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统一天下
马谡到了洛阳,此时的曹魏已经只剩下从洛阳到潼关这一线的几个城池了,想发展那是千难万难,但是这一线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只要后勤能跟上,想打下来绝不是三两年能做到的。
曹叡现在可以选择投降,那样的话还不失封侯之位,荣华富贵不在话下,甚至为了安抚老曹家,没准阿斗还会和曹叡结亲。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坚守,坚守的时间越久,蜀汉想得到洛阳付出的代价越大,代价越大自然仇恨就越大,到最后很可能曹家满门难逃。
曹叡是一个十分睿智的人,自从被关羽黄雀在后,一举剿灭夏侯尚的队伍,曹叡就知道大势已明,他没有选择了。
后来建业城破,孙权投降,曹叡就清楚,这是阿斗做给他看的,就是告诉他投降还有荣华富贵。
历来战争都是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合的代表人物就是白起,白起一辈子打仗都是硬仗,还大都是势均力敌的仗而且几乎没有以奇胜过。
诸葛亮用兵也有点这个意思,他从来不愿意冒险,因此碰到诸葛亮这种统帅,不管是曹真也好,司马懿也罢,都找不到任何能破敌的办法。
若是诸葛亮仅仅如此恐怕曹魏还有一战的想法,关键诸葛亮智谋超群,用兵如神,对兵力的计算,人心的考量也都是大师级的,这种人有十万兵马都让人喘不过来气,更何况现在机动兵力都有二十多万了。
曹叡内心很绝望,野战打不过,守城的话诸葛亮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把洛阳围起来,他就只能被耗死,只不过能多耗两年罢了。
因此马谡的劝降很顺利,整个曹魏的士绅集团都赞成曹叡赶紧投降,这一点也是让曹叡始料未及的。
这也不能怪那些士族,老曹家做事也不地道。首先曹魏的军事力量都握在老曹家的人手里,不管是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渊的一代,还是曹真、曹休、夏侯尚这些二代,反正不姓曹就是姓夏侯,其他人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天长日久,这些士绅前路渺茫,自然会生二心。若是老曹家的人一直都像一代、二代这般如此牛X也就算了了,可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放到老曹家也是准的。
在原来真实的历史上,曹魏的三代除了曹叡几乎没有能拿的出手的,这也导致了后来不管是平幽州、平辽东,还是战鲜卑、抵抗诸葛亮都只能让司马懿出马了。
随着司马懿权柄越来越大,那些士绅发现司马懿愿意给他们更多的利益和权利,自然就慢慢依附上去了,这也为司马家后来取代曹家打下来基础,当然,曹叡在时,司马懿还是很老实的。
说白了,从曹叡执政开始,曹家在魏国的影响力就在被削弱,因为曹叡的雄才大略以及文武双全,使得这种削弱在表现形式上更加隐晦,可惜他挂的太早了,而且没有儿子。
马谡来的时候,群臣发现,原来他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不管是谁当皇帝,他们的日子都不会更加难过了,若是换一个不那么“家天下”的皇帝,可能群臣的日子还会舒服点,至少子孙后代可能会得到重用。所以群臣对马谡表示出了极大的热忱。
马谡在洛阳没有表现出嚣张跋扈的作风,而是把姿态放的很低。马谡又不是二货,在东吴装装13那是可以的,毕竟东吴没有几个刚烈的,在曹魏再这么嚣张,那是在自杀,自古燕赵多悲壮之士。
马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曹魏朝堂的欣赏,而且就在马谡谈判的时候,张飞、赵云、关羽已经围困了洛阳,与此同时,阿斗携诸葛亮孙权一同到了洛阳城下。
皇帝御驾亲征,曹叡若是再不投降,那就是不给阿斗这个皇帝面子,为了维持皇帝的尊严,曹叡九族都得给他陪葬。
因此曹叡开城投降了,在孙权的安乐公之后,阿斗又封了一个顺乐公。
二二九年六月,阿斗统一了天下。
没想到统一之后,阿斗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迎来第一个棘手的问题。阿斗统一天下之后,诸葛亮当即上表请求告老,既然任务完成了,诸葛亮自然要回到南阳继续躬耕。
诸葛亮告老还乡的奏书就很诸葛亮,没想到《出师表》没了,诸葛亮却要告老还乡了。功成就想身退,很有张良的风格。
