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别样清穿团宠路:抱着四爷喊祖宗完整版 > 第197章 八字箴言——不与金玉格格争短长!

第197章 八字箴言——不与金玉格格争短长!


秘诀?

  年侧福晋轻笑,心说那还真有八字箴言──不与金玉格格争短长!

  若可以的话,就尽量与她交好。

  但是很可惜,想走这条路子的人很多。比如她跟李氏、十三爷跟十四爷府上的侧福晋与格格们。

  结果百般花招都使尽,格格依旧不咸不淡,礼貌疏离。

  只与嫂嫂们亲亲热热。

  尽管她们这些侧福晋也上皇家玉牒,地位上并不比福晋差多少。她们所出的子女也只比嫡出略逊一筹,甚至拥有爵位继承权,能被立为世子。

  她们也是她正正经经的小表嫂子。

  但无奈格格不认啊!

  而她们爷虽不至于像十四爷那么偏表妹偏到朝野皆知,但私下里绝对是个委屈自己,也绝不委屈表妹的。

  格格还能耐,在事业上对王爷助力良多。

  她还能怎么着?

  只小心谨慎,别犯了那位忌讳。同时烧香拜佛,保佑自己怀的是个格格呗!

  咳咳。

  不是不喜欢儿子,也不是不盼母凭子贵,单纯觉得当雍亲王府的小阿哥太惨了些。

  三四岁就要开蒙读书,恨不得鸡叫便起,挺晚才睡。

  文学武功样样都得安排起来不算,堂堂皇孙阿哥竟然还得勤劳俭朴。

  四爷因为在圆明园种了土豆玉米等物被皇上夸奖后,就彻底爱上了种地。每年春种秋收,亲力亲为还带儿子。

  绝不作秀,而是真下地干活那种。

  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吃过春种秋收的苦,才能知一粥一饭得来不易。

  旁人听了都只觉王爷高瞻远瞩,教子有方。

  年侧福晋却始终记得,三阿哥被镰刀割伤了胳膊,四阿哥被蚂蝗咬了腿。

  那肥硕粗壮的蚂蝗往小阿哥白嫩嫩的腿上一叮,甩不脱、拽不掉,只能用鞋底子啪地一拍,才能让那东西团成一团彻底掉下来。

  四阿哥生母钮祜禄氏哭得昏天黑地,直请王爷开恩。

  小阿哥已经见识到了稼穑艰难,就别再继续吃这没有必要的苦了吧?

  结果情没求下来,倒被禁足了整整三个月。

  至今,年侧福晋还记得两个小阿哥哭哭啼啼跟着捡稻穗、摘辣椒的场景呢!

  让她慈母到干脆不想生儿子,而想生个乖乖巧巧的小棉袄了。

  横竖爷偏疼女儿,二格格就得以留京,被他百般照顾着。武婢、医女地安排着,还时不时敲打额驸。

  二格格有孕,额驸不但没被安排通房丫头。

  还被老丈人喊过去耳提面命了一番,用词虽然文雅,但意思却也摆脱不了‘老子闺女辛辛苦苦给你生儿育女,一脚踩在鬼门关上。你小子若敢朝秦暮楚惹她伤心,就试试看老子的刀够不够锋利’的意思啊!

  想想就让年侧福晋万般羡慕。

  她家父兄也这么疼她来着,早早打量好了要给她找个家世略低些但人品出众的好儿郎,确保她不受一丝丝委屈。

  结果皇恩浩荡,偏偏把她指进了雍亲王府。父兄真想给她撑腰,就等于犯上作乱的那种。

  就让人唏嘘。

  金玉可不知道来自祖宗爷的馈赠背后,还有这么多联动事件。

  她只一心扑在蒸汽机上,看它那眼神,比看绝世美男都还热烈痴缠些:“黄先生跟贵友们实在大才,竟真在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里鼓捣出这等划时代发明。”

  厉害,实在太厉害了!

  让她五体投地。

  拜服不止。

  她激动,黄履庄比她还激动:“哪里哪里,多亏了王爷跟格格的信任与全力支持。若非如此,草民等便有再多想法也无法变成现实。”

  更别说这想法都离不开格格往往看似无羁,实则画龙点睛般的各种提议了。

  他身边的友人们也跟着点头。

  对对对。

  就是这么个理儿!

  他们虽专注研究,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他们又不是傻子,对自己有多能祸害钱还是能有个清晰认知的。

  涉及材料多且贵还是一方面,更需要用到不少精铁。

  可以说普天之下,除了雍亲王之外,再没有人有这个财力物力与心力魄力支持他们了。

  至于今上?

  呵呵。

  这事儿黄履庄老有发言权了。

  当年,康熙爷南巡。他就巴巴献上了初代版的自行车,满以为能得到嘉许,就此名扬天下。

  结果被斥为奇技淫巧。

  帝王金口,劝他多读些圣贤书。

  那一次可不仅仅是他黄履庄的失败,对整个江南制器业都是个毁灭性打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上有所恶,下边自然也更加倍厌弃。若非雍亲王和金玉格格,他们这些人就算至今仍然不改热忱,但也注定混不出什么名堂来。

  更别说现在这样要名声有名声,要地位有地位。

  还工钱高、分红更高。养活全家无压力,甚至让家人们以他们为荣了。

  只这些,他们就认准了雍亲王和金玉格格。

  往后余生都愿意留在圆明园秀清村,为用雍亲王跟金玉格格所用。

  能干的时候就多干点,干不动了就去带新人。

  横竖都要为二位发光发热。

  金玉震惊,再没想到只是寻找大拿、重用大拿,给大拿们提供相对优越一些的工作环境与报酬而已,竟让这些惊艳史书的业界大拿们倾心报效。

  那……

  送上门来的镶金橄榄枝,她又哪有不赶紧收下的道理?

  当即表示,只要自己在一天,就为大家伙积极争取一天。不但会让他们各自的发明尽可能用在生产生活上,让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

  还将安排人为他们编书立传,助力他们名垂青史,成为业界宗师。

  他们子嗣若有想着科考的,她还安排名师。

  甚至可以求到康熙爷面前,特为他们子嗣求些个咸安宫官学甚至国子监的名额。

  总而言之一句话:但凡各位能专心从事手头工作,好好研究。你们所有合理范围之内的要求与不那么离谱的理想,都可以直接说出来。

  能办到的咱们都办,办不到的,咱们也尽量想办法办。

  雍亲王最是礼贤下士,绝不亏待任何一个真心为他办事之人。而她这个金玉格格,也是出了名的为自己人着想。


  (https://www.bsl88.cc/xs/3628488/1111093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