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在线 > 第158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25)

第158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25)


因为宁安明天还要比赛,聊了几句之后,大家就劝她回去休息,只是拜托她帮忙跟国家队负责人牵个线,他们这些海外华人愿意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出一份力,可以捐钱捐物。

  宁安答应下来,就带着老太太走了。

  看台上的人聚在一起继续聊天。

  “国内的情况可能比咱们在报纸上看到的还要好。就看今天这位老太太和她的孙女就能知道。”

  “没错,她们性格大方,外向,有自信,这肯定是良好的环境才能造就出来的。”

  “外国肯定不愿意看见华国崛起,所以在报道的时候可能会挑差的地方说,就算必须说好的地方,也会打折扣。”

  “是这个道理。”

  “我们出来以后和国内的联系不多,以后可以多问问情况。要是国内环境好的话,还是想回去。”

  “年轻人还好,关键是老人,他们思念故土,就想着落叶归根。”

  “小谢刚才答应了帮咱们牵线,咱们等等她。咱们国家队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位位高权重的大老总,咱们要是能直接跟他对上话就好了。”

  “没错。小谢明天还有比赛,咱们还能见着她。她家老太太应该还会跟咱们坐一起来。”

  “就看小姑娘这精神面貌,就知道华国年轻人过得肯定不差。”

  谭清砚的父亲说:“我觉得小谢在国内应该算是条件最好的那一批。咱们离开的时候国家什么样,咱们都还有印象,那确实是积贫积弱久已,十几年高速发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咱们心里也能大概有个想象,可是你看小谢祖孙俩,比外国人还要更大方爽朗,老太太穿的衣服都非常精致考究。”

  温建邦也说:“咱们这些人都是带着财富出来的,哪怕在国外,经济条件也是好的,老太太不比咱们差。”

  谭清砚说:“其实发展到什么程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老谭想了想,说道:“至少就目前而言,私营经济在国内应该没有多大的机会。我们也不是为了发展和赚钱,就是想和国家联系更紧密一点,我们可以在国外赚钱,支援国家建设。如果回国的话,就希望能过普通的、正常的生活。只要人格受到尊重,不被打压,就很好。”

  谭夫人说:“希望祖国能看到我们,认可我们,当我们在国外受到排挤和歧视,国家能站在我们身后。”

  这个话题说起来就有些伤感了。

  他们虽然有钱,但是在国外其实也算“二等公民”,甚至连二等公民都算不上,因为有一些人是偷跑出来的,没走正规途径,身份非常尴尬。不管是创业、工作,还是孩子上学,都是受到歧视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选择回国的原因。

  曾经有位科学家在报纸上撰文:“凡在米国居住又有入学年龄儿女的父母,都难免不感到遭受别人歧视的痛苦,小孩是天真的,社会有这样的病,他们当然就很真实地反映出来。欺凌、侮辱必然在小孩子们心灵上留下一个创伤的烙印......我是一个有儿女的中年人,离开米国也是为了这个原因,不但如此,只有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青年们才能自由发展,才有自由择业的机会。”【见作话注释】

  老太太和宁安回到国家队驻地,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宁安收获了所有人的掌声。

  一直知道她跑得快,成绩稳,但是没有开跑之前,多多少少都是悬着点心的,今天一看她预赛的表现,就知道这孩子能应对大场面,丝毫不紧张。

  宁安笑嘻嘻的:“谢谢大家!明天我继续好好表现!一定把金牌拿下!”

  “好!”

  国家队此次是体育局局长亲自带队,一方面是彰显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点体育外交的想法。

  宁安把看台上那些海外华人的意思说了说,局长直接表态:“安排个时间,我和大家见一面。咱们国家现在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基础差,底子薄,什么都缺,他们要是愿意帮忙,那我们是非常欢迎的。”

  欠老大哥的钱只是不用急着还,但早晚得还。国际贸易还是要搞起来,外国人的钱还是要赚,这批海外华人能起大作用。

  次日,宁安开启了半决赛和决赛,这两场比赛之间,就只有不到三个小时的间隔。

  半决赛的时候,老太太没有去看台,一直在旁边等着宁安,等她跑完下场,赶紧过去递水擦汗,又帮她捏腿放松,陪她说话。

  宁安笑道:“奶奶,我没事,您还不知道我吗?我一天跑十场也没问题。”

  老太太也笑:“奶奶知道。”

  这孩子身体素质有多好她是一清二楚的,也就她孙子觉得她弱不禁风,连书包都要帮着背。

  而且,自从她去了谢家,老谢家人的身体全都变得非常好,她病弱的大孙子都快变成铁人了,随手一捏就能捏碎一个瓷杯子。

  她其实不光能跑100米,还能跑200米、5000米,能跑马拉松,还能去跳高跳远扔铅球。但是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显然不能依赖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这孩子只在100米上表现出优势,而她明明知道却也一声不吭的原因。

  都是为了长远发展。

  休息的差不多了,宁安准备上场,老太太去了看台,她要在那儿见证孙女的光辉时刻。

  她一过去,就受到了海外华人的热烈欢迎。

  老太太直接告诉他们,约个时间,国家队负责人和大家见个面,大家畅聊一下。“国家特别重视大家!”

  老谭说:“择日不如撞日,我看等小谢比完,咱们就去看看吧。”

  老太太笑道:“没想到大家思念祖国的心情这么强烈。那行,一会大家都跟我一起过去吧。”

  老谭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咱们国家的人一向安土重迁,讲究落叶归根,我们这些人当初选择离开,也有各种各样的考量,可能自私了一点,但绝对没有坏心,我们盼望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情和您是一样的。”

  老太太笑着点头:“我信。”

  当初和她家老头子一样,一门心思实业救国的人,也有不少离开了。这批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就是多为自己考虑一点。但他们爱国的心也是真的。

  温建邦感慨:“当初离开的匆忙,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好,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我就想争取个机会,赶紧回国去看看。当初离开的时候,我还有个小女儿留在国内,和她妈妈一起生活。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她们俩怎么样了。”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老太太的反应,无奈老太太没反应,谁无缘无故的会将别人留在国内的小女儿和自家的乖孙女联系在一起啊。

  温建邦看她没反应,便接着说道:“说起来也是巧合,我一听见小谢的名字就觉得特别亲切,她和我的小女儿重名,我那孩子,叫温宁安。老太太,咱们也算是有缘分了。”

  老太太快速垂下眉眼,遮住了眼里的震惊。

  温宁安,这不就是她家孙女那块手帕上绣的名字吗?


  (https://www.bsl88.cc/xs/3618540/111109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