阿斗怎么能放他回去,三国统一了,但是像顾雍、步骘、吕岱这种,还有陈群、司马懿这种,靠一个李严或是蒋琬根本压不住,整个朝堂还会失稳。
在阿斗的软磨硬泡之下,诸葛亮终于同意了阿斗的请求,再坚持十年,把公孙卓培养出来才能退休。
阿斗的计谋得逞了,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只要此时愿意留下,那阿斗就有办法让他干到退休。比如阿斗首先让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凌烟阁”,选出蜀汉建国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悬挂阁内,以供后人瞻仰。
这个举动直接收了二十四个家族的心,毕竟在这个时代,对于任何家族来说,名声都是最大的财富。
阿斗心里有一个大大的天下,脚踩脚盆鸡,拳打贼鹰酱,当然在这个时代,欧罗巴正在匈奴的蹂躏下奴颜婢膝,而匈奴更是在大汉的铁蹄下狼奔虎突,别看匈奴现在欧洲当太上皇,大汉的军队只要去了,匈奴就得去非洲打前站。
为了实现大航海的目标,阿斗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五年里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第一件就是全国的土地革命,这是势在必行的。
东吴和曹魏此时的对抗情绪最小,因为敢对抗的阿斗就敢杀人,比如司马懿,就成了阿斗祭旗的,因为阿斗说司马懿反对土改。在阿斗将司马懿杀了之后,曹魏的土地革命进行的很顺利。
当然阿斗杀司马懿纯粹是对这个人品比吕蒙还无耻的民族败类进行的一次清算。
除了土地革命,阿斗还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推行天下,这件事得到陈群的大力支持,而此时陈群是颍川士族的大哥大,陈群支持了,颍川士族也就支持了。
因为是阿斗要做的,诸葛亮也很支持,同时将六部制也推行开来。这让东吴和曹魏的老臣都很开心,看看,还是新皇有魄力,这么多实权的岗位砸下来,大家都能得到好处,即便此时没有,以后也可能有,阿斗给了所有士族希望,那个士族不归心啊。
如果说第一件事是土改,第二件事是政改的话,第三件事就是教育制度的改革,阿斗摈弃了“八股取士”,直接采用了后世的公务员选拔制度。
此时的读书人还很少,读的都是所谓的“圣贤书”,因此阿斗不得不组织一批人开始“抄书”,之后的“圣贤书”只能是选士的一部分了,什么政史地,理化生都被阿斗弄了出来,以后牛顿都得来大汉留学才能学习“牛顿定理”了。
教育的改革不是一个五年计划能完成的,因此阿斗准备将这件事当成一生的基业来做,为了保持这件事的持续性,阿斗加封公孙卓为礼部右侍郎兼上书房行走,专门负责教科书编纂和教育工作。
户部下面设置了商务司,由糜威担任司长,位同户部侍郎,负责和各个国家的商务贸易往来。
阿斗将国都定在了开封,这件事让所有人都没想到,于是所有的官员都反对,建业、成都或者洛阳,再不济长安也行,这些地方官员都有产业,但是开封这个小城,啥都没有,怎么能做首都呢?
阿斗也是从善如流的,既然开封不行,那就在幽州的燕京吧!官员又一次不同意的时候,阿斗怒了:“究竟这皇帝是我还是你们,不愿意去燕京为官的,现在就上表回家吧,朕当即批准”
新朝开国,这个时候退出权利中枢,以后再想进来那就难了,因此虽然吵吵的厉害,最后却没有人愿意离开。
阿斗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在没有统一之前,阿斗和蜀汉的臣子是合作关系或是盟友关系。一旦做了皇帝,皇帝和大臣就是斗争和合作的关系,因此阿斗必须得向孙权学习了。
失去了开封这个首都,兖州,豫州,青州这三州的士族对其他地方的士族就会不满,阿斗可以利用这种不满做很多文章。推行很多新政,没办法,阿斗也不得不开始玩平衡了。
二十年后,燕京的皇家园林里,阿斗和张佩一边看着歌剧一边聊着天,张佩道:“嫁给陛下那天,怎么都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整个天下的皇后,只是燕京虽好,终究还是怀念成都。”
阿斗道:“怀念就回去看看,轨道路马上就铺到荆州了,到时候可以从荆州乘船回去看看!”
张佩道:“陛下觉得此间快乐还是在成都快乐!”
阿斗道:“自然是燕京快乐!”
张佩道:“陛下不思念成都么?”
阿斗一手揽住张佩的腰,一手将一颗荔枝喂到她嘴巴里说道:“我是真的乐不思蜀啊!”
(https://www.bsl88.cc/xs/3626138/111109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