上,看着只有一排工作房的小站,他由不得想起了上小学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

    作家袁鹰写的散文《小站》,就是描写山区火车小站的样子。

    他还能记得开头:

    “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就在这一刹那,伱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一排漆成白色的小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月台、栅栏、喷泉、杏花.

    就像一幅非常美的画,当年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方明华想象着有一天自己能身临其境。

    没想到这次见到了。

    虽然这个站台没有喷泉和杏花,但对面巍峨陡峭的山岩缝儿,不时有金灿灿的迎春花探出小脑袋,迎风摇曳,让小站的春色更加妩媚。

    “真美啊”方明华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怎么?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来一首?”陆遥抽着烟开起玩笑来。

    “得得得咱可不是李白,出口成章。”方明华笑道:“不过这里景色确实美。”

    “方主编,我给你说,天汉地区到处都是美景。”徐悦插话进来:“你可以写一篇天汉游记嘛。”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3635588/1111061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